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商业文化》2005,(7):6-6
如今在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已由潜在的需求变成了现实市场,并已实现从公款购车向私人购车的转变。直接的后果便是:2004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私人汽车保有量占总保有量的55.5%。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消费从公款购买向私人购买为主转变,私人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尤其是客车和轿车越来越成为社会生活必需的交通工具。一项调查表明,我国有购车意向的家庭将逐年增多。但是,汽车进入普通老百姓家仍有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影响我国私人汽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消费从公款购买向私人购买为主转变,私人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尤其是客车和轿车越来越成为社会生活必需的交通工具.一项调查表明,我国有购车意向的家庭将逐年增多.但是,汽车进入普通老百姓家仍有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消费从公款购买向私人购买为主转变,私人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尤其是客车和轿车越来越成为社会生活必需的交通工具。一项调查表明,我国有购车意向的家庭将逐年增多。但是,汽车进入普通老百姓家仍有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中国汽车工业诞辰50周年,我国的汽车工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业绩。在此仅以上京城上半年汽车市场为主,以轿车和私人购车作为具体的分析对象.看看中国汽车行业的巨大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6.
公款购车犹如一架庞大的铁笼,而是笼子之外,则是潜力巨大的私人购车市场。我国的汽车市场一度被束缚在“笼子里,难以舒展腿脚,”  相似文献   

7.
柳生 《中国市场》1998,(6):57-58
<正> 在我国汽车市场上,轿车越来越显出了它的“王者之气”。它不仅产销量稳居国内汽车市场的首位,而且成为最活跃的因素。在这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原因是,我国的汽车消费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私人购车正在取代公款购车,特别是轿车,正在成为国人新的消费目标。因此,关于轿车市场发展的一些核心问题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自90年代初,我国开放私人购车市场以来,北京市私人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年增加率超过公车保有量的增长。据北京市工商局机动车市场管理分局统计,1997、1998年的私人购车比例分别占购车总数的58%和57%,可见个人消费已在汽车市场占有举  相似文献   

9.
私人购车市场的火爆无疑是1997年汽车市场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在私人购车热潮的推动下,百姓车这曾一度沉寂的概念重又频繁出现于各种传媒之上,成了时下最“火”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1.汽车市场改观的力度将不太明显这主要是由于驱动汽车市场容量扩张的动力不足。1997年以来汽车需求有所增长主要是得益于私人购车的增长,非私人购车的数量自1994年以来逐年下降。1998年汽车需求增长速度的快慢也将基本上取决于私人购车数量增加的幅度,非私人购车数量恢复与增长的力度将不会很明显,因此汽车需求的增长受到很大的限制。现阶段,私人买车有两类用途,一是用作生产工具,这部分需求同样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与经济增长速度成正比,在目前总体运力比较充足的形势下,这部分需求不会有明显增长,如果增长较快,势必影响到国有运输单位对车的需求,对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基本上没有私人购车;到20世纪90年代初,私人汽车保有量的比例达到15%,2000年增加到38%,2003年初就接近50%。根据国际经验,家庭乘用车是汽车市场需求最大的领域,一旦开始启动,将带动整个汽车市场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快速增长。我国汽车需求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私人汽车需求的拉动。目前私人购车已成为我国汽车市场消费的主流。据保守的估计,到2010年,中国家用轿车保有总量将达到1466万辆,其中,城镇居民家用轿车保有量约1400万辆。到2020年,中国家用轿车保有量将达到7200万辆。家用轿车将成为轿车乃至整个汽车工业增长最重…  相似文献   

12.
《财经界》1998,(1)
1.汽车市场改观的力度将不太明显这主要是由于驱动汽车市场容量扩张的动力不足。1997年以来汽车需求有所增长主要是得益于私人购车的增长,非私人购车的数量自1994年以来逐年下降。1998年汽车需求增长速度的快慢也将基本上取决于私人购车数量增加的幅度,非私人购车数量恢复与增长的力度将不会很明显,因此汽车需求的增长受到很大的限制。现阶段,私人买车有两类用途,一是用作生产工具,这部分需求同样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与经济增长速度成正比,在目前总体运力比较充足的形势下,这部分需求不会有明显增长,如果增长较快,势必影响到国有运输单位对车的需求,对  相似文献   

13.
罗可大 《经贸导刊》2000,(10):30-31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迅猛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私人购车开始与集团消费平分天下。从1987—1997年的10年间,私人汽车保有量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24%,是汽车保有量增长率的两倍。尤其在1993、1994年,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率分别超过了30%,是近年来私车市场发展的一个迅猛时期,同时,汽车市场是以微型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动力的。  相似文献   

14.
1996年.对于中国的汽车工业来说,可以说是喜优参半的一年。一方面,几年来大规模的投入和全国上下的高度重视,使得国内的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具备了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实力:另一方面,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开发又严重滞后于生产能力的增长,尤其是曾被寄予厚望的私人购车市场,由于受到客观环境、政策因素等多方面的制约和限制,至少从目前来看是不容乐观的。  相似文献   

15.
最近记者采访了汽车界的一些人士,请他们对如何开拓国产汽车市场,培育私人购车市场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何发 《进出口经理人》2003,(7):22-25,32
中国——全球汽车巨头激 战正酣 经过数年的市场发育和精心准备,跨国汽车巨头已经完成在全球成长最快的中国大陆汽车市场的战略布局,在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内力推动下,中国大陆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仅次于美国、日本及德国,并有望在三年内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的汽车市场。2002年私人购车已超过政府购车,中国汽车市场被形容为“井喷”一点也不为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私人小轿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私人购车已成为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主流。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私人小轿车市场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私人购车飞速发展的原因,比较了发展私人小轿车的利与弊,据此提出几点建议,指出当务之急不是限制或鼓励私人小轿车的发展,而是要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观,从积极改善道路交通设施、发展道路服务管理系统入手,建立多层次、高效、完善、有序的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一、对于"车、税、路"框架的诠释 所谓"车、税、路"框架,是指汽车工业、车辆道路税收、公路交通建设三个有机联系的变量所构成的相互促进的整体. 税收政策与汽车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目前,对车辆的购置和使用等环节仍采用税费兼收的做法.过多过滥的税费影响了居民购车的欲望,不利于扩大内需,也延缓了我国私人汽车消费热潮的到来,汽车销售量持续"低温";税费政策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阻碍了汽车工业技术的进步,降低了其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正> 汽车工业是我国目前重点发展的行业。随着汽车量的猛增及如火如茶的私人购车,各种类型的汽车用化工产品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该公司技术部刘亚松结合自身行业技术,经上百次的配剂调试,工艺重组,开发出"车佳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车市场》2003,(1):66-66
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 截止到11月底,北亚车市2002年的汽车交易量是令人满意的.11月份4535辆的销量是历年同期最高值,而95%的私人购车比例又创下这里的新记录.在销售排行前25名中,有8个品牌私车比例达到百分之百,最低的私人购车品牌也超过了81%.2002年北京人家庭购车的热情之高让人羡慕,据悉全年北京私人新购轿车有望净增10万辆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