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关联公司之间的不公允交易可以较为便利地实现投机资金的跨境流动,使跨境外汇流动呈现非理性波动。而加工贸易企业在这方面更具有优势,从而对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以下是几种加工贸易企业通过不公允关联交易进行投机的外在表现形式,外汇管理部门对此应予以关注。一是物流和资金流在一定时间段内出现较大的背离。一定时间段内,加工  相似文献   

2.
关联交易(connected transaction)简而言之就是企业关联方之间的交易。近年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跨国公司成为跨境关联企业最主要的外部表现形式,跨国公司集团内部关联交易不断增加,成为全球经济领域中广泛存在的现象。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国际贸易与跨国资本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张,我国的跨境关联交易也在规模上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在形式上呈现多样化趋势,在具体操作方式上呈现复杂化趋势,既包括实际的资金跨境流动,也包括了非现实资金流动的权益、负债的变化等,在当前外汇资金大量流入的情形下,企业跨境关联交易情况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关联交易广泛存在于对外经济活动中,部分不公允关联交易使跨境外汇流动出现非理性波动,对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跨境关联交易的影响,并提出完善跨境关联交易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跨境关联交易是涉及境内外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交易活动,它与资本流动密切相关,对一国的外汇管理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势下,跨境关联交易不仅数量迅速增加,而且其形式也有了很多新变化。本文重点分析了跨境关联交易的新特征及其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跨境关联交易外汇监管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跨境关联交易是涉及境内外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交易活动,它与外汇资金的流动密切相关,对一国的外汇管理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大幅双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形势下,更需要高度关注跨境关联交易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6.
吕丹  徐阳  刘红新 《中国外汇》2013,(19):67-68
近年来,跨境资金流动日渐频繁。特别是国内外利差、汇差为跨境资金提供了套利空间,导致利用贸易、投资等渠道实现套利交易的行为屡屡发生,直接威胁到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安全。套利渠道经常项下。一是利用贸易信贷实现资金跨境布局。贸易信贷因其资金支付与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时间分离,成为涉汇主体利用境内外关联企  相似文献   

7.
企业间跨境关联交易 由于具有多样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等特征,跨境关联交易已逐渐成为现实资金跨境流动的主要渠道之一,弱化了均衡管理的外汇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8.
跨境关联交易已成为资金跨境流动的主渠道之一,呈多样性、隐秘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如何规范跨境关联交易,保证外汇管理的有效性,是外汇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跨境关联交易的主要表现形式“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从性质上可分为一般跨境关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关联交易现象。公允的关联交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非公允的关联交易常常损害各方利益。我国的关联交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公允的,已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必须加以规制。本文针对关联交易问题,阐述了它的影响并分析其发生的根源,提出治理非公允关联交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资本账户不断开放,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日趋频繁,在跨境交易中的占比不断提高。人民币资金的跨境流动与外币资金有很大区别,如果不将人民币与外币区分开来,容易误读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规模、方向和风险。本文对人民币在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中的发展现状、扮演角色、所处地位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分析表明,境内外利差、汇差和人民币在资本账户下的政策,成为推动跨境人民币资金双向流动的重要因素。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将带来一系列影响,我们应多措并举,促进跨境人民币资金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境关联交易已逐渐成为现实资金跨境流动的主要渠道,呈现出多样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征。部分企业利用关联交易转移利润逃避税收、进行贸易融资,甚至投机人民币升值,给外汇监管带来了不少难题。笔者对完善关联交易外汇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相关会计规范的角度出发,对现有关联交易会计行为中存在的非公允关联交易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会计规范本身和资本市场环境两个方面提出进一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加工贸易企业,特别是进料加工贸易企业资金运作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关联交易特征明显,很可能为投机资金跨境流动提供渠道和载体,使跨境外汇资金流动呈现非正常波动,从而对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信用风险监管现状与制度成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信用风险的产生主要缘于个人操纵关联交易的机会主义行为,由于转型期外部市场的不完善、法律机制的不健全、社会信用的缺失,在运营过程中,集团客户的控制性股东常会利用超市场的支配力量对关联交易做出安排,使集团内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大量存在,而商业银行相关监管制度的非效率性,又从根源上为集团客户利用这种非公允关联交易逃废债务、套取信贷资金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使贷出银行面临很大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跨境关联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跨境关联资金与人民币资金交易规模呈爆炸式发展。相对来说,目前的管理工作尚存在一些漏洞,可能会给异常资金流入提供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6.
赵娜 《河北金融》2015,(1):54-55,66
近年来,在"控流入"和严厉打击虚假贸易专项行动的高压态势下,资本项下跨境资金异常流入的压力却逐渐加大。随着资本项下简政放权,企业之间通过关联交易实现资本项下外资跨境流动现象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亟须从企业结汇支付交易的真实性入手,探讨资本项下外汇违规交易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关联交易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但由于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非公允关联交易会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进而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机制越不健全,发生非公允关联交易的可能性越大。鉴于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中的诸多漏洞,我们建议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法律法规等方面改善公司治理机制,以规范关联交易,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秦玉熙 《会计研究》2003,(11):21-25
关联交易一直是我国上市公司令人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约束非公允性关联交易,财政部于2001年12月颁布了《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对关联交易的会计处理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改变了过去重披露、轻会计处理的做法。该规定已颁布整整两年,对非公允关联交易是否起到遏制作用?其实际效果究竟怎样?本文考察了关联交易发生较多的58家钢铁和专用设备制造类上市公司连续三年的年度报表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该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关联交易的发生,但国有企业分拆改制过程中的关联交易并没有完全消除。  相似文献   

19.
王晨晓 《云南金融》2011,(5X):133-133
有一种观点认为,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就是为了套取银行资金,越来越多的关联贷款必然会拖垮民营银行。本文试图从民营银行的股权结构和关联交易的中性入手,说明关联贷款并非民营银行的死结。只要民营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审慎地对关联方交易进行公允性审查,适度的关联交易存在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有一种观点认为,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就是为了套取银行资金,越来越多的关联贷款必然会拖垮民营银行。本文试图从民营银行的股权结构和关联交易的中性入手,说明关联贷款并非民营银行的死结。只要民营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审慎地对关联方交易进行公允性审查,适度的关联交易存在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