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资本流动恋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资本流动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在90年代初期增长较为缓慢,1998年至2000年增长加速。2001年出现突然的回落,原因在于当时全球几乎所有地区都发生了近2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同步下滑现象。美国经济从2001年3月份起进入衰退;受美国经济影响,欧盟15国经济增速大幅放缓;本来就疲软的日本经济更加低迷;  相似文献   

2.
次贷危机与主要金融危机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亦对金融市场影响深远。本文将次贷危机与美国80年代的储蓄信贷机构危机、北欧90年代金融危机,30年代大萧条和日本90年代银行危机等主要金融危机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并得出政府救市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作为次贷风暴的始作俑者和金融危机的传播者,美国时至今日在经济领域所受到的打击和创伤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不仅华尔街满目疮痍,而且底特律哀鸿遍野;不仅虚拟经济折戟沉沙,而且实体经济元气大损。更令人悲观的是,由于危机的破坏性并不亚于上个世纪30年代大萧条所造成的损失程度,美国经济要想最终爬出泥潭并再现光明可能需要漫长的等待。  相似文献   

4.
姜超 《证券导刊》2014,(37):29-34
回顾日本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衰退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风暴的源头都与房地产有直接关系。房地产价格下降对宏观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传导机制是怎样的?为什么不同国家的经济恢复能力有差异?我们结合日本、美国和英国的历史经验。尝试对这些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平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于美国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来说,20世纪90年代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期。在美国,股市高涨,经济增长也很迅速,整个世界都在乐观地谈论着新经济。有人认为经济周期从此消失,再也不会有衰退了。从1993年到1997年,所有参与了美国经济政策决策的人都受益于许多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人们由于繁荣而热情地进行着信用消费。美国人民宁愿相信这种好的经  相似文献   

6.
郭秀静 《中国外资》2010,(14):210-210
经济学家及其他理论学者对新经济的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认为新经济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新经济就等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化经济、新经济、生物经济、风险经济等等。狭义新经济是指美国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共同作用下所出现的一种相对于传统经济的新的经济形态,它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就是在实现低通胀和低失业率较长期并存的情况下的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7.
孙庆刚 《新疆金融》2010,(2):104-108
<正>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传导自1929年大萧条以后,世界经历过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如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这些危机给相关国家经济沉重的打击,但总的来说都是局部的。这次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危机世界各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世界经济大国都受到沉重打击,世界各国政府也从未像这次危机中那  相似文献   

8.
1991年3月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近10年,成为美国历史上有经济周期记载以来最长的扩张期。期间,经济增长率一度高达5.4%,失业度低于5%,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以下;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17%增长到现在的25%;政府财政收支从巨额赤字转为2000多亿美元的盈余;年劳动生产率从80年代的1.4%提高到90年代的平均3%左右,大大高于其他发达国家水平,综合竞争力一改80年代颓势,跃居世界领先地位。虽然自去年下半年起,美国经济增长开始减速,但其创造的“新经济”现象仍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经深入分析,其成就的取得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联帮政府采取的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对促进经济繁荣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何璋  张明 《中国金融》2004,(23):66-66
美国经济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史无前例的繁荣后,终于在21世纪初出现了衰退。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美国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兴表似乎和总统任期紧密相关:1992年,老布什留给克林顿政府一个经济衰退和政府赤字的烂摊子;  相似文献   

10.
市场扩大,利润骤增,却大规模裁员;产品畅销,前景看好,却大幅降价;一个新的、残酷无情的全球竟争格局正在形成——这就是90年代。0年代,经济上的“国界”越发模糊,“西方列强”无一例外在搞资本渗透;90年代,全球都在大变革;90年代,科技、信息爆炸,“经济大战”揭幕;90年代,生活空间日感狭窄,90年代“谁的日子都不好过”;90年代,要么调整,要么毁灭,适者生存;90年代,有什么不可变革的传统与“天条”?!并非耸入听闻——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主要经历了三次债务风险:20世纪90年代初国企“三角债“,90年代末国企债务向银行转移导致后者的不良资产上升,2008以来的地方债务扩张。三次债务危机主体及处置方式虽不同.但都遵循“经济过热.债务杠杆率过高;经济收缩.债务问题浮现”的逻辑。而且.危机沿着企业、银行和政府的链条展开。  相似文献   

12.
2007年第三季度,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中,全球经济依然保持较好增长势头。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创四年内新高,但未来增长放缓的风险较大;欧元区经济有所反弹,未来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多;日本经济由第二季度的负增长强劲反弹;亚洲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增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从美国70年代的滞胀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机制王复华,邢晓瑞美国经济是在繁荣与危机的周期循环中发展起来的。在繁荣与危机的交替中,各种经济理论、经济思潮纷纷在美国的经济大舞台上登台亮相。其中,以30年代大危机和70年代滞胀为分水岭的凯恩斯主义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商业地产融资情况及对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参与主体、融资结构、证券化率,还是银行贷款质量,美国商业地产融资状况与住房市场相比均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对房地产市场本身以及宏观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次贷危机以来,美国商业地产也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大的波动,一度有观点认为商业地产可能是令美国经济受损的第二只鞋,监管当局也对商业地产市场衰退拖累银行体系和整体经济存在担忧,而新近发生的迪拜事件再次使商业地产问题引起公众的关注。本文从市场基本面和融资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商业地产运行现状及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越演越烈,并已经波及到了实体经济,从而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调查显示,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东北一些地区金融运行总体影响不大,但存在潜在风险;对实体经济特别是能源消费型、出口型企业有所波及,并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对当今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合作与世界货币体系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不仅由于美国自身的经济结构及政策失误,还在于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的特殊地位。自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许多西方国家借助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得以在数十年间避免了30年代大危机再度袭击。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仅靠自身的宏观经济管理也难以自保,只能靠区域性或全球化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合作。从1985年的广场协议,到今年4月的G20集团的伦敦会议,都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合作。但这些都在联合国框架之外进行。如果说广场协议意味着对国际金融旧秩序的突破,那么,G20集团伦敦会议则意味着一个新秩序的孕育。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90年代的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及近年来的中国,都曾出现过一种使得货币当局左右为难的经济现象,即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协调。针对这一经济现象,本文重点研究货币政策如何调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的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理的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管理策略对于政府积极面对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金融市场及汇率的稳定乃至经济的快速复苏至关重要目前,各方关注的美债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连锁反应,全球经济再次面临严峻考验。尽管美国目前就国债上限上调问题初步达成一致,但是美债危机仍让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复苏充满了不确定性,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应该说,从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直到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充分说明合理的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管理策略对于政府积极面对经济和金融危  相似文献   

19.
三季度以来,美元汇率的大幅下跌成为国际外汇市场的主题,尤其是在次贷危机之后,经济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美联储因而被迫减息以应对经济下滑的风险。该文回顾了次贷危机中的美国经济,同时对欧洲经济和日本经济进行了分析,认为欧元和日元将继续对美元保持强势;最后对商品及商品货币做了分析,指出经济基础的持续向好、偏紧的货币政策以及商品价格的上升是当前支撑商品货币汇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金融危机,使日本经济陷入泥潭,难以自拔,而美国在其中的“贡献”是导致日本经济衰落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从历史的角度看,似乎任何一国家的经济出现快速增长时,都难逃美国的狙击,如亚洲四小龙,四小虎,日本的经济都出现过令人艳羡的快速增长,却又在短时间内迅速崩塌,美国这只黑手似乎不容忍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对其产生威胁。而中国目前的经济也出现了快速增长,吸引着全世界的木光,那么,美国这次会心慈手软吗?本文的角度就是从美国对待日本经济快速增长的手段,来分析中国目前经济中产生的问题,以期起到预警的作用,防止中国经济重蹈前几个国家的覆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