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颖 《宁波经济》2005,(11):33-34
宁波,是一座古老的城市,7000年悠久的河姆渡文化和千年历史的“青瓷露天博物馆”,昭示出她的古老与璀璨;宁波,是一座活力四射的城市,从唐宋盛世的“海上丝绸之路”到今日创建中国第二大港,展露出她开放的历程和东方大港的雄姿;宁波,是一座风景如画的城市,甬江、姚江、奉化江静静地穿引其间,古典与现代交相糅合,大自然的野趣与都市的跃动融为一体。随着“城市营销时代”的来临,宁波需要解决自身的城市品牌构建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宁波“中提升”战略中,东钱湖被确定为“都市文化旅游商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中提升”的“十大区块”之一。今年,区党委、管委会继续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六大提升”和“两创”发展战略,深入思考东钱湖在宁波创新城市发展模式、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改善百姓生活品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中所扮演的角色,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东钱湖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阶段性任务,力争将东钱湖建设成为生态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熟悉宁波的人都体会得到,最近的几年,是宁波历史上城建投入力度最大、城市发展最快的阶段,也是广大市民受益最丰的时期。而城市化也被宁波确定为现代化建设的“四大突破口”之一。  相似文献   

4.
《宁波经济》2010,(1):26-27
为了将宁波加快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构筑都市经济图,成为新一轮都市发展格局中的“领跑者”,我市三年前开始实施“中提升”战略。以增强中心城区集聚和辐射功能。其中“十大功能区”开发的全面启动,更使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崭新的都市空间画卷已向世人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5.
今年6月,由北京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第一财经报联合发布的《零点宜居指数——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2006年度报告》显示,宁波排名第一,成为2006年度公众首选宜居城市。结果公布之后,宁波人多少有些哗然和高兴。这种排名虽然说不上百分百的权威和科学,但它并不是一种游戏和娱乐,多少给一些城市和地区画出一个坐标,位置不同总有因由。宁波在揽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  相似文献   

6.
《宁波经济》2010,(1):32-32
东钱湖、慈城古县城、月湖西区和郁家巷共同构成都市中宁静的港湾。三年来,该区块以重大建设项目为载体,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建设投资额高达111.7亿元。东钱湖的沙山村旅游开发项目、环南湖岸线改造项目,慈城的甲第世家、城隍庙等历史街区改造项目,月湖西区历史街区一期拆迁工程及郁家巷历史街区的月湖盛园项目纷纷开工建设或建成。都市文化旅游商贸区使宁波城市的和谐人居与城市历史文化更加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7.
城市休闲旅游设施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与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的协调性。直接影响城市的吸引力。重庆“一心、两带、四大板块”这样一种布局形式、点、线与面有序分工,都市休闲游,豪华游轮游、历史文化游和自然生态游诸多不同要素功能区分布合理,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8.
《宁波通讯》2011,(3):21-24
“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宁波的改革开放史里书写着宁波人的灵魂,秉承着宁波人的精神,指引着将来的命运。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宁波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宁波逐步实现了从资源小市到经济大市、从内河小港到国际大港、从商埠小城到现代化都市等一系列的历史跨越。“十一五”以来,全市各级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六大联动、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时期,以新型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综合实力竞争日趋激烈,宁波必须以加快构筑现代都市为着力点,抢抓历史机遇,积极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0.
1986年国务院公布宁波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省人民政府公布我市的余姚市、梁弄镇和横坎头村、石浦镇、慈城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这十余年正是我市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镇改造日新月异的年代。为了做好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市委、市政府作了很大的努力,制订了《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11.
林静国 《宁波通讯》2011,(19):28-29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宁波"六个加快"战略部署实施的起步之年。轨道交通作为现代都市的重要标志,是宁波"六个加快"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对于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品位、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成为引领现代都市建设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是宁波深入推进城市化,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后认为,加快实施构筑现代都市发展战略,是进一步提升宁波城市辐射集聚功能、丰富城市发展内涵、促进城市转型升级、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城市文明成果的必由之路。宁波构筑现代都市的内涵和特征现代都市是城市演变到高级阶段所形成的城市发展新形态,是市域内  相似文献   

13.
文化发展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要支撑,而特色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宁波特色文化,倾力打造宁波文化品牌,是这一伟大事业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新时期的宁波特色文化吸收了传统历史文化(包括商帮文化)的优点和精髓,并有新发展。以新思路、新举措来发展宁波特色文化,倾力打造文化品牌,可以提高宁波城市综合竞争力,确保宁波持续繁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一半是大陆、一半是海洋、处于中国东海岸中央的宁波,在七千年的文明流转过程形成了怎样的城市特色.城市气派.城市风格的话语与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本栏目力图以史为线索,讲述与这片土地相关的人物.故事,还原层叠的历史画面,展现宁波文化所蕴含着生动的海派人文因素,揭示“大宁波”背后宏大的场域效应。  相似文献   

15.
李浩妍 《浙江经济》2011,(22):55-55
进入“十二五”时期,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要求进一步提高,既面临着新一轮发展机遇,也面临着环境资源、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居民生活与就业等方面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应对这些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董鸿安 《宁波经济》2007,(10):7-9,6
会展旅游业凭借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逐步成为宁波城市的“新名片”和经济发展的“新增点”。会展旅游与城市营销相结合的发展策略的提出和探讨,旨在以会展旅游促城市营销,以城市营销兴会展旅游,以推动宁波会展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悠久的创业历史和浓厚的创业文化是宁波的城市标签。历史上的“宁波帮”、改革开放后的宁波民营企业等铸就了宁波创业的传奇,创业的氛围也深深感染着血气方刚的大学生们。应该说,大学生成为了创业队伍的生力军。今年,是宁波创建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冲刺年,对于大学生创业,宁波也给予了诸多便利条件。不过,创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想成功,基本素质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8.
《宁波经济》2007,(3):37-38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与宁波实现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地位的要求 加快构筑长三角南翼都市经济圈,形成较之其它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联系和分工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这是长三角南翼诸城市更好融入和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必然选择。逐步确立和不断提升宁波在长三角南翼都市经济圈中核心城市的地位,是宁波服务服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实现宁波的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定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宁波经济》2007,(7):22-24
商标,是区别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标志,是浓缩企业产品服务质量和文化内涵的一个载体,更是展观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品位形象的一张名片。近年来,宁波提出了创建“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实施了品睥发展战路.落实了各项品牌发展举措,崛起了一大批强势品牌仓业和品牌产品.各层次商衍梯队更趋健全,商标品牌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实现了商标与城市品牌经济的良性互动和跨越发展宁波商标的“崛起”已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另一种展示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最新披露的《宁波商标发展报告》,更是对宁波的商标发展做了一次详尽的梳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现代城市一步步地吞噬着旧城区的城市风貌:一些极富个性的街巷、院落、宅群渐渐地被“平顶头”、“小尖顶”与“兵营式”的“花园小区”所替代。到处林立的高楼、广场,千篇一律的花坛、草坪,取代了原来充满江南灵气的历史街区……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了个性,就失去了魅力。城市的个性并非由钢筋、水泥构建的,而是由历史、文化合成的。然而,城市建设中泛滥的浅薄、粗俗、浮躁和功利,使得众多城市失去了记忆……[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