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世界,艺术建筑已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化品位和外在形象的特征。建筑从它涎生的那刻起,就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建筑与艺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相伴而行从远古走到现在。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建筑,因而有了建筑,也就有了建筑艺术,所以,建筑是艺术的载体,艺术是建筑之魂,正象曾经组建了建筑学说的梁思成先生所说:“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化而兴盛衰亡。  相似文献   

2.
名楼的由来     
《上海经济》2010,(6):18-27
所谓名楼,即有名之楼,它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迎合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区域经济发达的显著标志。建筑是城市的记忆,它承载的不仅是建筑艺术,而是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政治文化等,统称为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3.
木洞山歌     
熊怡 《今日重庆》2008,(10):86-87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孕育她的民族、地域所构成的文化综合体,传承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活”的显现,以人类的“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得以延续,既脆弱又珍稀。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到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文化冲突和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在裂变、重组和融合的过程中,其生存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其文化传承面临着许多困境。民族学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担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中亚信息》2012,(Z1):16-17
融合多种文化独具特色的民居装饰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聚居着 13个主体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各个民族之间有着包括语言、宗教、信仰、性格、爱好、习惯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传统,因此民居建筑的用材、结构、形式、工艺、装饰以及空间划分使用等,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个性,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传统和风格,其中以维吾尔族的民居建筑装饰最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由于地域阻隔和文化差异的原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西建筑在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各自独立发展,很少有交流的机会,从而形成了形态迥异、个性差别极大的建筑风格。中西建筑的差别,其本质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映了物质环境,社会形态及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别。它对建筑的影响反映在地域和民族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等因素对建筑创作思维的直接影响。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7.
黄攀 《魅力中国》2014,(25):26-26
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壮大,必须重视民众的文化价值观的动向,而在这种价值观中“国民的文化自信”显得尤为突出,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因为国民自信是一种公认的成熟的国民文化心态,是伴随一个国家文化事业不断前进发展的无形动力。然而,这种国民文化自信的培养关键在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因此面对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国民文化的自信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培养已近成为时代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5,(12):16-17
【英国《经济学家》3月10日】这些天以来,中国人喜欢开玩笑说中国是一个“起重机”民族。被压抑20多年的建筑繁荣反映了中国作为经济强国的崛起。但是同时中国也失去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人们认为新生的、外来的建筑代表着先进,  相似文献   

9.
《山东建设》2005,(5):27-28
各有关单位: 中国的风水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几千年的中国建筑史从未离开过建筑风水的字眼,从皇宫、皇陵的规划建设,到普通村落、民宅的建筑无不留着风水学的痕迹。如今,建筑风水学与现代建筑、装饰行业有效结合是现代风水文化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造福当代百姓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赵晓敏 《魅力中国》2010,(23):331-331
作为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车尔尼雪夫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比其他各种实际活动更专一无二地服务从美感要求。”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用与审美相统一,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等。同时,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故建筑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历代建筑艺术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族文化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写照,又是这个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针对我国民族文化保护面临的一些挑战,保护民族文化的对策和措施是: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加强立法保护;加大民族文化教育和研究的力度;增加民族文化建设投入等。  相似文献   

12.
砖雕,俗称“硬花活”,就是以砖为原料雕琢的建筑艺术品,是我国一种古老且延续至今的建筑装饰艺术材料。时代的需求叠加临夏多民族文化的熏陶造就了甘肃临夏砖雕的大发展,形成了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域品牌。  相似文献   

13.
民族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民族医药文化作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与实践,是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累的智慧结晶,具有历史、文化、科学和经济等方面的价值,是我国珍贵的但有些也是面临濒危的文化形态。云南民族医药文化在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过程中具有独特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于桂芝  张志环 《宁波经济》2004,(10):20-21,25
全球化越来越在文化领域显示出它的特殊效应,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构成了全球化时代特有的文化景观。笔者认为,单一性的全球文化体系的提法是错误的,在全球化进程中长期存在的全球文化,实质上是一个多元化的全球文化系统,既有与人类命运相关的普遍性的文化观,又有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个民族留下的时代划痕,而楹联则是民族文化掌心的纹路。习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国学研讨会上讲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学校教育承载着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办学就是“办文化”,文化可以成事,文化可以成人,文化可以实现以文化人。  相似文献   

16.
<正>学习一种语言,要掌握它的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更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观察世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由于历史  相似文献   

17.
肖琳 《魅力中国》2013,(28):175-175
作为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瑰宝.美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多方文化形态,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通过高校美术教学让学生充分了解美术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是当前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校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提出高校美术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融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民居是民族文化的智慧与结晶,积淀了民族文化发展与变化的历史痕迹。佤族的传统民居体现了佤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佤族所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探求佤族传统民居深层的文化意蕴,在今天创造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新建筑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郭净 《中国西部》2013,(11):116-127
歌德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作为人类劳动的最主要创造物之一的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一部石头的史书。由于地域环境、人文因素、社会条件的影响,世界各地形成了形态迥异种类繁多的建筑文化。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建筑文化更是灿若繁星。而西藏的藏居,便是其中异常闪亮的一颗.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民族文化,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精神"的形成、凸显高校校园文化具有个性魅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丰富和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对7所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校园民族建筑较多,民族文化课程建设不乐观,民族社团文化相对匮乏,民族文化活动内容初浅。为了促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利用校园基本建筑营造校园民族文化的氛围,通过课程教学设计充实校园民族文化的内涵,依托民族文化社团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借助校园民族文化活动提升民族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