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物质性、民族性、动态传承性、活态性、群体性等特征,知识产权部门法对其保护的具体模式有:专利权保护模式、著作权保护模式、商标权保护模式、商业秘密保护模式。我国现行法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着权利主体、权利性质和独创性难以确定的缺陷。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建议如下:建...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特征,分别从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地理标志等具体知识产权制度,去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提出立法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受到多方面的广泛重视,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各种法规与规范,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层面的探讨则较少.本文通过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开放式博物馆的概念,提出了保护文化空间的思想,并指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空间保护上具有一致性.借鉴国外的保护经验,认为构筑开放式博物馆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有效的结合点,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规划技术手段引入到历史地段保护规划之中.最后,对构筑开放式博物馆规划的技术手段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种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春英 《价值工程》2011,30(24):294-295
媒体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提高公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媒体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实际上是对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是对体育文化多元化的有力补充。但媒体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由于媒体性质和追求经济利益等因素将会导致公众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认识、分析、评价能力的下降与偏颇、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日益提高。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政府必须承担起主导性作用,在提升保护意识、改进保护措施的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不断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文化遗产概念的不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探索一种区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我国自2006年起开始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迄今已设立了15个。在对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特点分析基础上,对文化生态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以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从民族历史文化整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间的整体性保护以及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三个层面,对整体性保护的内涵与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赵虎敬 《河北企业》2013,(10):85-86
<正>一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文化遗产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或族群创造积累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的总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政府对于相关概念的认识与界定经历了一个艰难与复杂的历程,最初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开始。最早以地方法规形式提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是云南、贵州两省,分别出台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两条例都以列举的方式罗列了本省保护的民族民间文化。2011年6月11日,《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8.
在保护文化遗产过程中,苏州市出台了多部地方性法规、若干地方政府规章。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政府制定的政府规章及非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形成多层次的保护机制。苏州市文化遗产主要从行政、民事、刑事三个方面进行保护,其中,行政保护"一马当前",体现在保护理念上,是以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为主,但整个保护体系中,民众的参与度不够高。在有限政府的模式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要以政府为引导,民众为主体的理念。《立法法》修正案施行后,苏州市要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外延与内涵深入研究,尽可能拓展其范围。苏州市要对现有的保护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与政府规章进行审查、清理、修改。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历史文明,历史传承和发展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其中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它的特征是"无形"的文化内涵,需要传承人"口传心授"的传授以及独特的地域文化性,这就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具有相当的难度.而且,随着现代化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飞速发展,资源的过渡开发,环境的严重污染,人的道德精神修养的滑坡,每年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面临绝迹.如此来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是形势所需.  相似文献   

10.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国教育部门也正在筹划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到实际教学中,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保护,进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大学生的教育意义,但高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仍然没有在社会上大范围、大规模地展开。本文认为,只有首先明确两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湖南作为湖湘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资源极为丰富。近些年来,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湖南在这方面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非遗”保护工作因此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本文在大量翔实资料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所积累的一些经验,以期对其他省份在做好“非遗”保护工作方面提供可资借鉴的样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类型及相关知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着重分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渊源.  相似文献   

13.
刘艺容  曾嘉 《中外企业家》2009,(18):190-191
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的国家,但由于保护不到位,很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面临失传和绝迹的境地。我们必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人们日常消费活动有机的结合,探索出一条消费性保护的道路来,这样既保护发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适应了现代人的文化消费需求,并且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吴少华 《民营科技》2013,(4):130-130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对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弘扬、承传。"[1]总的来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自古就是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流传着河北梆子、武术等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却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强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国内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但是目前河北省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保护措施。本文试图探寻一条符合河北省实际情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道路。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有其自身特有的群体优势。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大学生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面和较强的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如果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都能发挥所长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必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起到大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6,(28):215-217
本文通过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并结合我国其他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对当前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探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产权具体制度和理论,并借鉴国外已有的相关经验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专利权、地理标志权等一系列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韩国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取得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成果.韩国模式告诉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并非是背道而驰的.笔者将在本文中逐一探讨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6,(12):24-26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旅游形式。文章主要采集2006年到2015年的数据,运用UCINET软件分析近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状况。分析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重点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多角度研究上。基于此,文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保护与传承、开发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等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和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