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关系的问题上,是“大河有水小河满”还是“小河有水大河满”?早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就普遍流传“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观点。至今,这一观点尚未完全消除。与之相悖论是“小河有水大河满”.而且这种观点具有主导性,很受推崇。这两种看法,孰是孰非,两关系如何?有必要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国乡镇企业》2003,(2):26-27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副局长宗锦耀同志在《坚定不移地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报告中,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实施“三化”带“三农”战略。体,二者互依互促。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内蒙、贵州、甘肃、四川、广西等省市在乡镇企业园区建设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在企业规模上,坚持发展大中小企业并举去年乡镇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全部乡镇工业增加值的36.4%;全国有40家乡镇企业进入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行列,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3.
“无中生有”一词源于《老子》四十章,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表现了道家对事物朴素的辩证看法。作为军事谋略《三十六计》之一计,它是指运用虚虚实实的办法,迷惑敌人,造成敌人的错觉,然后杀敌人于措手不及。其中“无”是迷惑故人的假象。“有”是隐藏于假象背后的真实目的。在以企业经营为代表的经济活动中也存在“无中生有”的道理,但经济活动中的“无中生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同于军事,它不存在诳骗、欺诈及弄虚作假的行为,而是实实在在的经营活动。在企业营销活动中,这一策略往往能显出神奇的功效,以下几个实例就是极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4.
高展 《新前程》2007,(6):76-77
世界上从来只有“救火”英雄,而没有“防火”英雄。因为救火者危难时候显身手,大张旗鼓、轰轰烈烈;防火者却只是做些平淡的预防工作,不需要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在企业管理及考核中,管理者不应该只喜欢和重视“救火英雄”,而不重视“防火者”的功劳和作用。因为那样一来,“火灾”就有可能越来越多,会有许多的救火英雄出现,于是企业也就陷入天天“救火”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食品的农、兽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中,有很多“不得检出”的标准,如GB5127—1998规定:蔬菜、水果中对硫磷的残留限量标准为“不得检出”。据统计,仅农药残留国家标准中,“不得检出”的标准就有13项之多,标准涉及敌敌畏、对硫磷、马拉硫磷、甲拌磷、乐果、杀螟硫磷、涕灭威等7种农药,覆盖蔬菜、水果、食用油、花生油、棉籽油等不同种(类)农产食品。而且,“不得检出”的标准又被广泛引用到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中,如“无公害”食品系列标准。所以,“不得检出”的标准在我国食品标准中是非常普遍的。然而,“不得检出”作为强制性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是不妥当的,以“不得检出”作标准问题多多。  相似文献   

6.
商振 《新前程》2007,(6):78-80
一代巨星贝克汉姆在巅峰过后,被西甲豪门“卖”到了美国。企业中也有不少这样的“过气明星”,虽然他们的工作表现已经不如从前,但他们依然拥有良好的客户关系,或在员工中仍然有标杆作用等“余热”。这样的过气明星虽不至沦为“鸡肋”,但怎样对待他们却是很微妙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郑锐洪 《现代企业》2004,(10):53-54
近来,营销界有迷信“渠道扁平化”而忽视“深度分销”等有效渠道技术的倾向,对企业行为形成误导。“渠道扁平化”是一种趋势,客观上它能够提高渠道效率和效益,但在当今市场环境异常复杂的中国,渠道的“扁平化”存在诸多可能的误区和应用局限,“深度分销”仍是一种必然。企业不应将“渠道扁平化”技术简单化、片面化、神化,而应综合运用各种渠道技术,树立科学、辨证的渠道观,因地制宜创建渠道,才能保证分销工作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的“5·31”重要讲话,科学地分析了当前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全面阐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深刻地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指明了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认真学习和努力实营环境,广阔的销售市场,还要有一个综合素质高的领导班子,和一支真抓实干的干部队伍。我们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中,首先要联系企业的实际,建设一个政治上坚定,工作上创新,既懂现代科技,又有经营管理才能,团结务实,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建立一支敢于抓管理、技术过硬…  相似文献   

9.
成为百思买全球大家庭一员的五星电器,在新的展会制度里有这样一连串的问候——“我能为你做什么?”,到了终端人员便是:“我能为顾客做什么?”是的,顾客就是“上帝”,这几个字挂在企业的墙上己有数十年之久,然后,今天我们依然在不断的思考:“上帝”,我能为你做什么?”  相似文献   

10.
“经营”是财,“管理”是寿。企业经营与企业管理的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很多人并不太清楚但却在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一般来说,企业经营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把业务做起来,通过什么样的运营模式来服务于哪些市场、客户,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等等。而企业管理关注的是在做业务的过程中如何更有效、更稳健、更持久,所以管理涉及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如:成本控制管理、产品创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11.
“空降兵”-曾被视为“企业翻身”,“扭亏为盈”,“创造奇迹”的天兵天将,然而,当吴士宏离开FCL,李汉生撤出北大方正;陆强华拉上队伍做了大众电器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黄骁俭从SAP“空降”金蝶再从金蝶重返SAP……这些让各路媒体争相爆炒的“空降神化”也一夜之间变成了“败走麦城”,曾经名噪一时的“空降兵”也随这失去了光彩。辉  相似文献   

12.
“外包”作为一种管理时尚正在迅速蔓延,许多企业将之视为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良药。但也有学者研究表明,“外包”策略的经济表现并不如意。本文试图以通信制造业为例,从“外包”的优缺点、“自制”的优缺点、“外包”与“自制”战略选择的关键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给企业以启示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云 《企业经济》2001,(5):19-20
改革开放20多年,人们对“竞争”这个词已经耳熟能详,也经常挂在嘴边,可是,到底什么是“竞争”?很多人包括很多管理者并没有真正认识,所以他们考虑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争”,而是“平”,即“摆得平”、“太平”、“平平安安”。就其实质来说,是从个人利益出发,保得自己的“平安”,因此“竞争”在无形中被抹杀了。  相似文献   

14.
胡盈 《人力资源》2004,(11):44-46
几乎每一位“末位淘汰制”的波及者都成了“惶惶在存者”。“末位淘汰制”就像一只市场经济路上的雪狼,用一双锐利、明亮的眼睛盯住企业员工的后背,让其狂奔不止。  相似文献   

15.
在“非典”的日子里一样有商机,就看你能不能抓得住;在“非典”的日子里更要讲“良心”,不讲“商业良心”你就不是好商人;在“非典”的日子里你必须讲道德,可不能钻进“钱眼儿里”……  相似文献   

16.
李爱华 《现代企业》2006,(10):25-26
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作为石油化工企业,属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生产范围广,投资量大,管理系统复杂。近年来。兰州石油化工公司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经济运行中,从源头抓起,重点是管好“权”、管好“钱”、管好“人”,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宽松、健康的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17.
苌娟 《人力资源》2004,(8):18-19
今年上半年,“集体跳槽”的字眼频频出现在各财经媒体的显著位置:先是20多名原“南极人”负责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技术高层集体跳槽“波司登”;然后是北大方正集团助理总裁周险峰率PC骨干集体跳槽,加盟“海信数码”;接踵而至的是“清华同方”4员销售猛将转投“长城电脑”;随后又传出健力宝销售公司总经理蒋兴洲与20多位销售经理集体离职的消息。接二连三的集体跳槽事件在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8.
人的一生就是一段旅程,每个人都在不断寻找各种各样的“金矿”,以求过得富足、平安、喜乐。对于企业,亦是如此。我们总愿意向外“求”,找项目、找关系、找资金,但常常忽视了自身的潜能和所有员工的潜能,其实,只有我们的潜能才是真正弥足珍贵、源源不断的“金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天毛”如何从强化全员标准化意识,建立有权威的标准化机构着手,积极“采标”,建立起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标准化体系,认真实施标准,为产品创优,开拓市场走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以消费者为中心”,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的信条。绞尽脑汁,最大限度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已成为一流企业的追求时尚。但谁最了解顾客或用户的需求?当然是顾客或用户自己。“上帝”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且变化不定,即使在其购买力的范围内,生产者也从未充分“满足”过他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