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初,笔者写了一篇《1997:如何让你的投资翻一番》(下称《97投资》),被一些报刊转载,激起了一些读者的兴趣.如果说1996年是“疯狂的股市!疯狂的邮市!惊心动魄的股市!惊心动魄的邮市!”那么, 1997年疯狂不再,如果说只是偶尔露疯狂,那也是狂躁,一瞬即逝的狂躁,狂躁过后更多的是冷静和理性.  相似文献   

2.
久闻邮票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市民股票”,一直对此很好奇。想想股市的风起云涌,一张屏幕主宰着生杀大权,那么邮市究竟如何呢?有人说邮票虽没有股票风险大,但玩的就是行业知识,果真如此吗?我算不上“邮民”,但从上初中起就有一种习惯,把见到的好邮票收集起来,偶...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股市发展的25年来,有一个群体不容忽视,那就是散户.这也是我国的投资者结构与其他国家相比的一个很大区别,个人投资者占很大比例. 散户们经历了从最初的“被入市”年代,到彻夜排队申购新股,从对股市的狂热追捧、不顾一切到冷静思考、扭转乾坤.25年后的今天,他们中有人成了“最牛”散户、 “股神”,也有人已经彻底远离了股市.前仆后继的一代代散户不断入市、离市,正是这些散户们的不离不弃,支撑着中国股市发展到今天.  相似文献   

4.
股份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于90年代掀起了一股浪潮。股票这个曾被我们拒之门外的神奇之物,竟堂而皇之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股市投资一时间成了广大居民投资偏好的集中选择。众所周知,投资股票是风险大,收益高的行为,这就为广大投资者提出了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即是短期投资还是中长期投资,回答是见仁见智。短期投资者认为,获取短线价差收益相当可观,而且周期短、见效快,其风险虽大,但风险中隐含着巨额回报,因此,作短期投资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中长期投资者云,中长期投资风险性小,安全系数大,收益不一定比短期投资差,还是作中长期投资好。究竟怎样做出抉择呢,这是股票投资者入市前应有的战略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张鸿羽 《资本市场》2000,(11):27-31
<正> 从去年允许“三类”企业入市,将保险资金间接入市比例逐步提高到10%,到“超常规、创造性”地发展投资基金,这一系列举措都充分显示了中国证监会吸引社会资金进入证券市场,在股市扩容的同时,保证资金供给的思路。在国有股流通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基金兴和和基金普丰,作为中国的优化指数基金登上了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6.
陈希琳 《经济月刊》2013,(1):113-113
“中国股市还很不成熟,并非解决其中的某一因素就能改变股市的现状。但个人投资者的角度是投资一只股票能否带来回报,很容易衡量。因此保护股东利益就变得尤为重要。”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7.
1.在所有的投资渠道中,股票市场的平均投资回报最高。以OECD国家资产平均真实收益率(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为例,在过去的近三十年里(1970~2000年),平均真实收益率最高的资产是国内和国外股票,其中,国内股市的投资回报率为8.0%,国外股票的投资回报率也达到7.1%,贷款的回报率只有股票的一半,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的回报率比股票的投资回报率差距更大,政府债券的回报率只有股票投资回报率的1/5。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说购买股票不是一种你输我赢的赌博,而是一种投资行为?因为从长远来看,一个经营有道的企业总的趋势是发展的、赢利的,一个国家的经济也在不断地发展,于是,这就为股票持有者受益提供了可能.当然决不是说,投资股市就一定能够得到回报(持有这种想法的人最好还是不要炒股),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那些最早进入股市的人,他们成为受益者的可能性就更大、更多一些,这点已被事实所反复印证,也是美国许多持股人的切身经历.  相似文献   

9.
社保基金一直是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养老金如何通过稳妥的投资运营模式实现保值增值也为市场广泛关注。养老金入市是推动股市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的重要举措,一旦社保基金大举入市,当前股市重融资轻回报的制度定位有望从根本上改变,对A股来说是一个长期性的重大利好。  相似文献   

10.
《经济》2000,(2)
龙年股市是牛是熊?“套牢一族”在2000年能否顺利解套?这是4000万股民最关心的问题。本刊精选了国内专业机构、业内人士的分析和预测,或许能为投资者指点迷津。“牛眼”、“熊眼”,均是一家之“眼”。所刊分析和数据仅供参考。股市牛熊变幻莫测,入市投资盈亏自负。  相似文献   

11.
2005年2月21日,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已率先分别从上交所和深交所获得了股票投资交易专用席位,成为首家获得股票投资专用席位的保险机构投资者。同日,中国工商银行公布,经保监会批准,华泰财产保险公司股票投资资金已进入工行托管专户并开始运作,首开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的先河,这是《暂行办法》发布以来国内首笔直接投资股市的保险资金。目前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华泰、中国再保险、泰康和太平人寿已完成了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有关申报的准备工作。保险机构投资者直接投资股市在即。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对一二级市场的影响按照《关于保险机构投资…  相似文献   

12.
上海深圳股市为国人广泛关注,但除了少数人才真正入市操作外,大部分人还只能“望股兴叹”,即使是当地人如上海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买到原始股,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有能力进入二级市场买卖股票,那么,中国股市进一步放开之前,一般投资者尤其是外地投资者的投资出路何在?一般投资  相似文献   

13.
《时代经贸》2005,(5):42-43
在所有的投资渠道中,股票市场的平均投资回报无疑是最高的。在过去的近30年里(1970—2000),0ECD国家平均真实收益率(别除通货膨胀的因素)最高的资产是国内和国外股票;其中,国内股市的投资回报率为8.0%,国外股票投资的回报率也达到7.1%,贷款的回报率只有股票的一半,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的回报率与股票的投资回报率差距更大,政府债券的回报率只有股票投资回报半的1/5。(见表1)  相似文献   

14.
林畅 《经济世界》2003,(2):89-89
股市是什么?有人说是天堂,有人说是地狱。面对着电脑屏幕上股票涨涨跌跌的曲线,有人痴、有人狂、有人笑、有人叫。股市到底是什么?股市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金钱战争,一场残酷激烈的心理战争。记得初涉股海,自持满腹经纶,什么市赢率,投资组合理论,弱势市场有效等等投资理论,均能侃侃而谈,头头是道,可却连连被套,屡屡踏空。于是乎,又买来一大堆书本和报刊杂志,潜心苦读;电台、电视台各时段的股评节目,日日必听,天天必看;专家、高手的讲座更是风雨无阻,但实际效果却令人沮丧。于是,在股海中沉沉浮浮了几年,心有感悟:人在股…  相似文献   

15.
关新 《经济世界》2000,(2):72-73
股海沉浮,风险莫测。在惊心动魄的股市中运筹帷幄,确实是件很刺激的事情。提起炒股经历,很多人都会说出一串串成功炒作的战例,但同样令我们不能忘记的是那些被套牢“割肉”而逃的伤心往事。 今年35岁的我已有七年的股龄了。在93年春夏之交的牛市 中我几进几出。痛快地赚了几把不禁飘飘然以为炒股就这么简单。谁知跟着一头栽到了熊市中不能自拔、从亲朋好友中聚集的8万元不出两个月损了一半,这才明白一些“股市投资有风险,谨慎决策要小心“中”风险”的含义了。此后。我一边自个儿摸索,一边瞅准时机,炒它一把,历经几年惨淡经营…  相似文献   

16.
牛顿的哀叹     
巫彬 《商周刊》2011,(2):67-67
“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这是牛顿1720年炒股赔钱后的哀叹。那一年,牛顿买了一只南海公司的股票,不过只涨了一点就卖了,可卖了后,股票继续“疯涨”,心痒的牛顿又高价介入,结果刚买后就发生了股市崩盘,结果牛顿赔了两万多英镑。  相似文献   

17.
价值投资是以某一标度来测得股票的内在价值,并以此为标准与该股票的市价进行比较,进而推断出该股票的价格是被低估了还是高估了,我们说被低估了的股票就有一定的投资价值。我国股市由于建立的时间比较短,投机性强,价值投资理念并不成熟,另外,一些所谓的“价值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陷阱,投资者需要警惕。  相似文献   

18.
易宪容 《新经济》2007,(6):38-39
可以说,投资普及化及平民化是现代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潮流,它并不是股市疯狂的原因所在,问题是我们所谓的股市精英用游戏般的概念来掩饰问题实质、来粉饰太平,并让市场上不当行为盛行。如果这样,“股市盛宴”肯定会结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相似文献   

19.
下,证券价格涨跌主要受投资回报和资金流入流出两个要素影响。而资金的流入和流出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市场的分红回报率的变化,因此,分红回报是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根据有关研究资料,美国证券市场自1871年以来,经历了长期稳定的分红回报的成长阶段。纽约证券交易所1871~1950年间,普通股股票的年平均分红回报率达到4%以上。1969~1990年20年间,平均分红回报率有所下降,但也达到超过3%的水平。自1997~2003年才下降到平均为1.75%。此外,作为世界最大的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的ADR总的现金流回报从2000年的10%,上升2002年的12%,增…  相似文献   

20.
周凤迟 《经济世界》2000,(12):87-88
您说谁不想让自己兜里的钱生出更多的钱?可咱工薪阶层是靠工资吃饭的。攒点钱不易。这银行利息又低。除去税才1.8%,咱能不想点其它的辙吗?现在好了,股票、邮票、外汇、国债,就连保险都有了投资连接和分红许多种,您可选择的投资渠道可谓五花八门。但问题是工薪族每天定点上班,消息闭塞不说,而且一天下来,这市那市的也都关闭了,又如何能把握好投资的时机呢?今天我们就和您一起琢磨一下。 工薪族炒股秘笈 对工薪阶层而言,规避风险是最重要的。下面是一点心得,提出来与工薪阶层朋友共勉。 入市宜缓:咱们工薪阶层入市,多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