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承载力评估方法,采用MOD17A3数据并结合分区统计、空间自相关和锡尔指数等方法,研究大连市中心区绿地系统生态承载力的空间特征、格局和机制。结果显示:大连市中心区整体NPP平均值为197.68 gC/m2,Moran’s I指数为0.73,空间差异指数为0.13;生态承载力具有"极低"和"极高"级分化的特征,聚类特征和空间分异主要表现在甘井子区;生态承载力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网格格局、"乡村型高城市型低"的社区格局和"内低外高"的圈层格局。文章首次分析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生态承载力空间格局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对城市绿色空间可持续发展和绿地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志远 《经济师》2023,(11):135-136
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复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功能和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城市居民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场所,合理有序的生态空间是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河南省各城市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全省城市生态空间呈现面积持续增加、空间结构不断优化的特征。但是,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城市相比,特别是与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河南城市生态空间建设仍存在数量不足、分布不均、使用负荷较重等问题和不足,亟待在今后的城镇化建设中加以完善提升。  相似文献   

3.
屋顶花园不但降温隔热效果优良,而且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局部小气候,还能丰富城市的俯仰景现,能补偿建筑物占用的绿化地面,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屋面形式,也是创造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面对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诸多压力,科学地做好城市规划和设计成为当务之急。城市的空间弹性蕴含在城市开放空间之中,本文通过对城市开放空间各要素的生态设计,以期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城 市提供生态服务。在当前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下,城市 生态修复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其中能为城市生态空间植被恢 复提供潜在种子来源,且低成本、可持续、生态效益高的土 壤种子库技术也日益受到关注。以城市绿地、城市湿地、城 市废弃地等主要城市生态空间为对象,论述了城市生态空间 土壤种子库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城市生态空间土壤种子库 特征、影响因素和实践探索,梳理了城市生态空间土壤种子 库技术体系,包括修复模式、技术路线及评价体系。在此基 础上,提出了今后利用土壤种子库技术进行城市生态空间植 被恢复应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合适的工艺与方法开发、生态 修复和景观化融合等方面,以期为城市生态空间土壤种子库 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何军  杨忠 《生产力研究》2005,(12):162-163
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本文对美国城市中心区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城市中心区整合要素、经营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长春市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数据源,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工业空间演变特征、扩展模式及效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核心区工业企业搬迁具有阶段性与非连续性特征,且工业用地集中于近郊区,但远郊区已开始成为工业用地重点扩展区;蛙跳扩展、内聚填充与轴带扩展是工业空间扩展的主要模式,且整体上遵循"轴带扩展+蛙跳扩展",不断刺激城市指状蔓延程度;工业空间主导城市空间的扩展方向与空间格局,直接带动城市空间景观蔓延,使其呈现近域推进与广域扩散并存的复杂化特征。同时,存在市场经济加速城市功能空间演化、城市功能空间集聚与扩散效应增强、宏观调控下城市功能空间重组及交通条件的空间制导作用四种城市功能空间相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休闲作为愉悦身心、养精蓄锐的重要途径,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滨水区更是人们理想的场所,“滨水热”随之发展起来,因此滨水空间的打造更是迫在眉睫,如何营造具有特色的滨水休闲场所,是目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滨水休闲空间的营造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韶天  王军 《商周刊》2011,(14):14-19
6月30日,横跨胶州湾全长36.48公里的青岛胶州湾大桥、穿越胶州湾海底全长9.47公里的青岛胶州湾隧道,在青岛同时建成通车。桥隧将青岛、黄岛、红岛贯穿在一起,三岛进入同城时代,"青黄不接"的历史从此终结。大桥和隧道是青岛城市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重点工程。公开资料显示,青岛胶州湾大桥比世界最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长0.48公里。青岛胶州湾隧道比国内最长的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长0.77公里。  相似文献   

10.
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的演进具有路径依赖性。路径依赖性虽然对强化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对其功能结构的优化演进存在消极影响。路径依赖性的消极作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中心区功能结构演进的推动作用的力量制衡,使城市中心区的功能演进陷入停滞。政府的引导能够在城市中心区功能演进的各个阶段起到一定的作用,缩短城市中心区发展的时间,提高经济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绿色游憩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是:缺少鲜明的地域特色;空间利用不够充分;缺乏合理规划;空间功能单一,人性化设施不足。对策是:注重城市绿色游憩空间的地域特色建设;加强城市绿色游憩空间的利用;体现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的“人文关怀”;协调环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正面临空间发展战略分化和选择的窗口期.本文在考察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异质性现状的基础上,引入DeYoung (2000)和DeYoung and Hunter( 2003)的银行战略空间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空间发展战略和分化方向,并对其空间发展战略选择及能力体系建设、行业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空间管治视野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文化产业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促进文化繁荣的经济动力。文化产业具有绿色、低碳等属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城市是经济和文化要素高度集聚的空间,城市空间的生态化改造是现代城市面临的一大难题。围绕文化产业功能区建设推进城市空间管治,加快城市空间生态化改造的步伐,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广场设计中地域特色应用的误区和不足,总结出了城市广场设计中地域特色的挖掘手法,最后通过相应的载体来加以表现.  相似文献   

15.
在梳理总结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内涵的基础上,以海南岛为例开展了省域尺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以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恢复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目标,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相关活动总和;(2)海南岛局部仍存在生态空间受挤占、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等生态退化问题,亟须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建议按照"一核三区"总体布局推进海南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一核"即中南部山区热带雨林核心区,"三区"即万泉河流域、南渡江流域、昌化江流域下游三个陆域生态修复区及其关联的近岸海域海岛海岸。  相似文献   

16.
王筱春  夏雪  雷轩 《经济地理》2020,40(5):191-197
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区,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明确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空间的内容及相互关系,基于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系统类型将生态空间类型划分为林地生态空间、水域生态空间、草地生态空间、荒地生态空间,根据不同管控等级以生态保护红线为界线确定滇池流域生态空间管控区为一级管控区和二级管控区,提出滇池流域生态空间四类两级九区的管制体系及规则,为构建以分类分级管控为导向的流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旅游空间格局研究以主要旅游城市为依托,运用生态住测评理论,构建了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结合聚类分析,从双核心城市、节点城市、网络城市的空间角度构建出河北省区域旅游城市的双扇形空间格局,有利于河北省区域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结合微山县地域特色,分析了微山县发展湖滨旅游城市的现状及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代湖滨旅游城市的深度开发模式、实践对策及目标市场。  相似文献   

19.
秉承“哲学为基础、科学理论为依据、技术为手 段”的评价等级体系,在自然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共存的生态 价值认知范式下,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构建以内、外绩效为主 体的城市生态空间绩效评价体系和内、外绩效协调度模型,以 及绩效发展强度模型,并在GIS技术支撑下实现量化结果的空 间化表达。实例证明可得到城市生态空间绩效与协调性的数量 结构特征与时空变化特点,可识别高效的生态空间格局、定位 低效空间,能从数量分布与空间分布方面更全面地了解城市生 态空间的质量,协助判断城市发展的趋势。以期为城市评价工 作提供新的视角,为城市生态空间质量的监督、监测提供一种 可更新、可视化的时空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跃军  孙虎 《经济地理》2007,27(3):502-504,521
城市和景区是区域旅游网络中两个基本节点,它们之间关系紧密,包含多种空间匹配关系。数量关系上由一对一匹配、一对多匹配、多对一匹配、多对多匹配构成;等级关系上由正位匹配和倒位匹配构成;距离关系上由城区城郊型、一日游型、离散型构成;几何分布关系上由点轴匹配和面状匹配构成;管理匹配关系上由同位管理匹配和异位管理匹配构成。分析城市与景区空间匹配组合特征,对于寻找合理的景区依托城镇、采取正确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等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