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军梅 《福建金融》2007,(12):22-24
随着美国《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实施,以金融控股公司方式实现混业经营已成为维持分业经营的各国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入世后,在外部竞争和内部金融创新的双重推动下,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逐渐明朗,原有的分业监管体制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尤为必要。本文从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立法、坚持分业监管,分阶段实现功能性综合统一监管,建立、健全预防性风险监管机制、市场监管机制及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国际合作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剖析了美、英为代表的两种典型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分别总结了两种不同监管模式的优缺点,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提出中国近期应偏重仿效美国的伞形监管模式.由人民银行担任伞形监管者,以权力制衡为原则设计人民银行与"三会"的监管职责与权限,并建立"一行三会"之间的协调机制.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和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系的若干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建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协调制度;建立健全预防性风险监管机制;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强竞争力以适应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国金融机构采用了金融控股公司这种创新组织形式.对于现实中已经存在的金融控股公司必须建立相应的法律监管制度,以防范新的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业的稳健发展.不同于传统监管模式,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要侧重于金融控股公司基于控股权而给整个金融集团带来的影响,法律应在监管对象的界定、监管权力的配置和监管的主要内容方面作出重点规范.  相似文献   

4.
早在19世纪,金融控股公司就以银行控股公司的形式出现于美国。所谓银行控股公司是指只控股商业银行不控股其他金融机构的单一控股公司:后来在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约有近万家银行相继倒闭或被兼并,美国国会因此制定了有名的《道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该法案明令银行不得经营其他金融类业务,同时还要求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分离:但是法律并没有明确禁止银行控股公司的设立。到了1987年美国6497家银行控股公司的资产占整个银行总资产的90%以上。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明确了银行控股公司的正式合  相似文献   

5.
徐钦层 《金卡工程》2010,14(2):277-277
目前,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位,缺乏专门的法律规定,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基本上还是按照分业监管的模式,由于其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其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的要求也就更为严格。而引爆全球的金融危机,无疑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无比的发展机遇。本文拟在此背景下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自身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实际,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祖国大陆正加紧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而我国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建设及监管框架较为完善。本文基于近年台湾地区发生的典型金融处罚案例,剖析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主要风险点,并在梳理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实践的基础上,阐述对祖国大陆防范和化解金控公司风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鹏  李云峰 《银行家》2008,(4):52-54
与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相对应的是,在现行分业监管体制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监管中仍然存在监管法律缺失、监管信息不畅通以及监管要求不明晰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美英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和英国是世界上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比较快的国家。美国以至少有一家银行子公司为确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必要条件,英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则多以银行为母公司。为适应金融业的发展,英国于1997年建立了统一的监管体制,同时确立原则性监管理念。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控股公司大量涌现。本文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动因与模式选择,并基于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特征提出根据风险管理的目标、按照业务属性建立多层次的风险管理体系。最后,本文建议针对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的难点与挑战,借鉴美国金融监管的经验,从监管目标、监管原则和监管架构上着手设计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法律间隙中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历程中一个特殊的现象。立法的滞后和监管的缺位,使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与发展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和约束,蕴含了一定的风险。本文认为,从金融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我国应对国内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持支持态度,应加快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从市场准入、业务监管、风险控制和市场退出等方面规范和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