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对参加杂志理事会议高度重视.今天协会几位同志都来了.协会没有专门的报纸和杂志,所以通过《中国船舶报》和《船舶经济贸易》杂志,将协会的想法和观点让大家知道.以推动行业的发展。《中国船舶报》在原船舶总公司定位为行业报后.方向就非常明确.就是面向整个行业。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推动建设制造强国和大数据广泛应用的背景之下,传统的管理与控制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实际发展需求,需要科学应用大数据技术对行业各类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各项工作时效性、准确性与可靠性,满足行业改革、转型和发展需求。通过制定制定船舶建造大数据体系标准,建立船舶大数据体系的数据层,在船舶建造中搭建数据库、统计数据分布情况,并对数据价值进行评价,实现大数据体系信息融合框架的设计,最终完成船舶建造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构建。大数据体系下的船舶建造必将引起船舶行业新一轮的洗牌。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国际、国内船舶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日益严格、碳达峰/碳中和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船舶行业开始努力推动各种清洁、低碳、零碳燃料在船上的应用。本文立足于当前各船舶清洁燃料的应用现状,通过分析各种清洁燃料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获取方法、加注方式等,比较各燃料的优缺点,最终分析出内河、近海、远洋船舶近期及远期清洁燃料的最佳选择路径,为船舶清洁燃料的发展提供参考方向,也为船厂未来清洁燃料相关船舶的设计、开发、建造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4.
据路透社报道.12月7日欧盟推出了评价欧盟造船行业补贴新规则。据报道.新规则有助于欧盟造船行业在面对全球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创新。新规则将于2012年1月1日生效。新规则在细化创新补贴规则的同时.将现有补贴规则规定的补贴范同延伸到了内河船舶、浮动和移动海上结构物。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洲主要航运国家和日本政府的极力推动下,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提高船舶结构安全和环保性能的国际新公约,特别是在过去五年里频频出台了对海事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多个公约。面对频频出台的新公约,我国造船企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例如,在共同结构公约(CSR)实施中,我国各大船舶企业积极应对.接获了5000多万载重吨的CSR船舶。  相似文献   

6.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船舶市场的深度调整.在国际组织新标准、新规范频繁出台.势将安全、环保进行到底的形势下.世界造船业既深刻感受到竞争加剧的压力.同时更清醒地认识到加速技术研发.开发高效、绿色环保船舶的大势所趋。各先进造船国家(地区)不断、有序推出系列技术研发政策.力求在后危机时代.以致下一轮船舶市场的繁荣期中占据技术制高点.抢占市场先机。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发展速度显著,与之相适应的是各个不同的行业都取得了不同成绩的进步,其中交通行业作为传统行业,也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有着卓越的发展与进步。就船舶行业的发展来讲,船舶焊接和结构设计是当下一个尤为重要的课题。结合先进的高科技术,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对现代化船舶制造行业进行全方位提升,是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都十分重视的课题之一。应当加强对这方面的投资力度,结合现代化高新科技,及时发现并改变问题,以提高我国船舶制造业在国际市场方面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船舶行业历来是被认为技术先进的行业.国内外对船舶采用高新技术一直是持有鼓励的政策。然而.光纤在船上的应用还远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目前,光纤除仅仅在科学考察船、军用舰船上少量使用外.在商用船舶上对光缆的使用基本上属于空白。因此.为了尽快提高船舶科技水平.确保航行安全.提高航运经济效益和船员文化生活质量.节约材料.降低船舶建造成本.有必要在船上大力推广光缆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于船舶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江苏科技大学充满信心.可谓全力以赴、全方位地主动为行业提供服务.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目前江苏科大所订的专业、学科都依托船舶行业,人才的流向也是船舶行业。  相似文献   

10.
纵观船舶行业发展趋势、国际造船标准不断更新和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世界航运业尚未走出低谷。我国造船企业特别是地方中小造船企业已感受到寒意。如何逆市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地方中小造船企业面临的不可回避的严峻课题。笔者以为,不能把繁荣期长达6年之久的造船市场戛然而止的原因归咎于世界性金融危机.应该从推动造船业发展的诸多因素去分析.探寻和把握造船业发展的规律.从而调整我国造船业的航向,把我国造船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1.
2012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行业在全球船市低迷.船舶企业生产、经营空前困难的条件下,积极应对危机.克服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12.
《船舶经济贸易》2012,(2):6-8,10,11
2011年.中国船舶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但受世界经济复苏疲软、船舶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新船成交量大幅下降.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船舶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推动当前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也成为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因此,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下,船舶生产信息管理也需要逐步向智能化和电子化方向转型.本文便是建立在船舶生产信息平台的角度,通过对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了当前船舶生产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主要问题,并且基于知识工程打造管...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开发的船舶标准全文光盘系统,在98版的基础上经过全面更新和完善,完成了船舶标准全文光盘2000版的全部软件开发工作,参照《船舶工业标准目录2000》对其中的标准信息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该套光盘包括截止到2000年底所批准发布的全部船舶专业 GB、GJB、CB、CBZ、CBM、ZBU 标准,是船舶行业权威的标准信息,拥有船舶标准全文光盘可使您在船舶建造与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开发的船舶标准全文光盘系统,在98版的基础上经过全面更新和完善,完成了船舶标准全文光盘2000版的全部软件开发工作,参照《船舶工业标准目录2000》对其中的标准信息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该套光盘包括截止到2000年底所批准发布的全部船舶专业 GB、GJB、CB、CBZ、CBM、ZBU标准,是船舶行业权威的标准信息,拥有船舶标准全文光盘可使您在船舶建造与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6.
爆竹声声,辞旧迎新。 回顾2011年.我国船舶工业继续保持了平稳态势。面对今年形势.业内专家基本判断.国际金融危机对船舶制造业的滞后影响将全面显现.欧债危机可能进一步恶化.全球海运量增长低于新增运能的态势短期内难以逆转.市场竞争环境将更加复杂。在上述背景下.去年年底前.工业和信息化部适时发布了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今后5年我国船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学习“规划”.我们感到“规划”在以下几个方面突出引导船舶产业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目标转变。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不仅对船舶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与造船行业密切相关的钢铁行业也形成了巨大冲击。不过,由于船舶行业是一个长周期行业,未来两年订单任务依然充足。因此.对于钢铁企业而言。2009年船舶行业还是拉动钢铁内需的主要支撑力量。”钢铁研究总院结构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杨才福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国际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会议上说.“不过,到2011年.随着造船业的大幅下滑,钢铁业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健发展提升的基础上,各类不同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各行业都希望通过全面发展创新工作模式,推动自身生产发展。当前在现代科学技术水平高速发展的趋势下,船舶制造业的设计工艺手段逐渐趋于复杂化和多元化,船舶制造也呈现出高质量创新的发展模式,各项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也逐渐被使用在船舶生产中。为提升电气设计质量,发挥电气技术作用,减少电气使用中的风险,相关技术人员针对数据对接技术,对船舶电气设计工作进行统筹部署,制定出了专项的工作方式和技术创新思路,以求加快技术优化,推动技术创新,实现船舶制造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林晶 《市场周刊》2020,(16):0064-0067
进入21世纪以来的将近十年,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水平迅速提高,这样的大环境将世界航运市场也带进一个繁荣的盛世。世界造船业借此东风也迅速进入高速发展的上升通道,同样,中国的造船业及船舶配套行业的发展也是一片欣欣向荣。整个造船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势不可挡之势,但是,2008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航运业的发展势头几乎戛然而止,甚至仅在几年间,整个行业就繁荣不再,进入低迷。尤其是船舶工业的行业特性,对经济危机的反应具有一定的迟滞性,作为与航运业和船舶行业息息相关的船舶配套行业也难逃一劫,不得不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又一个十年过去,世界经济仍然毫无起色,航运业和船舶行业市场仍然颓然无力。文章对船舶行业发展以及船舶配套行业尤其是船用柴油机行业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基于当前国内船舶制造行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船舶物流公司也需要进行配套发展.本文深入阐述了目前国内船舶物流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深入探索国内船舶行业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出对于国内船舶企业物流发展的需求模式,进而有效降低船舶物流成本,以推动国内船舶配套业实现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