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确定大型公共建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范围,对国内外的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将可达性理论用于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克服了国内模型参数难以标定的困难。该方法与主观分析相结合,能够对城市交通状况进行详细和准确的分析,便于规划人员判断城市不同区位的可达性,为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提供了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以常规公交换乘为主的现状,提出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关系定位,以及利用常规公交提高轨道交通辐射范围的观点。针对我国城市发展对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影响,为解决一般方法存在的问题,在合理假设条件下,构建了常规公交影响下轨道交通站点吸引区域模型,并给出模型求解的算法步骤。  相似文献   

3.
基于非集计模型的基本理论与建模方法,依据2002年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调查数据,建立了交通方式选择MNL模型,通过多项logistic分析对模型进行标定,并用2008年居民出行调查数据检验模型精度.所建立的模型亦用于研究影响交通方式选择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可控影响因素的引导和调整,达到优化交通方式结构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非集计模型较集计模型能更好地表达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有利于交通方式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确立合理的评价指标,应用扩大贡献模型(ECR模型)对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进行结构化的分析,明确各项服务的层次性,从而了解不同群体对于服务质量需求的区别,客观地评价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为轨道交通运营商改进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极大代数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极大代数方法建立了一线型开环城市轨道交通模型,通过引入周期输入控制,讨论了列车发车间隔与运行时间矩阵及系统无阻塞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到结论:当列车发车间隔不小于列车运行时间矩阵中的最大值时,系统将是无阻塞的,并且对于时间参数的摄动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超过该范围时,需要对列车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6.
新建轨道交通车站无法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客流预测,为了对新建车站的客流进行准确预测,研究从社会经济属性的角度探索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需求。根据实际调查获得车站客流生成影响范围,并基于泰森多边形对影响范围的重叠区域进行重新划分。以路网距离为约束,建立考虑车站影响范围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获取社会经济属性和接驳交通对于轨道交通客流生成的具体贡献度。西安市轨道交通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步行、公交和公共自行车产生接驳客流的主要路网距离为800 m,230 m和300 m;平均每条公交线路数和每个公共自行车桩数分别产生16.368次和2.371次客流;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和人均GDP与客流关系表现为三者每增加1%,客流量分别增加0.47%,0.53%和-0.21%。研究成果可用于确定西安市新建轨道交通车站位置和规模,并预测其相应的客流。  相似文献   

7.
以2009—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公路、铁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公路、铁路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公路投资的门槛特征值为100.552 4,118.934 6,铁路投资的门槛特征值为1.135 6,1.929 9,2.758 7,公路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强前者对后者的弹性系数呈现倒U型曲线变化,铁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则是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强而逐渐削弱,同时铁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高于公路投资。从空间角度分析,公路投资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其他城市却表现出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铁路投资对本地和其他地区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冰  周庆忠 《中国储运》2014,(8):130-133
目前的交通管理和技术手段无法实现对交通行为的无缝监控,导致不文明交通行为屡见不鲜。为有效约束和监督不文明交通行为,本文首先引入并分析了小社会圈子下的散在实名信誉评价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实名信誉评价的交通行为评价模型,然后对模型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互联网络来建立和加强交通参与者之间的约束关系,将公众作为交通行为的评价主体,能够帮助交通管理部门拓宽信息搜集渠道,显著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形成对不文明交通行为的长效威慑态势,近而普遍提高交通参与者的行为素质。  相似文献   

9.
交通发展与社会分工关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社会分工专业化的思想,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交通发展与社会分工的关系,建立了描述其关系的社会分工度与单位运输成本之间的关系模型,以及由交通发展引起的社会效益模型,说明交通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质是促进社会分工的演进,为两者关系的量化分析提供了不同角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不断扩充,线路间联系更为紧密,线网运输计划作为轨道交通的核心技术文件,其评估选优是运营组织的核心问题。研究围绕轨道交通线网运输计划编制及其效率评估,分析了线网运输计划的编制目标和影响因素,从运能运量匹配性、列车运行技术性、候车客流饱和性和列车衔接协调性4个方面建立线网运输计划效率相关评估体系;对指标进行筛选并分类处理,提出基于超效率的Super-SBM模型的线网运输计划效率评估方法,考虑松弛变量求解并选择更新效率值;以某城市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对备选运输计划效率进行测算得到最优备选方案,并基于投影原理分析其投入产出效率结果表,提出方案优化调整思路,为轨道交通线网运输计划评估选优及调整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Holt-Winter模型的铁路货运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Holt-Winter预测模型,将具有线性趋势、季节变动和随机波动的时间序列进行分解研究,并与指数平滑法相结合,分别对长期趋势、趋势的增量和季节波动做出估计。介绍该模型的3个平滑方程和1个预测公式,以及初始值的计算和最优加权系数值的确定。通过实证分析,将预测结果与常用模型进行比较,说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运用马尔可夫决策理论的系统状态转移矩阵决策法,分析交通枢纽客流集散方式中出租车、公交车、地铁、私家车及其他5种交通方式的客流变化趋势和规律,通过建立交通枢纽客流集散方式分担率预测模型,采用马尔可夫分析法对未来的客流变化进行预测.以某交通枢纽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预测未来年度交通枢纽各种集散方式的分担率,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关协调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分析城市交通网络特性,建立双层城市交通网络模型,其中下层为道路网络,上层为出行网络.以节点平均负荷、拥堵节点、网络负荷标准差、基尼系数为主要指标,研究居民出行网络拓扑结构变化过程中道路网络流量分布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出行网络拓扑结构对交通量分布有较大影响,且存在最优出行网络结构,使城市交通状况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4.
从铁路双线自动闭塞区段列车运行调整需考虑的因素和原则出发,建立了列车运行调整模型,并根据模型特点提出了求解该模型的遗传算法。然后通过实例计算说明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我国大部分城镇其人口均在20万以下,属于小城市范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我国已进入快速城镇化时代。到2006年底,全国建制镇已超过2万个,  相似文献   

16.
铁路行包运量预测是以运输需求和内部供给为导向,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对行包运量现状和发展的正确把握.探讨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结合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建立铁路行包运量预测模型,解释并预测行包专列开行后铁路行包运量的增长趋势.实例分析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结构简洁、预测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对相关铁路部门和企业的决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TRAMO/SEATS季节调整模型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我国铁路2002年1月—2010年2月的客运量月度数据,应用Demetra软件,通过季节调整模型参数设置、模型的估计和检验,得到2010年3月—2012年2月的铁路客运量预测值,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趋势性和季节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ramo/Seats季节调整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路网改造项目决策的合理性.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交通量小、客货在途时间价值低的特性,采用以道路服务水平提高值作为目标函数,资金投入作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对西部路网改造资金进行了优化分配.该模型在湖北省恩施地区的路网改造资金优化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EOQ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销售商的利润最大化存储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商品价值随时间衰减,以及销售价格对销售商利润的影响。在需求函数为线性的条件下,证明了销售商利润函数最优解的存在。对算例分析表明,与订货周期相比,销售价格对销售利润的影响更大。以销售商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存储模型比经典EOQ模型更加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