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技术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的主体。高技术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品统计范围、方法和统计结果均有所不同。根据2002年7月国家统计局制定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我们第一次整理出其中的高技术制造业有关数据,以反映广东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情况,探讨广东工业企业的技术含量问题,寻找发展高技术制造业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采用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方法测度2004—2014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与5类细分行业集聚水平,采用GIS空间可视化技术分析高技术制造业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高技术制造业空间集聚特征明显,集聚中心从东部沿海向内陆方向移动,集聚范围不断扩展,集聚水平呈下降态势,但高技术制造业集聚水平始终高于制造业整体集聚水平;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的空间分布主要由非市场因素决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始终呈“沿海型”集聚分布;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集聚水平呈著提高;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集聚水平明显下降。最后,提出应从加强对高技术制造业转移与承接的引导、积极促进中部地区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促进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技术产业成长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唐根年  徐维祥 《经济地理》2004,24(5):604-608
文章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成长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上看,中国高技术产业呈现高增长率的成长和发展,无论是高技术产业年产值、增加值,还是利润和出口额等经济指标的年平均增长率均达到10%以上;但从地理空间上分析,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成长、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广东占有极显著的优势;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二个行业具有明显地区性优势的分别是浙江、广东、上海、河北和江苏、浙江、上海、北京;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地区性优势分布在前期国家投资重点地区陕西、黑龙江、江西、辽宁。分地区高技术产业投入地理集中度指数和高技术产业产出地理集中度指数清楚地反映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呈现较明显的集群发展态势,集群主要发生在以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地区。基于上述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问题,并提出菱形状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空间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4.
以1995~2002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测度了长三角制造业高技术化水平,同时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计算了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的同构度。经过单位根检验后,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同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制造业的高技术化,长三角内高技术产业的同构度在下降,表现出了结构上的趋异。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与制造业结构升级存在产业关联和资源配置竞争。协调推进城镇化和制造业结构升级,迫切需要识别两者的互动关系。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思路,本文在对房地产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进行挤入挤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与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互动概念框架。基于此,本文采用联立方程实证策略,利用我国2002—2012年面板数据,运用3SLS方法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土地偏向的城镇化进程中,房地产投资对高技术产业投资产生明显挤出效应,对传统产业产生了微弱挤入效应,城镇化对制造业升级有抑制作用;东部地区与全国整体情况一致,而中西部地区的房地产投资对传统产业投资也产生了挤出效应;以高技术投资表征的制造业结构升级微弱地促进了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关系研究是提升产业创新效率的重要依据。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模型对医药制造业2005-2017年的创新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的综合水平、耦合关联度及耦合协调度,可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7.
振兴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  叶陈毅 《经济论坛》2008,(10):16-18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的工业的总称。据统计,2006年装备制造业占我国各项工业指标的比重为1/5~1/4,主要包括普通机械、电气机械、专业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子及通讯设备、仪器仪表制造业等8个行业220多个门类。装备制造业是地区经济支柱和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装备制造业不仅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竞争力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的进展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名杰  杨超 《经济纵横》2012,(12):11-15
1995~2008年,我国制造业将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到研发活动中,科技投入强度和企业技术积累明显提升,以研发为核心的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增加的主要驱动力是企业快速的技术积累;而科研经费和人员投入强度的大幅波动,严重影响创新能力增长的稳定性。从行业层面看,不同技术密集度的行业创新能力提升的进展差异较大。中高技术产业增长最稳定且增速最快,高技术产业增幅最小但波动最大,低技术和中低技术产业增长相对平稳。总体看,我国制造业开始步入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结构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主要指资本品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装备制造业分为以下六个大类: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从纵向来看.装备制造业是包括机械工业、材料、电子和零配件等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体(孙伟,2003)。  相似文献   

10.
浙江制造业产业集聚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浙江制造业产业集聚区概况 在我国,作为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占传统产业总量的80%以上,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因此,要优化升级传统产业结构,就应当是以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同样,浙江制造业涵盖面甚广,渗透到绝大部分制造业,而且以产业集聚的形式出现。制造业是浙江工业的主体,在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中分别占97.1%和95.3%,制造业的比重之高居全国各省(市、区)首位。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已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大省,全部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全国第14位上升到第4位,年均增长速度比全国高出5.7个百分点。2002年,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1996-200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运用密切值法,对比分析了我国大型和中小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出我国大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强于中小型企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徐冬林 《经济管理》2005,(11):87-89
一.我目高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1.从产值规模来看,200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产值规模约为1480亿美元,仅低于美国和日本,排在第三位,略高于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的德国和英国。但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占全部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2001年仅占10%,美国和日本的这一指标分别于1982年和1984年就已经超过10%,英国和韩国也于1986年达到10%。199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大约仅占全球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3%,而美国、日本高达36%和20%。  相似文献   

13.
《技术经济》2019,(3):49-59
从区域经济前向关联视角,构建了国家价值链(NVC)与全球价值链(GVC)相统一的、产业-区域双视角的增加值完全分解模型,考察了中国低技术制造业、中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嵌入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的特征。研究发现:2002—2012年期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较高,中技术制造业嵌入国家价值链的程度较高,而低技术制造业的区域"内向性"特征较明显;分区域考察,中国东部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较高,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嵌入国家价值链的程度较高,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选取我国制造业15个部门为研究对象,利用我国2002年和2005年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以及三种环境污染物排放数据,全面衡量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我国制造业对三种污染物排放的全部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污染排放的直接影响来看,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流入我国制造业中相对清洁的部门,例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污染密集型的行业中外商直接投资占比很低,污染避风港假说在中国制造业不成立。(2)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污染排放的间接影响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后通过产业关联效应间接导致某些污染密集型行业的污染物排放增加,例如化学工业,因此污染避风港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的论断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重新修订。(3)在不考虑产业关联时,我国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结构表现为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清洁增长,但考虑产业关联后,外商直接投资会通过间接效应导致制造业污染密集型行业污染排放增加,从深层次看,认为外商直接投资能促进中国制造业清洁增长的结论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产业升级是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过程的认识,本文引入表征消费升级的非位似偏好与收入不平等,构建模型分析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因素对产业升级的内生决定机理。研究表明资本生产弹性对劳动生产弹性的比值与产业升级正相关,其余劳动生产率、人均资本、相对工资率等因素发生综合影响;收入不平等程度和最低资产禀赋与产业升级正相关。基于理论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量化产业升级进程和增长质量的指数公式,针对中国制造业样本展开实证检验与区域比较分析。实证分析表明,从2005年到2020年中国18类制造业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产业升级。绝大多数轻工业实现了资本密集型增长,多数重化工业和高技术产业趋近资本密集型增长。在区域比较方面,东部沿海省份增长质量明显强于中西部省份。一些省份的优势产业保持良好增长质量。西部省份的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迅猛,然而受产业升级滞后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粗放型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6.
工业设计作为高知识、高技术、高文化性“智慧产业”,是制造业价值链中最具增值潜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构成现代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为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工业转型发展,永康市于2012年4月开始筹建浙江省五金产业工业设计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  相似文献   

17.
采用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方法测度2004—2014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与5类细分行业集聚水平,采用GIS空间可视化技术分析高技术制造业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高技术制造业空间集聚特征明显,集聚中心从东部沿海向内陆方向移动,集聚范围不断扩展,集聚水平呈下降态势,但高技术制造业集聚水平始终高于制造业整体集聚水平;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的空间分布主要由非市场因素决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始终呈"沿海型"集聚分布;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集聚水平呈著提高;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集聚水平明显下降。最后,提出应从加强对高技术制造业转移与承接的引导、积极促进中部地区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促进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把握好工作方向 1.突出发展四大产业群 制订出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和空间布局的指导意见》,突出发展四大产业群。在继续加快十三个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把握结构调整重点,突出发展四大产业群,加快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产业基础的形成,提高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技术产业占工业份额的比重,加快以汽车零部件业为主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加快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的提升和集群化发展,培育一批引领四大产业群发展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效益提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的绝对主力,1999~2001年制造业的资产总量、工业总值、销售收入、企业数量分别占全国工业总量的74.72%、86.92%、84.19%、88.75%。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基本上告别工业品短缺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在开放和竞争的环境中进入结构调整和产业提升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20.
运用SPSS软件,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在技术研发阶段和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两阶段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高低趋势基本一致。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在两阶段技术创新能力均最高,而办公设备制造业、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业、航天器制造业在两阶段的技术创新能力均最低。提高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在技术研发阶段应加大创新投入,提高产业创新产出,从而保证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研发成果供给。另外,还应加强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经费投入和创新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