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减轻节能减排压力,保护生态平衡,推进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的共识,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邹城市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对资源有较高的依赖性,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在今后的发展规划中,应积极探寻邹城低碳经济之路,以破解当前制约邹城经济发展的瓶颈,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力推进城市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东波 《现代商业》2015,(2):108-109
城市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既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也明确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主要内涵。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城市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策略,从而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低碳生态城市作为一种既注重减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碳排放,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城市发展模式,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城镇化化快速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城市政策的制定需要借鉴国外有益的政策经验。  相似文献   

4.
金利娟  汪陈 《中国市场》2013,(39):28-31
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徽省铜陵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循环经济"双试点"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持经济社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通过Kaya模型分析了铜陵市低碳经济发展指标,并提出了相关金融支持与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5.
生态产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生态产业的深入推进和发展,应遵循产业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把提高生态效益作为第一要务、离不开低碳科技的持续创新、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以及尊重生态经济发展的规律。从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的匹配度、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加大低碳科技创新、优化资源要素的配置机制、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推进生态产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当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焦点话题,也被写入我国十二五规划。贵州省经济基础虽然薄弱,但作为我国低碳经济试点城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认的全球唯一的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在低碳经济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该省乃至全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贵州省石漠化地区贫困现象严重,不仅在生态环境方面给气候变化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制约了该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以低碳经济为根,以CDM林业碳汇为本,探索符合贵州省石漠化地区扶贫开发的生态路径。  相似文献   

7.
当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焦点话题,也被写入我国“十二五”规划.贵州省经济基础虽然薄弱,但作为我国低碳经济试点城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认的全球唯一的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在低碳经济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该省乃至全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贵州省石漠化地区贫困现象严重,不仅在生态环境方面给气候变化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制约了该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以低碳经济为根,以CDM林业碳汇为本,探索符合贵州省石漠化地区扶贫开发的生态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走绿色繁荣之路的战略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迈向城市时代后,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城市品质和城镇化质量,积极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合,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共同繁荣,走低碳、环保、高效、和谐、安全的绿色繁荣之路。为此,需要全面树立绿色繁荣的理念,大力推广绿色低碳技术构建绿色经济尤其是现代绿色产业体系,推行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强化绿色管理、考核和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合,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共同繁荣,走低碳、环保、高效、和谐、安全的绿色繁荣之路。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省共有贵阳和遵义两市被评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几年来两市在低碳模式探索和制度创新方面开展了诸多探索,对于研究下一步深化西南地区低碳发展的可行路径,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发展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一、两市低碳试点工作进展与成效贵阳市自2010年被评为全国首批低碳城市试点以来,把"全国低碳试点城市"作为城市名片,统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既要赶,又要转"的战略目标,努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而出现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强调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符合科学发展观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走低碳城市之路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兰州城市建设中面临的城市建设环境问题,提出了兰州低碳域市建设可以从城市规划理念、能源结构调整、倡导低碳生活等方面尝试推进.  相似文献   

11.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出整体部署的全局性、纲领性文件,对于在新发展阶段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确定"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黑龙江省农、林业发展提供机遇,为未来承担碳减限排义务做准备以及为低碳交易提供理论指导。黑龙江省应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宽松环境,发挥哈尔滨低碳产业先行者作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农业和林业低碳项目,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技改",构建生态工业园区,使黑龙江省早日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低碳经济的概念被大家熟知。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旨在构筑一个低污染和低能耗的经济发展体系。发展低碳经济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短期内,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存在一些较为显著的消极影响。本文在重点分析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消极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应该如何应对低碳经济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的理论基础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城市随着煤炭资源的快速开采程度不同的出现了资源危机、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清洁、安全发展,实施生态转型,成为煤炭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选之路。文章阐述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的科学内涵,论述了煤炭城市生态转型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的对策,为煤炭城市生态转型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于长立 《商业科技》2007,(1S):350-351
煤炭城市随着煤炭资源的快速开采程度不同的出现了资源危机、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清洁、安全发展,实施生态转型,成为煤炭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选之路。文章阐述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的科学内涵,论述了煤炭城市生态转型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的对策,为煤炭城市生态转型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低碳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在行动:国家发改委已确定两批共42个省区和城市开展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山西省范围内只有晋城市名列其中。作者指出了低碳城市的内涵,结合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分析预测了“十二五”期间晋城市低碳发展相关指标,提出了晋城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需要打造的八项重点工程。同时对低碳城市建设做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就如何推进我市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一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鹤壁市生态市建设规划。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推行清洁产业,推进生态产业发展。三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四是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不断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五是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建设高品质的生态居住区,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六是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法制体制,部门密切配合,强化城市管理。  相似文献   

18.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在阐述低碳生态城市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并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伟强 《商》2014,(46):29-29
当前国家推行“一带一路”发展理念,张掖市正处在这个区域内,其所处的西北干旱地区,又面临着发展与生态的双层需求,因此研究其如何建设生态城市,探索干旱区生态城市建设的新路径,促使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城市化同步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石漠化是石山区面临的最重大的自然环境问题,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障碍。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计划的出台,为石漠化区治理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013年,包括滇桂黔石漠化区在内的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全部启动实施,新一轮石漠化治理工作已拉开帷幕,在石漠化治理和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低碳经济的理念,逐步探索出一个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之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