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黔西县沙井乡红林村利用省级财政小额扶贫借款大力发展养殖业,三年盈利7.93万元,户均增收3965元,使借款贫困户在短短三年内就解决了温饱。红林村属黔西县一类重点贫困村,全村85户511人,2000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620元。为了使红林村早日脱贫致富,乡政府根据该村草坡面积大和群众有养牛传统习惯的特点,于2000年安排小额扶贫借款2万元,集中发放给该村有劳动能力的20家苗族贫困户,用于发展以黄牛为主的畜牧业。为把好购畜关,避免借款户将资金用于还债或作为生活开销等情况的发生,乡政府明确一名领导亲自负责此项工作,并指定该村村长具体把…  相似文献   

2.
《农村工作通讯》2010,(4):38-38
<正>他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十大杰出村官"、"浙江省劳动模范",当了26年台州市路桥区方林村党总支书记。26年来,他践行自己当年的诺言,为村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开拓蔬菜市场 致富一方百姓   1990年,杨仙呈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根据有利的自然条件,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制订发展大棚蔬菜的规划。至去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1130亩,全村年产大棚蔬菜 7000吨。在发展蔬菜生产的同时,他还注重种植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实施“菜、菜、稻、菜”的新熟制,实现了亩均“粮超千斤,钱超万元”的设想,去年全村户均收入 3万元,人均收入 7700元,成为有名的蔬菜生产专业村。   为了开拓蔬菜市场,杨仙呈自费到深圳、宁波、杭州等地的蔬菜批发市场察看行情,与村民联合组成农产品运销队经营蔬菜,做到上午…  相似文献   

4.
吴中区横泾街道上林村地处江苏省苏州城南东太湖之滨,是一个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2003年底,由原来的新安、新光、上泽三村合并而成,全村占地总面积6.7平方公里,太湖沿线3.4公里,太湖边上的一个纯农业村。辖29个村民小组,1131户,4275人,党员138名。该村土地资源丰富,现有基本农田3500亩。2009年,村级集体净资产957万元,收入7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75元。  相似文献   

5.
穷则思变的实践思考——都江堰市聚源镇高林村小康调查张宁生(一)聚源镇高林村,位于都江堰市以南的江安河畔。全村总农户250户,总人口900人,有耕地765亩,人均0.84亩。在1986年以前,该村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被聚源镇列入贫困村行列。近1...  相似文献   

6.
座落于临安市清凉峰脚下的夏林村,山清水秀,绿荫漫山,全村的山坡大部分都被浓密的山核桃树覆盖着,成了名副其实的“绿海”。该村是临安市山核桃重点产区之一。这个拥有1000多人口的大村落,家家户户种植了大量的山核桃树,山核桃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使全村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路。然而这一切的变化,与一个人的影响不无关系,他就是夏林村村委委员、调解主任陈兴中。  相似文献   

7.
大林寺村隶属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大林乡,属典型的丘区贫困山村,全村有农户203户、735人,长期过着"土里刨食、养猪过年"式的日子,2006年人均纯收入仅1935元,60%的农户尚未脱贫。今年初,顺庆区在该村推行以"农民、企业、金融、政府"四方合作,加  相似文献   

8.
背景回放: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历史上是个粮菜夹种地区。全村经济收入和村民生活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1994年,九星村的劳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全村负债1780万元,负债率高达84.7%。困境中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吴恩福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坚持求实创新、改革发展,选择了一条“市场兴村”的路子。1998年7月,经闵行区政府批准、工商部门登记,九星村终于创办了综合市场.十年来,九星人历尽千辛万苦,把九星市场创办成全国最大的村办市场,九虽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海门市常乐镇培育村坚持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作为发展"一村一品"产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通过示范引导、创新机制、优化服务.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稳步推进产业优化和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村的示范园区面积达1400亩,总投资超过2000万元,平均亩产值达万元以上,200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079元,位居全市前列.  相似文献   

10.
遵义县共青村位于龙坑镇的中心,210、326国道和贵遵高等级公路在这里交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较好。全村有13个村民组,670户,2552人,1478个劳动力,耕地1991亩。改革开放十多年来,这个村坚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办好村办企业,当好全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多方面牵引着全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带领全村群众率先进入了小康行列。199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25万元,比1984年增长5.9倍;人均纯收入1700元,比1984年增长2.73倍;村级集体总  相似文献   

11.
山西定襄县城关镇南关村,从1983年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林牧副渔得到了全面发展,工、商、建、运、服综合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据1984年统计,全村总收入达240.7万元,人均收入466元,总收入和人均收入分别比1978年增加了229.6%和331.5%;信用社存款由1978年的5.1万元增加到29万元,连同银行存款和群众手存现金总额在110万元以上。资金积累的迅速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商品生产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据1985年春统计,全村村办、联办、户办企业达39个,从事工副业生产的劳力占全村总劳力的80.8%。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海城县感王镇东庙村,有1,898亩土地,210户,770口人,320名劳动力。自1974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们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肉用鸡。到1984年,全村养鸡38万只。其中,养鸡专业户达到14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6.6%,养鸡34万只,占全村养鸡总数的89.4%。养鸡收入达到33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收入达到688元,加上农业和其它收入,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140元,比开始养鸡时的1976年的76元高了15倍。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靖江市西来镇西来村,地处靖江东北,位于如皋、靖江交界处,是西来集镇所在地.全村22个村民小组,1309户,5928人,其中农业人口3370人,现有耕地1293亩,村域内有近50家非公企业.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引领广大村民走"商贸兴村、和谐建村"之路,实现了经济社会事业的跨越发展.据统计,全村2012年完成经济总量384亿元,村集体实现收入274万元,其中发包及上交收入17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400元.  相似文献   

14.
在九万大山的月亮山东麓,有一个叫尧等的山村。全村130多户人家,674人都是苗族。1987年全村集体家底除村委会的一栋破房子外一无所有,人均收入只有76元,是远近穷出了名的村寨。这样一个村寨是怎样在10年时间里迅速发展,在1997年达到全村人均纯收入超千元的呢?原来山村巨变是因为有一个率领全村青年人不畏艰难、奋发图强的好青年,他就是年仅24岁的  相似文献   

15.
这几年拉萨市城关区蔡公堂乡林村的巴桑老汉富了起来,去年全家人均收入就达到6000元以上。一家4口人,盖起了新房,购买了各种家用电器,装上了电话。问起巴桑老汉的致富秘诀,老汉笑着说,我们农民也要讲市场效益,市场要什么,就种什么、就养什么、就干什么。  相似文献   

16.
<正>马咀村地处渭北高原至黄土高原之间,紧邻西延高速出入口,地理位置优越。锦阳湖坐落于马咀村境内,钟灵毓秀,魅力四射,村边植被繁茂,林果品种繁多,一年三季花飘香。全村93户372人,耕地面积1662亩,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600元。在村两委带领下,马咀村一步步发展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完成了从"烂杆村"到"水泥村"到"生态村"再到"欧洲风情小镇"的转变。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要求下,马咀村村委会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富裕农民、提升农业、  相似文献   

17.
皇图村紧临湖南省五大市场之一的攸县皇图岭市场。近年来,该村依托市场上加工,搞流通,发展第三产业,成功地运用了市场这根魔杖,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199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多元,1996年可望达3000元左右。一、开发市场"资源库",依靠加工增值致富。皇图岭市场是湘东地区最大的农贸市场。这个市场辐射湖南、江西两省三县,农产品资源相当丰富。近几年来,皇图村利用这个市场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是利用地方特产资源,巩固扩大传统加工产业。辣  相似文献   

18.
正三河村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丰文街道城乡结合带,原有9个社,受征地拆迁影响,现存竹林口、堰塘湾2个社,农户141户,农业户籍人口381人。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全村党员54人,党员平均年龄60岁。全村水、电、气、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经营性实体经济项目,村集体主要经营性收入来源于村集体零星土地流转租金,年收入不足1万元。2017年,三河村实施"三变"改革,建立村级平台、引进项目开展合股联营。经过一年的发展,2018年可供分配的收益达到42.886万元,2020年,三河村收入再创新高,集体收入59万元。  相似文献   

19.
王剑锋 《中国改革》2005,(12):73-74
1994年全村负债1780万元,负债率高达84%:2004年全村可支配收入24680万元,利润15553万,缴税6454万,在职员工收入3.16万:2005年1—10月,全村的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6000万,利润升到了16000万…….短短十年时间——地处上海西南城郊结合部的九星村由一个债务缠身、名不见经传的旷野小村一跃成为沪上闻名、“以市场见长”的和谐小康村,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带领九星村民脱贫致富的“村官”吴恩福却把九星村成长壮大的理由归结为“机遇、求实、创新”六个字。  相似文献   

20.
我们孔家村,全村1920人,土地2700亩。近几年来,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坚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兴农字号企业,走产业化的路子,加快了全村经济发展。到1995年底,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40元,由过去的一个贫困村变成了今天泗水县的首富村。泗水地处山区、山多、岭多,红薯栽植面积大,搞红薯淀粉加工大有文章可做。再说,我们泗水农民有着传统的做红薯淀粉的习惯,办淀粉厂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也小,技术简单,易于我们"庄稼人"操作。于是,我们孔家村党支部一班人利用七拼八凑来的资金办起了一座年加工能力2000吨的小型淀粉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