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农村金融问题一直是个摆在国家、学者和学界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金融最基本的现象(资金的供需失衡)进行分析,总结供需失衡的表现,以期能够促进学界对农村金融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农村金融问题一直是个摆在国家、学者和学界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金融最基本的现象(资金的供需失衡)进行分析,总结供需失衡的表现,以期能够促进学界对农村金融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茜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3,(5):22-25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因此研究山西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然要分析山西省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鉴于此,本文对山西省农村金融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且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统计研究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山西省农村金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供求不均衡,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对山西农村民营经济组织的资金需求满足率不高,制约了山西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青海省部分县域农村金融供求现状的实地调研,全面、深层次分析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的供求状况,提出诸如合理疏导和调整非正式金融的发展、抑制地方政府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加强金融监管、引进竞争性金融机制等改善农村金融供求严重不均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吴星昀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6(1):138-140
星子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每年需要投入资金12亿元,“十一五”期间约需投资60亿元,仍有26亿至36亿元资金供需缺口,供需总量严重失衡。星子县农村金融支持尖衡,表现在金融支持缺位与资金需求的失衡,单一性支持与多样性需求的失衡,商业化经营与扶持、互助需求的失衡。破解星子县农村金融供需失衡,需要重新界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和作用,引导邮储银行资金回流农村,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和经营模式,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开发与“三农”相配套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失衡现象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秀平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28-30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当前,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标志着农业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农业转型过程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融资需求扩大与农业金融供给不足的矛盾,已形成制约农业发展后劲的瓶颈之一.因此,有必要就我国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失衡的表现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八大理论争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存在着诸多理论争议,其内容涉及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农村金融体制及其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外部环境及相关政策的关系等,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人们正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演进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陈坤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1(1):89-91
目前我国巨灾保险面临着严峻的供求失衡问题。巨灾保险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体现了巨灾保险的正外部性,因此巨灾保险仅靠商业保险市场机制自发运作是行不通的,只有政府参与其中并予以相关的财政补贴才能有效地解决巨灾保险供求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9.
医疗保险市场因其复杂性素有“白色迷宫”之称。我中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为医疗保险的发展奠定了广阔的市场基础。但在实际动作过程当中,经济收入、保险意识等因素对保险需求的抑制,道德风险、逆选择、引致需求以及保险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医疗保险的供给难对满足市场需求。保险法规不建全,信用环境差等不得外部因素,也限制了医疗保险市场的发展。认真研究我国保险市场的供求关系,理顺保险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掌握医疗保险市场的运作规律,走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的发展道路,是我国医疗保险市场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韦恒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21(2):107-109
我国各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程度有很大不同,农村金融需求存在不平衡性,使得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给"三农"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很多障碍.因此,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只有协调发展政策金融和商业金融,才有利于农村金融的长远发展.本文从我国农村金融主体的角度分析了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的关系,提出应协调发展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目前广西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明显不足,服务内容单一,难以满足金融需求主体多样化的需求。要提升广西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需要了解金融需求主体的需求特征,完善金融供给主体的供给方式和力度,引导农村资金回流,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合理引导非正规金融机构,推进金融创新,满足多层次金融。 相似文献
12.
以需求为导向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的供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供需是不平衡的.现实中比较注重金融服务的供给,需求往往被忽略。由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统治”的原理,应该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提供农村金融供给,不断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3.
14.
在广大农村区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资金的集聚和优化配置显得越发重要,我国农业部门金融体系的关键作用也随之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就目前农村金融状况而言,依然存在着严重的金融供需失衡的问题,这一问题现已成为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瓶颈,因此缓解农村金融供需失衡就成为了目前情况下的首要任务。在新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农业比较收益日益提升、生产要素及居民逐渐集聚等一系列变化将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及偿还能力,并将降低农村资金流动的成本,从而有效地完善农业部门金融体系、平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排斥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六维度分析方法描述我国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排斥的具体状况,认为金融排斥会导致城乡二元化加剧,农村地区金融发展受限,社会排斥加深,严重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种状况源于金融机构自身商业性要求以及中部农村地区地理区位分布不利、经营效益较差等。今后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走有“农村特色”的信用体系建设,创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以缓解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排斥状况。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供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晓平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20(5):15-18
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的供求状况,探讨了农村资金缺口的制度因素,指出,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供给制度,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金融的需要。造成农村资金供求失衡的主要因素是农村金融制度缺陷,因此,创新农村金融制度,是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承包地流转市场供求机制及其构建方略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承包地流转市场也要遵循经济学的一般供求理论,只有同时具备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才能形成现实承包地流转。从农村承包地流转市场的微观角度出发,参与交易的主体都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需要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方式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才能做出合理决策。他们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其在承包土地流转市场中的行为受到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内外因素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在承包地流转市场中的交易行为。因此,构建与完善承包地流转的供求机制是承包地流转市场化的基础性建设。 相似文献
18.
张惠茹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21(3):87-91
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是农户和农村企业所拥有的初始物质资本及人力资本、投入品及产出品的价格、收入、利率及相关的交易成本、能够作为替代品的金融服务的成本的函数。从表象上看,农村地区的高风险、信息不对称、高交易成本等是引起这些因素变化的重要原因。但从深层次来看,宏观经济的稳定程度、政府的政策偏向以及法律和监管框架的充分程度是引起这些因素变化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需求,政府的合理定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现行条件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快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才能更有力地支持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分析,并结合国外成功案例和我国的特殊国情,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