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年度报告,未来两年全球经济成长趋于减缓.美国因房地产市场回落而引发消费下降,这会导致美国进口的减少.欧盟经济在2007年有可能陷入短期停滞.中国不能将经济安全建立在欧美人的过度消费之上,而应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将扩大内需与完善社保体系、扩大进口、新农村建设、缩小收入差距以及宏观调控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以妥善解决,以此确保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销售与管理》2009,(8):28-29
索罗斯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并非始于今日。早在2007年美国金融海啸爆发前,索罗斯就指出,经过几十年的过度消费后,美国经济正处于“非常严重的经济调整边缘”。从全球经济角度来看,中国无疑是“绝对的赢家”。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的亿万富翁数目仅仅落后于美国,这批因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富裕起来的人群正逐渐成长为能够消费并且愿意消费奢侈品的阶层,因此相关报告也估计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奢侈品市场。一方面中国奢侈品市场蓬勃发展、日臻完善,另一方面中国的消费者亦逐渐成熟。他们不再盲目地追随西方  相似文献   

4.
令人期待的2008年已经来临,公众普遍认为奥运盛会将全方位拉动消费,同时把中国经济推向新的起点。因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和深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全球经济,2008年中国出口增速可能放缓。而且国家宏观调控正进一步加强,在收缩银根压缩投资的经济环境下,2008年中国投资增速或将见顶。所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三驾马车——消费,将成为至关重要的“领头马”。  相似文献   

5.
需求新纪元     
王吉绯 《三联竞争力》2009,(2):I0002-I0005
令人期待的2008年已经来临,公众普遍认为奥运盛会将全方位拉动消费,同时把中国经济推向新的起点。因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和深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全球经济,2008年中国出口增速可能放缓:而且国家宏观调控正进一步加强,在收缩银根压缩投资的经济环境下,2008年中国投资增速或将见顶:所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三驾马车——消费,将成为至关重要的“领头马”。  相似文献   

6.
<正>做好准备,迎接2009年丑陋而持久的全球经济萎缩吧。在过去的几年里,世界经济的运行依赖于两大引擎:美国的消费引擎和中国的生产引擎,它们共同提升了全球经济。美国是绝对的消费圣地,支出大于收入,形成了庞大的经常性项  相似文献   

7.
金融及原材料市场 世界经济 美国房地产市场脚步放缓影响到房屋所有者的消费信心,它意味着美国未来经济增长将呈逐步下降趋势.亚洲经济继续稳步前进,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低成本制造业带动全球贸易.  相似文献   

8.
在次贷危机中的中国外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自晨 《大经贸》2008,(3):18-20
1月出口明显放缓 缘于去年4月开始席卷全球资本市场的次贷危机不断蔓延,美国和世界经济上半年将继续走低。美国消费部门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出现严重下滑,作为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的经济衰退导致的消费疲软必然影响到中国外贸出口。  相似文献   

9.
谢国忠  于欣 《新财富》2005,(4):36-37
“美国过度消费-中国投资热潮-油价高涨”这一链条,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亚洲货币重估和美国政府减少财政赤字,通常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而如果亚洲货币重估的目的就是迫使美国大幅加息,那么何必绕个大圈子,美国政府直接通过大幅加息来抑制消费就可以了。由于较低的油价是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前提,中国也可通过打击房地产投机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带动油价回落。  相似文献   

10.
培育我国大型流通企业迫在眉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培育大型流通企业的必要性 (一)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离不开大型流通企业 全球金融危机后,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重点所在。按照中国本世纪以来最终消费年均增长11.6%测算,预计2015年中国最终消费将达到5万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并有可能在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成世界经济危机,全球经济滑落,中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我国提出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的重点。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的分析,对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重点的观点进行梳理,并提出要扩大居民消费,营造好的消费环境,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解决好三农问题等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今年2月16日,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布朗发表《中国正在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大国》,布朗认为:中国正在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消费大国,是正在崛起的经济超级强国。布朗称,中国许多产品的消费一个接一个地超过美国。在五大基本商品中,除石油外,中国的粮食、肉类、煤和钢铁消费均已超过美国。中国肥料消费是美国的2倍;在电视、冰箱与手机使用方面,中国均遥遥领先美国。在主要消费产品方面,中国仅在汽车消费方面逊于美国。  相似文献   

13.
由美国思科系统公司与伦敦经济情报中心联合进行的一份调查报告预测,未来十五年亚洲地区将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到2020年,中国和印度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仅次于美国。  相似文献   

14.
<正>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日表示,人民币加速升值不仅无法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而且有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滑坡加剧。林毅夫表示,中国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更多是由美国消费过多以及中国储蓄过度等结构性问题所致,而非人民币  相似文献   

15.
彭德湘 《中国广告》2009,(11):32-32
1、全球及中国经济回暖趋势 我不认为全球的广告业现在已经回暖了。因为在美国,在欧洲,它们确实在金融危机中受到很大打击,过去,这些国家的人消费支出很高,都是超出他们的经济能力在消费。广告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他们就会持续购买。过去欧美市场为什么那么大?广告业那么好?  相似文献   

16.
袁宜 《新财富》2008,(10):16-18
在两大资产负债表实现再平衡之前,美国的消费低迷以及金融市场的信用紧缩局面难以改变,拖累美国经济增长。从更长期的视角看,在“资源国-生产国-消费国”这一全球分工发展模式中,“消费国”美国的稳定增长,是该模式平稳运行的关键。而美国高消费经济增长模式背后的主要支撑力量是高负债。随着过度借债模式终结“资源国-生产国-消费国”的分工模式难以持续,全球经济的大变局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的走势无疑对全球都具有巨大影响,我国也不例外。关于怎样估计纽约9.11事件后美国、世界与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势,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今年以来,国内需求大幅提升,从投资看,一季度增长12%,二季度增长15%,7月份增长近18%,8月份增长近19%,消费增长率也略高于去年平均水平,但总体增长率却跟随出口增长曲线趋于下滑,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走势在目前阶段主要不取决于内需,而是外需。二、"九五"期间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开始出现重大转型,主要是美、日、韩、台、港等的信息产业在沿海地区布局,使信息产业迅速成长为中国第一大产业。日、港、韩、台过去对美顺差,由此转为对中国大陆顺差,中国大陆对美贸易则出现巨大顺差,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信息产业的高速的增长,而信息产业的增长则得益于外需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珍德 《农机市场》2008,(12):34-3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海啸已经波及到全球的实体经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中国的多数行业也因此受到拖累。由于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导致我国出口增速大大放缓,市场需求不足,成本上升,效益下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进而制约了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商》2002,(1):86-89
在全球经济整体笼罩着衰退阴云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呈现出的强劲增长势头被认为是2002年世界经济唯一的一个亮点。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甚至认为中国将在2002年期间替代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一支独秀”的中国经济在2002年也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因为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国际化,中国将很难避免全球经济不景气所带来的各种影响,这其中机会与风险交织并存,中国能否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20.
哈继铭 《新财富》2006,(10):14-17
如果美国经济在未来真的经历幅度较大的放缓,中国的GDP增速也会放缓,两者之间的下降幅度之比大约是1:1,但中国经济依然能够保持较快增长。出口行业尤其是消费品出口行业在美国经济放缓当年将受较大负面影响,投资的反应较大但滞后一年,相比之下,国内消费行业所受影响较小。[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