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是“先裁后审”模式,即在发生劳动争议后,未能和解,并且当事人不愿申请基层调解机构调解或基层调解机构调解不成的,须先经劳动仲裁机构仲裁,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无须当事人事先达成仲裁协议,一方申请即可启动仲裁程序,另一方则被动强制地参加仲裁。  相似文献   

2.
一、对仲裁进行监督的必要性仲裁作为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因其灵活性、效率性和保密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民商事案件中。仲裁不同于法院的审判,前者可以说民间性的,后者则是公权性的。根据仲裁的特征,仲裁员由当事人的授权而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进行裁决,因此,仲裁员具有一定的类似法官的裁决权,这种权力学者称之为仲裁权,正如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所言,故需要对仲裁进行监督,否则仲裁原本的公正性就会受到质疑。并且,这种仲裁权是来源于当事人的授权,若仲裁没有受到监督,势必影响当  相似文献   

3.
郑璐  张冲 《价值工程》2012,31(18):290-291
从体育仲裁的性质入手,认为体育仲裁制度契约性、准司法性和独立性的特点要求建立体育仲裁司法监督模式;司法监督有利于实现体育仲裁所追求的公正、效率的价值目标;在司法监督模式上,国内学者有着"全面监督论"和"程序监督论"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通过对上述理论的分析,笔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对立不是绝对的,两者可以在承认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前提下对是否决定进行法院实体审查这一重要问题达成契合,因此体育仲裁司法监督模式应采取法院原则上不监督体育仲裁实体但允许当事人协议扩大监督权的设计,是切合我国司法制度实际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4.
董泽慧 《企业导报》2011,(20):153-154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基石,有效的仲裁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并排除法院管辖。但是在实践中,当事人订立的仲裁协议常常发生歧义或约定不明。为了避免或解决这些语言上的问题,应尽可能采用示范文本,熟悉相关法律,并于争议发生后积极寻求救济。  相似文献   

5.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基石,有效的仲裁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并排除法院管辖。但是在实践中,当事人订立的仲裁协议常常发生歧义或约定不明。为了避免或解决这些语言上的问题,应尽可能采用示范文本,熟悉相关法律,并于争议发生后积极寻求救济。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目前有权作出保全裁定和执行保全裁定的机构只能是法院,而仲裁机构最多只能起到对保全申请进行形式审查的作用。由于仲裁机构不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不具有国家审判机关所特有的权力,因此,一般无权对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采取强制措施。本文从法院独占保全裁定权,仲裁庭独占保全裁定权,并存权力分析仲裁机构的保全权。  相似文献   

7.
邢朝霞 《活力》2023,(4):151-153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仲裁秘书是指被仲裁机构指派、仲裁庭决定或者当事人选定并为仲裁案件全流程服务的人员。仲裁秘书的工作内容不完全等同于法院书记员的工作内容,除从事一般文秘人员的材料文字工作、秘书事务等辅助性、事务性工作外,还承担法律专业化案件程序管理及当事人、仲裁员、鉴定机构等多方组织联络工作、监督工作。因此,仲裁秘书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其自身素质和能力也成为影响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公信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提升仲裁秘书综合素质为切入点,从问题角度和策略角度解决仲裁秘书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不能不经仲裁程序而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意味着,劳动争议仲裁是司法诉讼的必经和前置程序,这一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显现出了诸多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国外的做法对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仲裁当事人是仲裁机制中的基本制度,确定合理的仲裁当事人制度,对仲裁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当事人、仲裁概念的理解进而分析仲裁当事人的概念、特征,在确定仲裁当事人的基本思想后,对传统的书面签署标准和请求权标准进行评价,认为应当适用效力扩张后的仲裁协议当事人标准对仲裁当事人的范围进行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10.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解决当事人之间劳动争议的最重要的途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现阶段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并不成熟,还存在着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繁琐复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适用的法律不同、仲裁机构缺乏中立性等问题。所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不仅可以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及时公正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而且还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劳动法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解决当事人之间劳动争议的最重要的途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现阶段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并不成熟,还存在着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繁琐复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适用的法律不同、仲裁机构缺乏中立性等问题。所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不仅可以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及时公正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而且还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劳动法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广义上说,法律文书是指我国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或劳改机关以及公证机关、仲裁机关依法制作的处理各类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和案件当事人、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自书或代书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在房屋登记中,我们常见的法律文书有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民事裁定书、民事调解书、协助执行通知书、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书、仲裁调解书及公证机关的公证  相似文献   

13.
王金涛 《活力》2011,(11):142-142
一、仲裁程序选择权概述 “选择权是指纠纷当事人在纠纷发生时选择利用(或者不利用)现有司法制度和其他纠纷解决方式(行政处理、仲裁、诉讼等)的权利.以及在程序运行中对行为(是否举证、和解、调解等)进行决策的权利。”本文所指仲裁程序选择权是指仲裁当事人就仲裁程序或与仲裁程序有关的事项以当事人合意形式。在最大限度地保证仲裁程序正当化的情况下,要求仲裁庭依照当事人合意的仲裁程序作出裁决的权力。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争议的仲裁程序,是诉讼程序的前置程序。所谓前置程序指劳动争议的仲裁程序是诉讼程序提起的必须的前提程序,劳动争议如果未经仲裁程序的仲裁裁决,当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未经仲裁程序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不得受理。但作为处理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却没有规定反申诉,这在程序上违反平等、对等原则。劳动关系的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一方当事人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反诉,但其反诉权能否实现?而当双方当事人均不服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一方可否反诉?  相似文献   

15.
李刚 《财会月刊》2012,(7):65-71
正一、单项选择题1.甲、乙因买卖货物发生合同纠纷,甲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院首次开庭前,乙提出双方签有仲裁协议,应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对该案件的下列处理方式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仲裁协议有效,法院驳回甲的起诉B.仲裁协议无效,法院继续审理C.由甲、乙协商确定纠纷的解决方式D.视为甲、乙已放弃仲裁协议,法院继续审理  相似文献   

16.
王仁慧 《民营科技》2013,(4):191-191
违约责任是我国《合同法》中的一项最重要的制度,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通过约定在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时应当承担具体的法律责任,从而使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更加明确。违约责任的主要内容是指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时应当承担的财产责任。违约责任的承担以法律保护为后盾,在发生了违约情况后,由当事人根据合同的约定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责任,如果就确定违约责任或者承担违约责任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请求仲裁机构(有书面约定的情况下)或者法院予以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7.
仲裁机构与法院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仲裁机构在减轻法院受理案件的压力方面作用巨大;二是法院在确认仲裁协议效力,实施财产保全行为和强制执行仲裁裁决方面对仲裁机构的协助与监督。本文在分析二者关系现状的基础上对二者相互关系中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苏同江  王学锋 《物流科技》2007,30(9):118-121
物流仲裁规则中有关受案范围的表述方式应当采用概括式,简明扼要地表述为受理一切有关物流纠纷的事宜,包括合同和非合同纠纷。临时仲裁应引入物流仲裁机构的物流仲裁规则中,使当事人选择了仲裁机构后可以适用临时仲裁方式。为避免不当的仲裁裁决,应当给予当事人申诉的权利,实行物流仲裁一裁终局与申诉相结合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9.
《河北企业》2006,(1):35-35
<正>劳动仲裁的7种仲裁风险,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应注意避免。这7种劳动争议风险分别是: 1.仲裁请求不当的风险。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应根据客观事实和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受理范围的  相似文献   

20.
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它是人民法院及仲裁机关据以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的关键所在。由于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将举证原则由原法院职权主义逐步向当事人主义转变,特别是有关"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定,当事人如果对自己主张的事实不能提供有效的能证明其主张真实性的证据,就要承受不利的法院裁判,其合法权益就得不到有效的维护。但是,由于证据受时间、地域、效力的限制,不是所有的当事人都能提供有效的证据,不是所有的证据都能作为认定事实的证据,特别是对于日后可能灭失或难以取得的证据。证据保全就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