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技创新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决定了政府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投资者。为了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财政要加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建立合理的资金分配结构,同时大力支持农村教育和农业技术推广,并灵活运用财政政策手段激励农业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问题已引起社会关注,而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在阐述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农业科技创新的紧迫性,深入分析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因素,在生产手段、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提出农业科技创新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有力、高效的投资支持。陕西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直接投入不足、投融资渠道狭窄等诸多问题,其成因是多方面的。陕西应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投资的有效机制、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融资新路径、重视农业科技推广与科技"智能"工程投资,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与绩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郑州市以完善科研基础、挖掘农业科技发展潜力为前提,全方位增强自身的农业科研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但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滞后,农业技术供给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推广渠道单一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必须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拓宽农业科技推广渠道。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创新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农村金融是农业科技创新实现的关键要素。安庆市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制度环境、融资对接、创新企业组织自身、风险机制、导向性政策供给等方面的问题。要营造制度协同运行环境、推进农村金融模式设计的多元化、做强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健全农村金融运行风险分担机制、建构监管护航机制等,驱动农业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已进入了一个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新时期。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催生出一批新兴产业,加速了传统农业技术的变革与升级,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下乡就业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科技农业与大学生下乡就业之间的关系,提出科技农业的发展与大学生下乡就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两者还能有机结合,科技农业的发展为大学生下乡就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资源,大学生下乡也促进了科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科技金融作为普惠和公益属性较强的金融服务模式,在服务"三农"、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创新农业科技金融服务载体,拓宽服务路径,应在准确把握其内涵特征的基础上,从完善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围绕培育有效载体、创新制度供给、加快资源整合、构建中介平台等方面探索农业科技金融服务创新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金融需要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2月27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会上讨论的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讨论稿)》指出: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本文分析了现代农业融资需求的特点,并对金融如何加大农业科技支持力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步入新常态后迫切需要科技创新与推广支撑农业发展,但科技供求“最后一公里”难题制约着农业科技进步,根本原因是传统的科技创新与推广模式自身的缺陷。基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模式的历史演变及局限性,新常态下解决科技研发与科技应用“两张皮”的前提条件是形成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新融合机制、新利益机制和新互动机制。新机制的运行可通过构建“政府推动、科研院所主导、新型经营主体运作”的新模式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世界农业科技革命与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是农业科技研究不断深入并产生新的重大突破,出现新的学科联合,科技对资源的转换和替代作用日益增强,国际合作与竞争并存,相形之下,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滞后,并存在着综合实力弱,整合能力差,投入不足,体制不完善,缺乏创新机制,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推进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必须创造相应的条件,制定有关政策,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而更为关键的是,要通过保鲜,贮藏和精深加工技术的开发,加速我国农业的产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现代科技,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通过建立中部农业科技合作共同体,加快中部区域科技一体化进程,构建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从而全面构建起中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2.
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现代科技,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通过建立中部农业科技合作共同体,加快中部区域科技一体化进程,构建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从而全面构建起中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加入WTO,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科技创新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新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是科学确定和选择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以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和资源永续利用为目标,实施重点突破,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现代科技,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通过建立中部农业科技合作共同体,加快中部区域科技一体化进程,构建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从而全面构建起中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问题的本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不仅农业科研投资总量不足和农业科技推广费用不足的问题,而且还有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本因有5个,即:“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来源单一”、“农业科技创新资金融资渠道过窄”、“政府职能的错位”、“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和“国家投资政策的非农偏好”等。文章还针对这5个本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是加快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和科技水平提升的重要媒介和渠道.大湘西地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存在服务政策配套措施待改善、服务平台建设基础薄弱及发展不平衡、平台运行机制不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支持力度弱等问题,应构建以离散模式为基础的区域科技服务平台运行机制,重点建设全区范围内的集成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构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过程中注意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建立完善的政府科技服务经费保障制度、创新大湘西地区科技与金融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在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耕地减少、淡水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问题,农业也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循环经济理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九节一减",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研发和推广应用农业节约型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性等环保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科技创新手段为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对农业保险相关主体的调研结果表明,保险公司正积极进行科技手段赋能农业保险的有益尝试,在农险产品的设计、定价、承保、查勘定损、理赔以及风控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提升了农险业务综合管理效率;但由于高科技毕竟属于新生事物,对农业保险发展的核心作用还远未充分发挥出来,需要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加快农业保险复合型人才建设,提升农户的科技认知水平与科技管理意识,强化政府对科技创新手段应用的支持,完善农业保险数据的共享机制,以此来推动农业保险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促进企业科技创新 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农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企业在农业产业链、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中要发挥主体作用;发挥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主体作用的建议。本文中的农业并非传统的农业生产概念,而是产业链、产业体系意义上的农业。  相似文献   

20.
2012年5月28日,在胡锦涛同志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专题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围绕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加快建立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这次会议充分表明,我们的决策者在当前形势下,对科技创新之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有充分认识的。包括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视和强调,也体现了这一点。但同时,这也从侧面说明,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