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王萍 《商场现代化》2014,(24):178-179
资产减值是我国企业财务报告中影响其真实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资产减值对于财务报告的影响也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如果没有针对资产减值情况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就会降低财务报告的质量。本文阐述了资产减值的基本概念,分析了资产减值对于财务报告的影响,并且提出了关于规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对策,以此为提高财务报告真实性、可靠性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详细规范了资产减值的处理和资产组的确定,旨在杜绝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行为,真 实地反映企业资产与财务状况,充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本文从会计实务角度,对各项资产减值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会计准则变迁、盈余管理与资产减值信息价值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相关性是会计信息质量重要特征之一,不同类型资产减值的信息价值相关性也大相径庭。基于2007年会计准则变迁为背景,本文研究发现,资产减值计提过程中伴随的盈余管理行为会损害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具有扭亏动机和大清洗动机的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信息价值相关性弱于正常计提资产减值的上市公司;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禁止转回已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并没有降低价值相关性,否定了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牺牲价值相关性来换取可靠性的论断。  相似文献   

4.
新旧会计准则资产减值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作为一项新制定的准则,对资产进行了限定,扩大了资产减值的适用范围。这增强了企业经营状况的真实性及会计报表的相关性、可靠性,客观上减少了企业管理当局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冲回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极大的规范了企业的资产减值计提行为。  相似文献   

5.
吴磊 《中国电子商务》2009,(11):37-37,39
资产作为经济活动的资源,是开展经济活动的首要条件,会计如何正确地反映资产的价值是会计界而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它体现了未来经济利益观。本文对资产减值会计的本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认为资产减值会计实际上是保证资产计量可靠性的一种账务处理选择。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新旧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资产减值准备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认为资产减值准备是一把“双刃剑”,提出要转变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认识,要加强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企业期末计价时,若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变现净值,则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在会计核算中则表现为资产的减少与费用、损失或支出的增加.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这种不能实现的未来经济利益成为资产减值的主要来源,而科学的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也成为了经济实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从资产减值会计的原理出发,挖掘资产减值会计发展中尚存的一些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探讨经济实务中科学计量资产减值,保障资产减值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以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进行了专门规范,旨在夯实企业的资产基础,防止资产和利润的高估,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本文以赛格三星的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为例,对上市公司在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资产组的认定、减值信息的披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作为一项新制定的准则,相对于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与各项具体准则(以下简称为"旧准则")中规定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而言,其实施增强了企业的经营状况的真实性及会计报表的相关性、可靠性,客观上减少了企业管理当局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冲回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极大的规范了企业的资产减值计提行为.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有关资产减值规定之间的差异比较分析.通过比较,笔者认为,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会有效遏制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保证了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与旧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更明确规范了资产减值的处理.明确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的处理、商誉的减值测试与处理以及有关资产减值的披露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9.
企业资产减值会计计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春永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0):208-209
资产减值的计提使资产的账面价值更加接近其本身的实际价值,增强了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但与此同时减弱了信息的可靠性,究其根本就是减值计量准确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第十七条作出原则性地限制: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仅限于金融工具以外的非流动资产).上述规定大大收缩了"资产减值转回"虚假利润的弹性空间,进一步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资产减值条款的研究发现:我国新准则中的资产减值条款并不完美,主要在估值的可靠性、信息充分性、执业技术水平、体制经济制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资产减值准则应对资产减值信息质量进行约束,明确判断资产减值信息质量的标准,完善准则和制度建设,加快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增加企业资产减值的通用性,使更多的资产适用于该准则。  相似文献   

12.
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计提,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本文分析了这一规定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最后,根据我国的实际业务状况提出了完善资产减值处理的相关措施-处理资产减值时要兼顾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整体效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处理的原有规定逐渐暴露出了不足,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更有利于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向更客观、更合理、更稳健的方向发展。新资产减值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全面规范了资产减值的计量和计提,扩人了适用范围,增加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更加明确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时间,避免企业操作的随意性,禁止转回减值损失,缩小利润操作空间,统一规定了计量的属性,增强了资产减值计量的可操作性,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采用经济性作为确定标准,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从根本改变了以前计提减值准备的一些弊端,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科学性和严谨性上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徐逸飞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193-19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处理的原有规定逐渐暴露出了不足,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更有利于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向更客观、更合理、更稳健的方向发展。新资产减值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全面规范了资产减值的计量和计提,扩人了适用范围,增加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更加明确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时间,避免企业操作的随意性,禁止转回减值损失,缩小利润操作空间,统一规定了计量的属性,增强了资产减值计量的可操作性,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采用经济性作为确定标准,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从根本改变了以前计提减值准备的一些弊端,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科学性和严谨性上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比较新旧资产减值会计差异有利于把握新准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为"新准则")中资产减值作为一项新制定的准则,相对于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与各项具体准则(以下简称为"旧准则")中规定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而言,其实施增强了企业的经营状况的真实性及会计报表的相关性、可靠性,客观上减少了企业管理当局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冲回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极大的规范了企业的资产减值计提行为。  相似文献   

17.
王锋军 《商业会计》2012,(17):100-101
资产减值会计包括资产减值的确认时间、表明资产减值的迹象、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资产减值的确认基础、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资产减值的计量和报告。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三个主要特点,分析了资产减值会计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国情以及会计环境有所不同,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资产减值》的会计操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即增强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的具体和实用性;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健全、发展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以确保资产减值会计的合理运用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更好地接轨。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国情以及会计环境有所不同,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资产减值》的会计操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即增强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的具体和实用性;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健全、发展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以确保资产减值会计的合理运用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更好地接轨。  相似文献   

20.
张辉 《中国电子商务》2012,(10):200-200
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经验,分析了资产减值会计对信息可靠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