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与金融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都是资金或资金等价物的运动。资金或资金等价物流动的规模和速度既反应当时社会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又促进当时社会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都需要金融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郴州市是商务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的排头兵.随着郴州产业转移的不断推进,产业资本的流动与生产要素配置对信贷资金与金融服务的需求日趋旺盛.郴州市未来三年时间要实施承接产业转移“四千工程”,即“再建成标准厂房1000万平方米,引进企业1000家,引进资金10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这对一个身处中部的地级市,显然有较大的压力,尤其是融资瓶颈方面. 信贷总量不足.按照郴州市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到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300亿元,年均增长14.5%以上.而2011年,郴州市的GDP为1346亿元,全市各项贷款余额为462亿元,如果按照2011年每百元GDP所需信贷量来计算,三年时间GDP增量约1000亿元,需要新增信贷资金约400亿元,2009年到2011年郴州市新增贷款为238亿元,也就是说下一个三年需增长68%,但信贷总量的增加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大幅度增长面临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3.
国际产业转移、市场经济与区域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韩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了经济腾飞。中国由于市场经济不完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取得的成效不尽人意,市场经济不完善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效果。国内区域合作是解决在市场经济不完善前提下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果差的方法之一,区域经济合作既可以弥补国际产业转移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能够弥补市场不完善造成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掀起又一轮产业转移的契机下,吉林省中小城市也加入到了产业承接的队伍中。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产业集群和招商引资三个方面分析吉林省中小城市的产业承接现状,从而为其产业承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任何地区的发展都不能孤立地进行,对于内蒙古来说,更要把自身的发展置于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中来,根据产业转移的规律,做好承接产业转移。本文在概括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背景和产业转移内外驱动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内蒙古承接产业转移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与金融支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接产业转移是我国现阶段欠发达地区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而金融支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和保障。同时,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也促进了金融业的创新和完善。本文根据安徽产业转移存在的具体特征,分析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了金融支持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些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对促进"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发展,树立和落实创新、和谐、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概念的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转移必然有承接,河北省作为重要承接地,如何对接北京市产业转移,精准打造承接平台和载体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评估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承接力为研究核心,探讨如何通过发挥河北省各市的承接优势,从而精准打造承接平台和载体,进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针对产业承接和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剖析,由此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其次,衡量了河北省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以及分析了产业承接的结果。最后,结合河北省对接北京产业的现实基础以及实证分析结果,对河北省的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田柯 《时代金融》2013,(24):123
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中西部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自身经济的发展,我国整体经济的均衡发展,而且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步,本文着眼于中西部产业转移的承接,站在政府管理的角度,发现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从内外因角度对承接产业转移动因进行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以保定市为例对区域产业承接能力进行研究.在分析保定市经济发展现状、产业承接的定位和产业承接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北省11个地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进行评价分析,进而找出保定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目前承接产业转移资金的主要来源根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示范区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有:财政、信贷、证券和企业等多方面资金。(一)财政资金来源财政资金包括各种转移支付到示范区建设的资金,以及减少行政收费、税收优惠等。一方面,各级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示范区基础设施、自主创新和环境建设。首先是来自中央政府的支持。例如,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和安徽省扶贫办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安庆市潜山县被列入2010年"县为单位、整合资源、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简称"连片扶贫开发")项目试点县,中央政府将拨入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2.
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提升综合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扩大就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河南省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存在着本地区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发展环境条件欠佳,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服务业发展缺乏核心优势,投资结构不合理,资金缺乏等不利因素.为此,河南省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承接配套设施,优化产业投资发展环境;实施接受产业转移的差别化策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开发服务业发展优势;积极吸引服务业投资,培育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由此拉开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幕。然而,现代经济中,产业转移和金融支持是互动的,任何产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由产业转移的动因导入,以皖江城市带若干产业发展状况为验证,在认真分析皖江城市带经济金融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金融服务创新、拓宽融资渠道等金融支持建议,力推承接产业转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以保定市为例对区域产业承接能力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保定市经济发展现状、产业承接的定位和产业承接的现状;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北省11个地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进而找出保定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之处;最后根据前面的实证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融支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途径和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庆市作为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部分,即将迎来产业转移的黄金期。为了促进安庆市更好地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金融业应加大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寻求金融支持安庆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尽管产业协同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目前,京津冀三地产业相似度依然较高,特别是津冀的优势产业仍高度趋同,存在明显的竞争倾向,未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仍存较大提升空间。河北作为主要的产业承接地,其承接能力关系到京津冀区域产业的布局以及协同的发展成效。本文利用多指标面板数据就影响产业承接力的关键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承接地各城市间产业承接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其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劳动力资源水平以及基础设施状况等是影响产业承接能力的关键因素。据此,本文就如何提升区域内产业承接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环境规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既是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产业发展的趋势,如何正确处理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产业转移中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产业转移理论与中国产业的区域转移趋势入手,分析了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性和在此过程中进行环境规制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相关的环境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梧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东部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梧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的形势及相关经济、金融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促进产业转移有效对接、实现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可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是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任务。近年来,酒泉市坚持把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加强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以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抓手,坚持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为宗旨,  相似文献   

20.
周晓强 《中国金融》2012,(12):19-20
协调运用各项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为产业转移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四川作为中西部引进国内外资金的领头大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