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梁明珠  王伟 《经济地理》2011,(7):1202-1206
在《凯恩斯决定》限制各国世界遗产申报数量的新形势下,跨区域捆绑型世界遗产申报方式是突破瓶颈的创新手段,同时也是未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出路。在解读捆绑型世界遗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就如何维持申遗成功后的遗产共同品质与品牌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跨区域捆绑型世界遗产的管理机制体系框架,以对此类世界遗产项目的健康运行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黎 《大陆桥视野》2013,(18):120-121
2013年6月,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新疆天山成功入选,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天山成功申遗,是新疆走“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发展战略的成果,是建设大美新疆新的起点。生物多样性是天山申遗成功的重要因素,对天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仅能够促进新疆生态、旅游的发展,更是新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3.
王龙 《新经济》2007,(7):4-4
自从山西平遥古城、北京颐和园、龙门石窟等一系列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一些名胜古迹等纷纷踏上了"申遗"之路。6月28日,广东开平碉楼申遗成功,使中国的"申遗"热情再一次高涨,一些地方政府正在使出浑身解数向"申遗"冲刺。据报道,目前全国已有200多个项目有"申遗"意愿,其中列入预备申报清单的项目有60多个。根据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的新规定,一个国家每年最多只能申报一  相似文献   

4.
参照世界自然遗产地学、美学、生物生态过程和濒危物种栖息地4项申遗评选标准,依据地貌景观、生物景观等价值构成,建立美学价值评估方法;依据世界遗产13类地学主题评价框架、地质演化过程、典型类型地貌等价值构成,建立地学价值评估方法;依据生态系统过程、物种多样性、栖息地等价值构成,建立生物生态学价值评估方法。利用全球对比的方法提取和评估突出普遍价值,将中国自然遗产潜力区分为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等生态环境基本单元,筛选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潜力区。重点提出海洋类世界自然遗产和西部北部地区申遗的可能性,提出中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评估策略与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5.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卡塔尔多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国大运河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江苏段运河是孕育江苏地域文化的母体,文化种类多元丰富,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内容,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各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现状也出现一定差异.新时期如何进行江苏段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将成为运河文化发展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对世界遗产理解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参与世界遗产项目的不断增多,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价值理念和利用模式也开始经历着发展思路的转变。通过对世界遗产历史发展的回顾,世界遗产相关重要文献的研读以及国内外世界遗产发展现状趋势的对比总结,提出五个转变思路,即从高贵到朴素的转变,从专业到大众的转变,从经济到教育的转变、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和从保护到传承的转变。这些转变带来世界遗产传播概念的呼之欲出,在对遗产传播概念进行初始界定的基础上,基于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从传播内容、传播通道和传播效果三个方面界定了世界遗产传播系统。  相似文献   

7.
世界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瑰宝。然而人类在开发利用世界遗产的过程中,却面临着非常严重的融资困境。就当前中国世界遗产地在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国外在世界遗产投融资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遗产问题的提出和发展,世界遗产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接触世界遗产信息较早;对世界遗产的了解状况不容乐观;城乡差异、专业差异及年级差异对大学生的世界遗产认知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世界遗产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世界遗产教育,推动世界遗产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云 《经济师》2012,(7):226-227
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遗产地的合理保护与正确开发已成为国内外遗产地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文章通过对目前中国遗产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认为遗产旅游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在总结了发展旅游对世界遗产地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世界遗产旅游走向可持续发展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申遗热情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无疑是中华国粹精品焕发生机的大好机遇 当德云社和郭德刚红遍大江南北时,难道相声迎来了第二春了吗? 当青春版<牡丹亭>唱响国内外时,难道昆曲开始姹紫嫣红了吗?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产业集聚的观点,以创意人才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化园区创新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探究创新环境的中介作用,检验政策配置的调节作用。建立基于文化产业园区创新要素与创新绩效的调节中介作用模型,运用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创新要素对创新环境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创新要素的三个维度中,社会网络、个人成长对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②创新要素中的信息共享与知识溢出维度和创新绩效直接显著,而个人能力通过创新环境中介作用影响创新产出;③政策配置在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政策支持力度越高对创新产出的影响越大。因此,政府应该引导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要素集聚,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完善社会网络结构,降低区域的创新阻力,进而提升文化创造力的集聚与外溢能力。  相似文献   

12.
The UNESCO World Heritage List is designed to protect the global heritage. We show that, with respect to countries and continents, the existing World Heritage List is highly imbalanced. Major econometric determinants of this imbalance are historical GDP, historical population, area in square kilometers of a country, and number of years of high civilization. Surprisingly,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actors, such as membership on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which should be unrelated to the value of a country’s heritage and therefore should have no impact, are shown to have a systematic impact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相似文献   

13.
杨琴  田银华  童乙伦 《经济地理》2020,40(2):233-240
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地与所属地社会、经济、生态大系统环境的互动演化关系,文章将社区参与促进自然遗产地开发保护的作用,纳入市场供需均衡的内生约束里,考察在供需均衡的内生约束下,遗产地生态位提升的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参与通过确权、保权、设权和增权的四方面作用,改变了遗产地的需求、资源、技术及制度等活化因子变量;提高了世界遗产地生态位及旅游发展质量。最后,结合崀山的案例分析,为世界遗产地的旅游保护开发提供一条社区参与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怒江流域中段经济发展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怒江流域中段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江并流的核心区之一,也是云南省最贫困的地区。文章用灰色系统分析、预测方法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并讨论了发展经济与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南洞庭湖湿地世界遗产特征及其申报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拥有非常丰富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但长期以来却受到忽略。文章分析了世界遗产发展状况,概括了南洞庭湖申报世界遗产的意义,重点研究了它的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特征,结果显示,南洞庭湖世界遗产符合《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标准的要求。在国内首次提出尽快开展南洞庭湖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工作的建议,提出了遗产申报程序和步骤及战略构想。对南洞庭湖加入《世界遗产名录》、遗产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世界遗产地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陶伟  戴光全  吴霞 《经济地理》2002,22(4):487-491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是研究城市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苏州作为国务际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发展颇具代表代。更重要的是,苏州拥有先后两批申报成功的的世界遗产项目--拙政园等九处苏州古典园林,这使得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又呈现出了特有的规律。本文在分析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节点、通道和域面要素的基本上,提出整合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两个途径:整体整合与核心整合,探讨了城市旅游空间整合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网站公布的1979—2017年监测数据和历年世界遗产大会对濒危世界自然遗产评估决议,分析了濒危世界自然遗产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总结出濒危世界自然遗产“濒危”原因和“脱危”措施以及中国云南三江并流遗产地的主要威胁因素。最后,分析了云南三江并流遗产地主要威胁因素的产生原因,并通过与濒危世界自然遗产“濒危”原因的对比,提出适合云南三江并流遗产地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为遗产价值的可持续保护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韩锋 《技术经济》2019,35(4):47
从最近ICOMOS大会世界遗产热点“文化自然之旅”着眼,回溯世界遗产的文化与自然保护发展历程的主要节点,厘清自然文化之旅的历史脉络,助益遗产保护者透彻理解今天国际文件的背景及其重要性,指出文化与自然的融合是国际社会一直努力的方向,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景观,尤其是中国风景名胜区对世界遗产自然和文化的融合具有重大的价值,应该成为国际“文化自然之旅”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世界遗产的重心任务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自然遗产的保护压力与日俱增。为实施世界遗产中心的5C战略中的核心战略可信度(credibility)和严格保护(conservation),全球的世界遗产项目需要接受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状况的定期监测评估和反应性监测,对缔约国保护、监测、管理世界自然遗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管理部门而言,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电子通信等数字化技术,实施对世界自然遗产的数字化、系统化、智慧化管理,实现快速反应,并制定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迅速提高管理效率,节约政府管理成本,越来越成为关键手段之一。分析总结国家、省、遗产地管理机构对遗产动态监测、保护管理、教育展示等方面的需求,提出基于空间连续的遥感数据和时间连续的传感器数据集成并融合的数据驱动方案,设计国家、省、遗产地三级管理平台综合架构和遗产地分布式数据库,集成遗产地动态监测评估、可视化展示、保护管理应用系统,构建与中国自然遗产地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综合性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