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扩张初期,跨国公司通常以境外母公司直接调拨资金或从境外融资的方式,将资金投稿其设在上海的投资控股公司,然后再投向各关联企业。当这些关联企业正式成立后,再以其自己的名义向当地金融机构融资,用于满足日常经营的流动资金需求。从贷款风险角度看,前一类贷款由母公司在境外融资,通常用作关联企业的注册资金,偿还责任由母公司承担,其贷款风险在境外,此处不做探讨。本主要分析的是跨国公司在华关联企业(以下简称“关联企业”)涉及境风金融机构风险的融资。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依托国际化综合化经营优势,积极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到境外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帮助企业有效地降低了融资成本,优化了财务结构。据统计,2013年和2014年工行通过境外债券承销业务共为中资企业募集资金折合人民币约2870亿元,先后承销27支中资企业离岸人民币债券、20支高收益美元债券和34支投资级美元债券。  相似文献   

3.
中资企业境外发行债券是我国将外资“引进来”和鼓励企业“走出去”的重要融资途径,这一举措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发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和国际市场都具有重大意义。银行机构作为市场主要投资者和金融服务提供商,对市场稳健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国际金融形势变化和市场风险波动,在支持境外债市场稳定发展的同时,需要密切关注风险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在外债总体规模和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允许中资企业境外债务融资,在缩小中外资企业政策差距的同时,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拓展了银行的业务空间,促进了中资企业及其合作银行更好地利用国际资金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5.
走出去是中资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必然趋势和必经之路,不同企业可基于资源、技术、全球经营战略采取不同的走出去模式.银行融资是走出去企业的必要资金补充和推动力量.针对走出去企业的战略模式可采取公司融资、项目融资等配套的银行融资模式.目前中资企业、银行在走出去融资方面仍存在不少难题,需企业和银行共同配合解决.  相似文献   

6.
全球授信额度。为了开拓创新银行金融产品、推动跨国经营的优质中资企业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增强优质中资企业集团的国际竞争力,中资银行海内外分支机构整体联动,为中资企业集团的全球业务拓展提供了创新的金融产品——全球授信额度,即中资银行总行安排其海内外分支机构为企业集团及其境内外子(分)公司提供一揽子海内外融资授信(包括贷款、信用证、保函、押汇、贴现等各种授信业务品种)。全球授信额度将企业集团授信额度的使用范围扩展到了国外,实现了企业集团融资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7.
本通过对跨国公司经营管理和外汇收支情况及其特征的分析,指出跨国公司的经营行为、经营目标、经营决策受境外母公司影响较大,在外汇收支方面带有强烈的关联行为特征,给外汇管理带来新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建立全面的外汇收支信息监测网络、对关联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允许跨国公司通过“利润专控账户”来达到集团内部实现资金跨境调动管理、积极培育中资跨国公司等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二十大强调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工商银行总行提出境外机构要奋力走好全球经营新征程,为建设贸易强国、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国家战略实施,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工银欧洲管理层一直将做好战略落地和实现经营发展作为欧洲机构在欧展业的使命和目标,不折不扣贯彻执行总行的各项决策部署,用高质量业务发展赋能集团、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9.
<正>为克服新形势下的发行困难,有效降低和应对发行风险,中资企业需密切关注政策导向与市场变化,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合理安排美元债券发行计划。中资企业发行境外美元债是其筹措外币资金的重要方式,也是降低融资成本、融入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渠道。2022年以来,随着美元进入加息周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加大,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中资企业发行境外美元债既面临利率、汇率震荡波动的风险,又可能面对资金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10.
罗立 《中国外汇》2023,(14):40-43
<正>企业集团要实现境外资金全面可视,通过单一的手段很难实现,可以考虑打造一套符合企业集团自身管理实际的境外资金可视“组合拳”,因地制宜确定资金可视方式。作为企业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企业集团资金管理逐步由传统的后台支撑向价值创造型的司库管理转型升级。大型企业集团在大司库体系搭建中,将资金管理从境内拓展到境外,将境外银行账户管理、资金结算、融资管理等纳入集团统一管理范畴,构建起以“全球资金可视”为基础的大司库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会计师》2018,(1)
在集团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生产活动、经营活动以及管理活动方面的资金需求,常常都会根据企业自身的资金状况、生产状况以及经营状况进行融资活动,使集团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稳定的运行。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集团企业面临着诸多融资困境,极大削弱了集团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融资效果。鉴于此,本文针对集团企业的融资困境与应对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能为提高集团企业的融资能力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及贸易规模逐年增加,境外中资企业的融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配套的融资服务却相对滞后,境外融资难成了制约境外中资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8月26日,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主办,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承办,由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  相似文献   

13.
刘建华  韩松  杨毅 《中国外汇》2009,(22):22-23
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现在,我国不仅有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走出国门,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进行资金运营;更有大批经营良好的民营企业在境外上市,而民营境外上市公司的境外资金运营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中资企业境外担保项下境内贷款政策在广东试点,为中资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实现了中外资企业外保内贷的平等待遇。  相似文献   

15.
资本市场发展与商业银行业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波 《中国金融》2000,(5):26-28
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1 资本市场发展在加剧了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上竞争的同时 ,缓解了信贷需求压力。资本市场发展使商业银行支持大行业、大集团的“双大”战略受到挑战 ,金融业的竞争加剧。资本市场的建立打破了企业需求资金靠走间接融资的独木桥、银行贷款一统天下的局面 ,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的不断涌现 ,一方面使社会资金直接流入企业的渠道拓宽 ,另一方面 ,使一些商业银行重点支持的客户的资金需求锐减 ,导致银行与大行业、大集团以信贷为纽带的银企关系受到冲击。同时 ,国家对投融资体制的深化改革 ,使商业…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境外融资存在"双轨制",外商投资企业可自行举借外债,而中资企业借用短期贷款控制十分严格.使得部分中资企业不得不通过预收贷款、延期付款等途径从垅外获取融资支持.随着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逐步推进,要求调整政策、放松限制的呼声越来越高.文本结合中资企业借用外债国民化待遇的强烈诉求,提出了低借款限制,严使用管理的...  相似文献   

17.
张光灿 《会计师》2021,(2):46-47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企业的发展,也从国内逐步放眼于世界。经营规模的扩大、国家支持力度的增加为企业创造了更多机会。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我国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了境外融资,通过多种融资方式的综合运用,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而不同的融资方式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影响,在对多种境外融资方式进行比较之后,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模式,才能促使企业稳步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建筑类中央企业在境外融资几种模式上的选择,分析各种融资模式的利弊以及风险。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加快推动“走出去”、“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布局,促进了各类企业走国际化、综合化战略发展道路,越来越多的全球化经营的集团企业向银行提出了全球资金集中管理的需求,以提升自身跨境经营管理能力。为了满足跨国企业客户在全球范围内高效调配和管理资金的需求,一个支持多币种、多语言、多国家、多时区、多银行的“一站式”服务的全球现金管理系统亟待出现。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多阶段性和多层次性等特征需要完善有力的金融支持,因此解决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金融支持问题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山东泉林集团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采取“双向”延伸产业链、膨胀产业链节点企业的模式,为金融部门的及时跟进提供了有效信贷载体,形成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链融资模式。这种模式利用循环经济特有的稳固的内部化产业链,增加了银企信息透明度,降低了融资风险,契合了银行信贷规则,有效解决了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中的资金问题,为当前循环经济主体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后世博时代,随着“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大量跨国公司的移入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部分实力较强的中资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带动了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在国际间的加速流动循环为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尤其是现金管理业务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近些年我行抓住市场机遇,已成功营销了一大批中央国有企业、跨国公司和大型民营企业。但相较于人民币业务,我行外汇现金管理业务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