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0年的夏天,我接受邀请去台北参加“国家建设会议”。凭心而论,在开此会时,我心中的兴奋是来自即将去大陆的访问。这年的春天,克莱因博士邀请了我去参加他在北京开办的讲习班。这个讲习班是以计量经济学为主,共有七位教授参加,三个美国人,四个华裔美国人。除我以外都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包括了斯坦福大学的安德森及刘遵义,普林斯顿大学的邹至庄,南加大的萧政,宾州大学的安藤及克莱因。七人轮流接力,两人一组,每组教学两周,一共七周。邹至庄和刘遵义两位教授是第一组,先去大陆讲学后,也受邀请来台湾参加“国建会”。  相似文献   

2.
《经济》2002,(6)
由经济月刊杂志社“中国经济高层论坛”主办的“入世后经济走势与行业发展”会议,2002年4月21日—23日在深圳举行。这是“中国经济高层论坛”因应社会各界需求,围绕“入世后经济走势与行业发展”所举办的第四次同类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大约8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世贸研究会第一副会得、中国世贸研究中心主任薛荣久教授和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著名经济学家杨启先教授作了专题发言。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沛然就深圳的经济现状和中国入世后经济特区的发展思路,作了发言,并回答了与会代表感兴趣的问题。 经济月刊杂志社副社长,“中国经济高层论坛主任”陈道馥主持了本次会议并致开幕词。会议期间,全体代表还赴珠江三角洲地区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研究》2006,(10):I0011-I0012,I0006
9月2日-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和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日本当代经济问题和马克思经济学学会等联合主办的“全球化的比较政治经济学”国际论坛第二届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全球化、中国与后进发展的动力”,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澳大利亚、韩国、墨西哥、土耳其和中国香港、大陆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与研究机构的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和专家参加了会议并作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就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后进发展趋势、中国与世界经济、东亚经验与模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发展问题以及金融、金融制度与发展问题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中国人民大学林岗副校长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词。开幕式由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研究》2005,(3):i002-i002
上海财经大学证券期货学院、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定于2005年5月20—21日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资本市场创新与金融工程发展——迎接新一轮金融开放的挑战研讨会”,特向海内外学者征求会议论文。入选论文将汇编入大会论文集并结集出版,我们将邀请入选论文作者赴上海参加会议研讨并作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5.
《广东经济》2011,(9):11-20
7月28日,省政府召开了2011年省长与专家座谈会,以“广东培育具有持续带动发展能力的主导产业及政策建议”为主题,邀请了前商务部魏建国副部长等8位专家作主题发言。专家们围绕主题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思路及政策建议。现将专家们发言的精华编辑整理成《培育主导产业的广东对策——省长与专家座谈会发言精选》一文,供广大读...  相似文献   

6.
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于200年8月5-7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国内专家、学者近百人到会,其参加人数和会议讨论的热烈程度是空前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新世纪第一年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讨论之兴旺发达。会上,中国马克思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司顾海良司长作了中心发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现任名誉会长宋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经济学院吴易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扬国昌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汤在新教授分别就有关问题作了专题报告。会议主要围绕关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再认识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如何面对二十一世纪的问题;中国第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等三个主题进行深入研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由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企业战略专家委员会、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系和北京钟岭企业管理研究院主办的首都经济管理学界“聚集经济热点、畅谈战略管理”理论讨论会于2003年2月1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管益忻教授主持,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近40位同志参加了会议,现将他们的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于一九九四年八月二十五日在太原纺织宾馆召开,来自全省企业界、金融界、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的八十余名会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山西省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魏清汉主持。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本刊主编朱关鑫首先就今年以来研究会的多项工作做了总结。朱秘书长说研究会今年按年初定的计划已圆满完成了三次大型学术活动,三月份组织部分会员赴上海、无锡等地参观,考察,并与上海复旦大学、社科院等单位共同举办了股份制经济及发展战略研讨会;五月份与安徽方面合作在黄山市召开了“中…  相似文献   

9.
1999年5月20日,由新疆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召集了有培训教师、企业培训人员和培训组织管理部门领导参加的“新疆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研讨会”。与会代表就新疆工商管理培训工作已取得的成绩、尚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设想做了多角度的探讨。现将研讨会代表的发言摘要发表如下,希望大家都来关心新疆工商管理培训事业,推动新疆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与第三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1月 24日至28 日,由拉美经济学家协会和古巴经济学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二次经济学家全球化国际讨论会在哈瓦那举行,53个国家的1000多名代表以及16个国际组织的官员和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在会上作了题为《全球化与第三世界》的发言,新华社对此作了专门报道,指出该发言“受到与会学者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现将该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经济研究》2016,(9):175-179
<正>2016年6月25日,《经济研究》编辑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同主办了"第九届中国金融与投资论坛暨《2016中国金融发展报告》成果发布会"。来自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会议采用"主题发言"和"专题研讨"两种形式进行了学术交流。主题发言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宋清华教授和《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郑红亮教授主持。在"主题发言"环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唐文进教授代表主创人员发布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6中国金融发展报告》的主要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兼《经济研究》主编  相似文献   

12.
2002年5月6日~7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首届“读书论坛”在北京颐泉山庄宾馆举行。本次论坛以“新千年市场营销”为主题,邀请政府官员、企业界知名人士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做会议主题发言。本次论坛的参加者大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30多所高校执教市场营销课程的老师,部分企业界、新闻界、社会科学研究界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师生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员工共8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为期一天半的论坛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3.
第三届“全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讨会”于2001年6月23日至27日在西南财经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转型经济与政治经济学”,来自中国社会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近40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8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日本京都大学大西广教授也专程赴会。会议收到论文100余篇,主要讨论了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9年4月3日下午,连云港口岸委召开金融危机下的大陆桥运输工作情况暨消化“应对金融危机——大陆桥发展对策座谈会”精神通报会。会议总结了各单位2009年一季度大陆桥运输情况;刚从中亚回来的同志通报了中亚的经济形势以及对大陆桥运输的影响,研究了相应对策;结合刚刚结束的“应对金融危机——大陆桥发展对策座谈会”上专家提出的观点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5.
正为推进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承担的教育部"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核心一级项目"首都经济圈与河北发展"的高水平研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不断关注实现"中国梦"中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2014年7月26—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杂志社、河北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首都圈、城镇化与经济持续发展"研讨会在河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数十位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主要围绕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问题、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和讨论。会议邀请了国内经济学界的著名学者作为主旨演讲嘉宾,与会代表聆听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主编裴长洪教授的"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与增长动力"宏观分析  相似文献   

16.
《财富时代》2003,(11M):15-20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兼总经济师姚景源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兼总经济师姚景源10月26日出席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大宴会厅举办的第12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并在会议上就”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做了主题演讲,全面分析了今年以来国民经济运行的状况和对明年整个经济运行的预测。以下为姚景源的精彩发言节选:  相似文献   

17.
2011年6月8日,西安欧亚学院物流贸易学院执行院长赵军镜受台湾大华技术学院邀请,赴台湾参加“2011第12届两岸经贸暨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本届研讨会以“后ECFA时代,两岸的经贸整合与展望”为主题,旨在2010年两岸正式签署ECFA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和促进两岸的经贸合作。赵军镜执行院长在研讨会上作了有关“后ECFA时代两岸国际陆港物流产业合作探讨”的专题演讲报告。本刊特刊发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2002年4月,台湾“国科会”(NSC)主任魏哲和应南加州中华科学家工程师协会(科工会)的邀请,参加该协会40周年年会并就台湾科技发展的现状、政策与展望作了发言。现将其发言摘要如下:研究与开发投入台湾的研究与开发(R&D)投入逐年提高,R&D占GDP的比例由1991年的1.70%上升到2000年的2.05%。在2000年1976亿新台币的R&D投入中,政府部门出资占37%,私有部门占63%(见表1至表5)。2002年政府部门580.5亿新台币的分配比例如下:学术研究30.71%、知识产权费0.59%、…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22日至24日,我所与美国东西方中心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亚太地区技术与经济合作研讨论”。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苏联、南朝鲜、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的著名专家学者共60多人参加了会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洪向会议致了开幕词。他指出,在世界经济日益走向区域  相似文献   

20.
《大陆桥视野》2006,(1):49-49
“大陆桥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沿桥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南开大学李荣林教授在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论坛的发言中的这一观点,基本代表了参加这次论坛的40多位中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与会代表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