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丽萍 《经济师》2000,(4):144-144,15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 1 998年 6月 2 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目的在于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当发生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时 ,在最大限度地保证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基础上 ,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更恰当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市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 ,股份制作为新的所有制形式应运而生。 1 993年制定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在此基础上 ,1 998年 1月财政部修订并颁布了《股份有限公…  相似文献   

2.
2006年财政部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中对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解释有:一是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二是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企业实务工作中的会计政策变更很大程度上都是根据第二条来解释的,也就是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但是这些会计政策变更真的是为了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吗,这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本文试就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程英 《时代经贸》2008,6(5):177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种会计政策的行为。企业会计政策变更,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强制性变更和自发性变更。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方法包括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的影响包括对企业成本费用的影响,对企业盈余和税收的影响,对企业信息质量的影响和人为操纵利润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辨析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背景《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及其指南自颁布与实施以来,在规范我国企业会计行为,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贯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准则没有明确设定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判断标准,使得该准则及其指南无法充分发挥其服务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价值,从而损害了会计报表的可比性和一贯性。  相似文献   

6.
程英 《时代经贸》2008,6(8):177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种会计政策的行为.企业会计政策变更,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强制性变更和自发性变更.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方法包括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的影响包括对企业成本费用的影响,对企业盈余和税收的影响,对企业信息质量的影响和人为操纵利润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指出: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谭素娴 《经济师》2005,(7):196-197
2005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它是适用于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若小企业规模扩大,变成大中型企业时,就要转换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这就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相似文献   

9.
在会计实务工作中,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会计差错更正等原因,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为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并结合实例,对财务报表调整事项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世云 《经济师》2004,(3):208-209
会计政策作为企业财务披露所选定的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 ,其选择、实行和调整势必关系到企业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 ,进而关系到资本市场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行和持续发展。《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加强了财务人员的会计政策职业判断能力 ,因而合理地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显得特别重要。为此 ,文章以我国会计法规 ,尤其是具体会计准则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为指导 ,从现代会计理论出发 ,结合企业会计核算实践 ,分析论证了短期投资会计政策的职业判断和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颁布、实施,对进一步规范企业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推动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应当根据本准则的规定,正确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核算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所选择的相关会计政策应当能够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关会计政策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在会计实务具体运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导的会计标准,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仍然执行2004年财政部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随着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会计标准改革与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简要分析会计标准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畅 《经济研究导刊》2014,(32):197-198
强制性会计变更政策相对自发性会计变更政策而言,对于企业的会计政策的影响更大。在强制性面前,企业如何应对是关键,只有真正让强制性的会计政策灵活地服务于企业的会计管理,才能够促进企业会计管理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因此,以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企业应对行为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有关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相关概念,随后介绍了企业应对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分别从政府、企业、市场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4.
程小红 《技术经济》2004,23(3):53-55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第一百二十一条的定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具体原则,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所制定的、适合于本企业会计制度中所采用的会计原则;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于诸多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所选择的、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邹德琪 《时代经贸》2012,(16):227-227
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在资产发生损失、出租或出借周转材料、存货盘盈、盘亏发生的损溢、固定资产改扩建支出、销售退回、对外投资、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等方面业务的账务处理存在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16.
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在资产发生损失、出租或出借周转材料、存货盘盈、盘亏发生的损溢、固定资产改扩建支出、销售退回、对外投资、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等方面业务的账务处理存在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17.
陈永杭 《经济论坛》2007,(3):137-138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①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②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新准则的“前期差错”对应于旧准则“以前期间重大会计差错”。  相似文献   

18.
马俊 《时代经贸》2013,(22):149-149,151
《小企业会计准则》将自2013-1-1施行。因此,小企业财会人员应尽快掌握《小企业会计准则》下的相关会计处理。文章针对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时对原先巳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在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面的影响,以及这三者的定义、变更条件和会计处理方法等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2001年度,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首次将减值会计应用到固定资产的期末计量。为配合企业会计制度的具体实施,2002年财政部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作了详细的规定,要求企业在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发现固定资产发生诸如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或经济性贬值等有形或无形损耗时,应当计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2004年5月28日财政部财会[2004]3号《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以下简称“解答四”)又对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作了进一步的规定。相关法规的有关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20.
宋媛媛 《经济师》2005,(4):227-228
资产捐赠活动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企业会计制度》的不断变化和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 ,在对捐赠资产进行账务处理时 ,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 ,无论是捐赠企业 ,还是受赠企业 ,均应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处理 ,按照国家税收政策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