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中美贸易格局基本是以中国整体对外贸易顺差、美国整体对外贸易逆差不断上升为显著特征的。中美两国经济的内部都存在着消费、储蓄和投资之间的结构性失衡,外部存在国际收支失衡。经济学理论认为,外部平衡与内部平衡密不可分,外部结构性失衡的根源应该从内部的结构性问题中找寻。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收支失衡的“怪圈”: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呈加剧之势.且对人民币国际化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从而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国际收支失衡”怪圈。出现这个怪圈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包括我国经济内外部失衡严重及外部平衡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不协调,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及利用外资发展战略.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低也是造成这个怪圈的原因。对此,优化国际收支结构;增强人民币国际可接受性,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改变出口导向战略和利用外资发展战略,增加进口,并鼓励企业用人民币加大对海外的投资,让企业真正“走出去”;通过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解决人民币回流问题。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在全球经济失衡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失衡状况越加显著。理论分析扣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金融结构失衡对国际收支失衡有着深刻影响。因此,通过优化金融结构来纠正国际收支失衡是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升值后,宝鸡市企业和居民反映良好,普遍认为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利大于弊,有利于促使企业转化经营机制,调整贸易出口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境内外正向利差的市场环境下,银行纷纷加大投入,将创新贸易融资产品作为争揽客户、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贸易融资组合产品因此获得快速发展。调查显示,贸易融资组合产品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在帮助企业避险套利、稳定外贸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资金流与货物流的偏离程度,加剧了国际收支失衡,弱化了监管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6.
外部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与房地产投资过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外部经济失衡加剧;同时,国内经济方面出现了由流动性过剩引起内部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导致了我国经济出现了内外"双失衡"。该文通过国际收支顺差、流动性过剩和国内房地产投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认为国际收支顺差与流动性过剩是我国房地产投资过热的主要原因,并依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庞欣 《河北金融》2012,(4):58-61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形势严峻、面临的风险增大,作为WTO允许的国家政府可支持的出口信用方式——出口信用保险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而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存在保险渗透率低、结构失衡、运作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本文借鉴英法两国的发展经验,浅析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以来,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但当前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面临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偏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结构失衡、银行跨境金融服务能力不强、企业缺乏结算货币选择权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为此,应优化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业务和区域分布结构,把握"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增强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能力,完善跨境人民币业务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
王阳 《财政科学》2021,64(4):69-80
就业领域重大结构性失衡拖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大失衡"表现为就业城乡区域结构失衡、就业产业结构失衡、就业收入结构失衡和就业技能结构失衡."十四五"时期到2030年前后,应当紧紧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深化就业领域改革,统筹扩容量与提质量,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增强人力资源支撑作用,加快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邢毅  董翠英 《金融与市场》2007,(8):71-71,63
一、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制约作用并不明显一方面,这和我国独特的贸易结构紧密相关。从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中的贸易结构来看:在出口结构中,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贸易出口在总出口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一般贸易顺差状况的分析,认为良好的世界经济发展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国际市场需求,投资增长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的国内需求不足,国家外贸发展战略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我省产品出口能力的显著增强,出口主体壮大和新兴对外贸易市场增多等,为我省一般贸易顺差快速增长提供了保障。一般贸易的大幅顺差有可能导致国民经济结构失衡,减少顺差将是我国今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应从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平衡对外贸易结构入手,完善要素价格生成机制,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水平,扩大资本输出以减少资本项目顺差,实现国际收支总体平衡。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直接导致了中美贸易的失衡以及中国在中心—外围模式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失衡。这种失衡通过国际货币体系与中国经济结构影响人民币汇率,导致人民币汇率失衡,进而导致我国面临国际收支风险,潜伏着货币危机的风险。本文主要分析这种失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成  刘佳 《西安金融》2007,(8):55-57
人民币不断升值,但贸易顺差没有改变,运用汇率理论无法解释我国当前的进出口状况。从经济学视角的透视揭示,我国贸易出口结构中加工产品占比重很大,出口产品成本下压严重,经济发展中付出了很大的环境代价。解决贸易收支失衡问题,不能只依靠汇率变动。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保护.严格环境污染治理和加强资源性出口管理,探索建立在地区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国际贸易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14.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资本项目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是很难长期持续的。由于中美两国国际收支结构存在较强的互补性,美国国际收支结构的调整对目前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提出了严峻挑战。金融市场的金融资源结构及流向的不合理是影响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失衡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应该完善和发展金融市场,积极主动地调整目前失衡的国际收支结构以应对美国国际收支结构调整可能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华  卢孔标 《银行家》2006,(6):92-94
虽然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早在国际原油价格飙升之前就已显现,但高油价显然加剧了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严重程度。石油价格高企引致的石油财富的迅速积累,加剧了石油进口国与石油出口国之间的贸易收支失衡,此外,石油美元回流石油进口国的贸易与投资途径并不通畅,则进一步加深了失衡程度。从长期来看,增加石油出口国的消费支出是应对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纺织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中国同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国际收支平衡、中国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国际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及中国纺织品业自身发展存在的弊端,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大不如前.本文在分析纺织品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现状,提出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积极参与行业组织与发达、发展中国家同行业间以及政府的对话、交流和合作等措施,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从而保障纺织业的出口竞争秩序更加合理、有序发展.针对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外贸顺差一定会引起流动性过剩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子先 《中国金融》2007,(14):26-28
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直接诱因是,多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增加,外汇储备持续攀升,导致外汇占款迅速增加;同时,其深层次原因是内部经济结构性失衡。近两年情况有所变化,货物贸易顺差对外汇储备增加的拉动作用明显加大;同时,由于吸收外资增长趋稳、对外直接投资迅速扩大,直接投资净流入对外汇储备增加贡献率明显下降,而间接投资和短期热钱流入的影响则显著加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从整体性短缺经济向结构性过剩经济的转变,外商直接投资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面临着产业、行业、区域结构失衡,核心技术含量不高,FDI利润汇回给国际收支带来潜在风险等新问题。因此,要提高我国利用FDI的质量和效果,需调整和改进利用外资的政策,均衡引导外商直接投资资金的流入与流出;注重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开拓新的引资途径,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与创新,实现从引资到引知的战略转移;规范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市场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银行信贷结构失衡及其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银行信贷结构失衡的具体表现是:贷款供给制主体与贷款需求主体不对称;贷款重点投向与经济发展的重点需求有偏差;信贷产品单一供给与企业对金融产品多样化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贷款期限结构与存款期限结构严重不匹配;贷款利率固定化与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矛盾;信贷的区域性结构矛盾突出.信贷结构失衡的调节对策是:运用宏观政策和经济方式引导信贷结构调整;调整货币信贷政策,加强央行宏观调控;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信贷资金合理调度;加快金融工具创新步伐,满足多样化信贷需求;加强政府对信贷结构的协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郭威  盛继明 《金融论坛》2021,26(9):6-14,48
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业与制造业缺乏深度融合,未能形成良性循环,呈现出多重失衡特征,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金融供给配置结构失衡、金融供给期限结构失衡、金融供给方式结构失衡、金融供给主体结构失衡、金融供给阶段结构失衡和金融供给政策衔接失衡.进入新发展阶段,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和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意愿和能力,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体系,保障政策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