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斌 《魅力中国》2013,(5):231-231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为使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学得灵活,学得扎实,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初中数学总复习并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系统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2.
陈焕民 《魅力中国》2011,(12):339-339
高三数学,不同于高一高二阶段,随着知识内容的进展,由单纯新授课转变到复习课,由单元知识的测验转化到全面知识的考查,通过全面细致地复习,强化的训练,进而以平静的心态,高水平的能力,在高考中力争取得好成绩,发挥出自己水平。  相似文献   

3.
叶育新 《开放潮》2008,(4):70-7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不再设“应用题”教学单元,不再出现“应用题”这一名称,而是将、“解决问题”作为四个总体目标之一,分散融合在其他学习领域中。新教材虽然不再有“应用题”这一独立单元,却将应用题与数学意义的运算一起出现,笔者认为,这不是取消“应用题”,而是更加强调应用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功能。下面,就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尝试对分数应用题部分进行教材解读并提出备课建议。  相似文献   

4.
韩志龙 《新西部(上)》2007,(1X):254-254,192
”启发式”教学对我们来说它既古老而又新鲜,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它被看成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当前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在实际中也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它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5.
张荣生 《开放潮》2008,(4):60-6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准确把握教材,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技能的掌握。  相似文献   

6.
段满萍 《魅力中国》2010,(21):91-91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阶段的复习,要达到《数学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教师应该以“标准”为根据,以“教材”为准绳,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组成块,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7.
彭均平 《魅力中国》2010,(8X):62-62
<正>初中数学教学进入总复习阶段,需要我们对组成整个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材料进行一次新的全方位的艺术组合,构建教学之序,揭示数学之秘,展示教学之美。复习应着重双基,全面,着重对各知识点的讲清、讲透,逐个落实,但在复习中:  相似文献   

8.
余先梅 《魅力中国》2014,(1):245-245
伴随着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得到普及,复习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其中数学复习教学尤为突出。我国大量数学教师越来越关注复习教学的效率是由复习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决定的。本文针对数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从课前、课堂及课后三个方面着手,为实现数学复习教学有效性的贯彻落实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郝爱东 《魅力中国》2012,(35):164-164
新课程标准下六年级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是新课程标准下六年级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师生的充分理解和信任是新课程标准下六年级数学教学过程完美实现的前提;强调教师的组织性和协调性是新课程标准下六年级数学教学过程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  相似文献   

10.
口算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并形成口算能力。为此要重视加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一年级初期口算的最大误区是不注重对算理的理解,只是记忆性地接受算式的得数。走出这个误区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谢厚锦 《魅力中国》2009,(29):32-33
本文是本人多年来执教初三数学的体会,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要动脑筋,有些学生怕学习。但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学习,使学生学得活,成绩也在不断地提高。本文通过抓纲固本,明确要求,疏通教材,务实基础;分类辅导,专题复习,提高能力;模拟考试,查漏补缺和做好考前工作,考好试来阐述做好初三数学的中考复习工作,复习好数学这门主课,轻松地考好这门功课,使考生也能利索地考好其他各门课程,完成青年学生第一个伟大的转折点,迎接新的旅程。  相似文献   

12.
张彩霞 《魅力中国》2014,(24):129-129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应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从而获取新知。本文从为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创设空间、创设民主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等三方面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计算能力包括计算的准确率和计算速度两方面,准确率靠学生的细心来提升,而计算速度则可以通过平时的学习和训练得到提升。四快学习法的启示陈克正对他的四快学习法"读得快、记得快、写得快、算得快"中的"算得快",总结了35种之多的快速计算方法,由此可见他对数学学习中计算速度的重视。通过运用这些科学的运算方法来训练、加强孩子的记忆力、提高孩子大脑的运转速度,从而迅速提升孩子的计算速度。通过陈克正推及其他,计算速度已经是大家公认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能力,并且这一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及学生未来在数学学科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课前研读教材,挖掘数学思想方法;课上适时点拨,恰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课后巩固应用,反思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建华 《魅力中国》2014,(23):140-140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但是,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过分夸大了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该让学生操作的教师代替了,该让学生思考的教师讲解了。教师包揽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才能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发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师应定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控制调整学生的学习活动上来。  相似文献   

16.
夏连辉 《魅力中国》2021,(4):154-155
我认为数学教师的任务归根结底是把枯燥抽象的知识更儿童化、生活化的引进课堂.数学课堂只有再现数学知识与自然科学,人类生活的联系,才能真正的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产生碰撞与交融,让他们真正的在生活中学会数学,在学数学中了解生活.  相似文献   

17.
李鹏伟 《魅力中国》2014,(24):184-184
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知识抽象、语言精确的学科。仅仅依靠教师的灌输,短时间内学生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这也是部分学生学习差的原因,造成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能提高。针对这一现状在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可鸿娜 《魅力中国》2011,(15):73-73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如何利用其传播高效性、交互性等特点,更好的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绿琴 《魅力中国》2013,(11):102-102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又是不可或缺的。小学数学大纲指出:“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是要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德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复习课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既要高屋建瓴,又要精心安排:复习课的导入要开篇蕴情趣;选择性、针对性、开放性内容相结合;分层练习、逐步提高;重视一题多变的方法;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