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章针对广西锰矿和水电资源十分丰富的优势,分析了锰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趋势,提出锰电资源整合、双方共赢的观点,并探讨评析直供电和股份制两种锰电结合的方案,对如何组建股份公司、制定直供电有关政策、发展锰盐深加工产业、合理利用资源、建立高耗能产业聚集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石峡 《特区经济》2007,(3):223-224
在当代信息社会里,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化创意产业实践的全球蜂起已成为一个基本的事实和发展趋势。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建设“文化”广西,“富裕”广西,进而“和谐”广西。利用现代技术提供文化产品,在学校和社区进行“我为广西而骄傲”教育,充分挖掘广西多民族文化,延长现有旅游资源的产业链,面向世界设立“广西旅游文学创作奖”,大力建设广场文化,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广西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蔗糖产业发展相对平稳,但仍存在机械化程度不高、甘蔗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等问题。借助SWOT分析对广西蔗糖产业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整理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提出广西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加大研发力度,推广应用糖料蔗新品种;推进完善机械化作业,降本增效;因地制宜,完善蔗田水利设施;加强产品研发,促进蔗糖生产多样化;推进现代化建设,提升蔗糖生产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广西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玲 《中国集体经济》2008,(15):130-131
广西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旅游产业基础较好。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建设,广西旅游业正日益显示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前来广西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但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整合现有资源,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我国政府各部门调整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和旅游经济布局。因地制宜,开发新景点、新产品,培养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人才,从而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设备完善,服务一流,驰名中外的旅游强区。  相似文献   

5.
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自发行为,是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情况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国或地区迁移到另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行为: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是发达地区的传统产业向欠发达地区的迁移,产业转移效应能够有效地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起飞。产业转移是驱动广西经济迅速发展无可替代的强大动力,而此时广西恰逢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产业调整的大好时机,能否抓住这次机遇是广西能否腾飞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广西地理标志产品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广西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技术、流通、管理等方面探讨加快广西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进程,促进广西地方特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综述了广西矿业经济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运用区位商法,构建了优势评价指标,并对广西铝、锑、锡、钢铁、锰等5个产业进行了动态实证分析,最后结合分析结论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西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生机勃勃。文章对广西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发展的思路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曙 《特区经济》2012,(7):224-226
本文以广西河池市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为切入点,探讨了资源富集区开发建设的对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无序的恶性竞争;打造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进一步发展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市场博弈力;探讨以资源开发权换取开发企业母公司股权,走一条真正双赢之路;强化人才战略,打造一批有战斗力的人才队伍;实施相关产业重组和及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职工再教育工程,为城市未来转型铺平道路;走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可持续之路。  相似文献   

10.
黄丽馨 《特区经济》2012,(3):218-221
电力产业发展是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发展的保障,高耗能产业发展是影响电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西部大开发为广西电力产业与高耗能产业协同发展创造有利时机。但是,广西电力产业与高耗能产业在协同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问题提出实现广西电力产业和高耗能产业在立足资源和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广西中药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广西经济要发展应做好生态经济文章 ,切入点之一是融入世界灵芝产业化。发展广西灵芝产业关键在于产品创新 ,应从市场需求出发 ,选准新产品开发方向 ;建立优质灵芝栽培基地 ,精心培育和选用优良原材料 ;从中药药性与配伍理论出发 ,在古方、验方中精心筛选找出灵芝开发样板 ;借鉴西药制剂工艺 ,提高灵芝制剂的生产工艺水平 ;下大力气创百年品牌 ,使之在消费者中开拓出大市场  相似文献   

12.
广西出口产业优势分析及动态比较优势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计算了广西近几年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2006年贸易竞争力指数,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广西出口产业的比较优势格局:广西相对于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且部分产业的优势地位趋于减弱;近年广西重点发展的食品制造、化工、造纸等产业发展较快,已成为在全国具有强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处于明显的比较劣势地位。文章针对以上格局,提出培育广西动态比较优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下广西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正委  阙菲菲 《改革与战略》2009,25(12):137-141
文章认为,广西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广西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进而影响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广西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影响。文章提出了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承接广东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加强广西对外贸易人才队伍建设等在金融危机下促进广西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西产业发展时空安排的战略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寿思华 《改革与战略》2010,26(8):123-129
广西产业要发展,应遵循一定原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好着力环节,分清轻重缓急,做好时间和空间的系统安排。广西应依托资源、地域、民族等优势做大做强做优产业,鉴于此,文章对广西食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建材工业等多种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时空安排构想。  相似文献   

15.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开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在全球分工体系中,中国已处于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令国际分工进程受到影响,改变了各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广西目前国际分工地位低,出口依赖劳动力密集产品,并与东盟国家在资源禀赋上有相似性,因此对外贸易利润不高,在经济转型上存在困难。文章通过研究广西在CAFTA进程中的国际分工,针对广西对外贸易利润不高、产业升级有压力的问题,提出了技术与人才并重、培养自主创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产业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的广西汽车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铁 《特区经济》2006,(9):275-276
汽车工业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其产业迅速呈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广西汽车产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广西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广西汽车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从技术创新和产品策略等方面提出发展广西汽车产业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7.
广西的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已经开始起步,在某些方面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企业也具有较强的积极性,但面临着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回收体系不健全、资源外流严重、企业散弱等诸多瓶颈性因素。广西是有色金属大省,有色金属产业也是自治区重点打造的14个千亿元产业之一,那么,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方面广西的发展前景如何?发展现状如何?又需要破解哪些难题?记者近期围绕上述问题调研发现,广西的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已经开始起步,在某些方面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企业也具有较强的积极性,但面临着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回收体系不健全、资源外流严重、企业散弱等诸多瓶颈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著名的“陶瓷之乡”——北流市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瓷土和劳动力资源,并依托便利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日用陶瓷产业。目前,日用陶瓷产业已经成为北流市的支柱产业,全市共有日用陶瓷生产企业54家,全行业固定资产价值10亿元人民币,年生产能力10亿件日用陶瓷产品,从业人员5万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00多人),还拥有广西唯一的日用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陶瓷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广西锰矿资源开发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目前,广西年产锰矿石100~150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1/4,居全国首位。广西区内主要锰矿山有大新下雷锰矿(特大型)、靖西湖润锰矿(大型)、天等东平锰矿(大型)、桂平木圭锰矿(大型)、钦州华荣锰矿  相似文献   

2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在构建制造业基地方面已形成一定产业集群及建立了一系列的加工制造业。以产品内分工为基础来研究构建制造业基地的产业选择方向对北部湾经济区快速融入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分工与贸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经济决定因素和物理决定因素,来选择其参与产品内分工的行业及切入产品内分工的价值链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