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债转股成功:资产管理公司必须解决三大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国企三年解困的改革目标,国家先后成立了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承担处理从四大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任务,其中包括对一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如何完成好这一责任,作者认为必须解决好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春平 《技术经济》2002,21(1):53-55
1994年4月20日,中国建设银行的子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在北京宣告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资产管理公司),其后,隶属于另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华融、长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陆续成立。1999年9月,信达公司与北京建材集团就北京水泥厂的债务问题达成“债转股”协议,自此我国为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包袱,救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而实施的“债转股”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3.
叶谦  曾宇平 《经济论坛》2000,(20):13-14
债转股是为国企解困和化解商业银行金融风险而出台的一项重大措施。我国借鉴了西方国家通过成立专业化资产管理机构有效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一些经验,结合了我国现阶段经济情况和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于1999年组建了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SSETSMANAGEMENT CORPORATION),简称AMC。国有商业银行把不良资产剥离出来,分别交给本行成立的AMC,AMC将商业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化为对企业的股权,希望借此在形式上消除银行不良资产和企业过重的债务负担,变更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资金的运用和管…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待处置的资产进行简单分类,依据资产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处置策略,并对不同处置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债转股过程中,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选择封闭型或开放型的退出方式。本文主要通过比较分析,阐述了开放型的退出方式对降低银行的金融风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搞好债转股工作具有更明显的效果;并在小结中简述了开放型退出方式的可行性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8.
高志谦 《经济论坛》2001,(24):45-46
一、债转股的本质债转股是指债权人将其对债务人所享有的合法债权依法转变为对债务人的股权投资,变更债务人的注册资本或债权人以债权出资与债务人新设公司,并取得股权的投资行为。就我国实践而言,是以国家组建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投资主体,依法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贷款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债转股不是将企业的债务变为国家资本金(贷改拨),更不是将企业的债务一笔勾销,而是由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与实施债权转股权企业之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  相似文献   

9.
1999年,以经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为业务的中国信达、华融、长城、东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先后成立,2000年,国家经贸委分四批提出债转股企业建议名单和4596亿元待转债权,并经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贸委、财政部共同协商最后确定债转股企业580户、金额4050亿元;同年12月下旬,在580户企业中已有569户企业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银行签订了协议。由此可见,国家把债转股作为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化解与防范金融风险,同时又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性举措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据有关专家估计,未来几年有可能实行债转股的资产在12000亿~20000亿元,从此巨额数字可知债转股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能否发展和国家宏观经济面的转好,关系到国企改革的成败,如果成功了,它标志着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国企举步艰难以及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并发症”,如果失败了,又会使我国大中型企业自“拨改贷”以来近二十年的改革成果付之一炬。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债务负担问题是我国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一方面,国企财务状况不断恶化,造成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因资金短缺而难以维持,成为企业改革深化、企业制度创新的现实障碍;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比重不断上升,资产质量下降,不仅严重制约了银行的商业化改革的进程,更加大了宏观的金融风险。为了根本扭转这种局面, 1999年3月以来,国务院先后成立了中国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积极支持国有企业通过“债转股”走出困境。 所谓债转股是指在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  相似文献   

11.
刘蔓 《当代经济》2017,(35):40-41
在刚兑打破的大背景下,政府不再对地方国债兜底,国有企业如何解决巨额债务问题.本文结合相关理论,阐述了债转股的基本概念,系统地分析国企债转股的实质,明确债转股的性质定位,进而结合东北特钢的违约事件,分析东北特钢债转股不可行的原因.加以发现国企实施债转股中的问题,另外结合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的现状及国外债转股的经验,在法律上提出有利于债转股方式改进的各种规章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国银行业正准备利用资产管理公司的办法大规模地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第一家这类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已于4月20日挂牌成立。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泰国、韩国、印尼等东亚国家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分别高达25%或30%以上,各国都在采取同样的办法,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已取得成功的例子。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率与上述国家差不多,但不良资产的规模要大得多,利用资产管理公司的办法解决这  相似文献   

13.
对“债转股”的冷静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凯 《经济师》2001,(1):18-19
1999年4月20日,我国成立了第一家专门经营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随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挂牌成立。从当前的情形来看,国家把“债转股”作为国企改革的一剂良方,期望它能使国企脱困,使银行走出经营困境。“债转股”是否能使银行和国企走出困境?本文对“债转股”的有效性提出质疑,目的在于指出当前“债转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债转股”工作如何有效的进行。从1999年4月到现在,“债转股”实施的时间才一年多一点,难以说明它对促进国企、银行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债转股”的冷静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辉 《经济师》2001,(1):25-25,37
为加快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由于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这一“杀手锏”于1999年正式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信达、东方等四大国有独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挂牌成立。截止目前,符合条件的国家重点企业有500家,将分批进行转换。有关专家预测,未来几年有可能实行债转股的资产高达12000亿元。然而,国企是否因为此举就能走出困境,转变经营,争创效益?银行是否因为被剥离不良债务而能避免金融风险?资产管理公司能否将股权变现,顺利退出呢?债转股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  相似文献   

15.
“债转股”的深层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债转股是一项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市场化操作难度较大的工作,债权转股权存在一定的风险。从企业、资产管理公司、银行、法律部门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防范债转股的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对国有企业债转股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转股作为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化解金融资产风险的重大举措,受到人为密切关注。但制度设计的完善并不代表实际操作就行之有效。债转股要达到预期目标,要有非常强的防范企业道德风险的措施,债转股必须与企业治理结构调整及产权结构调整相结合,同时要有发达的资本市场与之相配套。  相似文献   

19.
债转股的目标具有明显的二重性: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中间目标主要是解决企业债务和活化银行信贷资产,最终目标则着力于塑造以“法人治理结构”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化解金融风险。从对国有企业制度的分析来看,通过债转股即使实现了中间目标,也实现了最终目标,建立起了“法人治理结构”,但是国有企业的制度缺陷依然存在,这种适用于一般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国有企业制度中仍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国有商业银行积累起来的金融风险在通过债转股得到化解以后仍会再度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资产管理公司:组建背景与现实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组建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国有企业脱贫解困和转换经营机制,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健康运行而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4 月,中国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本文拟就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的背景作一些宏观介绍;阐述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不是一家投资银行,为什么拥有那么多的投资银行手段;以及设计阶段的一些设想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