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据权威部门统计,2001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总数约115万,2002年145万,而今年,总数将达到212万,增幅近50%。2003年迎来高校扩招后首个就业高峰年,毕业生的就业率还不足70%,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十几年来,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虽然近几年国家已经放缓扩招速度,但是1999年开始的大规模扩招导致每年高校毕业生递增。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达到79万人,2006年是91万人。  相似文献   

3.
王艳 《魅力中国》2013,(13):27-2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工作全面走向市场,形成了“不包分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高校毕业生在面临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接受着严峻的挑战。如何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顺利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原因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559万人,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6%。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11万人,初次就业率为74%,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3l万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60万人。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加之往年未就业的,又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杨诚 《发展》2007,(6):27-28
就业是民生之本。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一直把促进高校毕业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四年来全省有近13万名非师范普通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就业,每年的就业率都稳定在85%左右。经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相信毕业生就业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5.
郑凌云 《魅力中国》2010,(23):138-138
高校毕业生就业乃民生之本,安国之基,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最近,国家教育部公布信息显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名,比2008年的559万名增加52万名,增幅为9.3%。而唐山市预计2009年非师范类毕业生将达5.7万名,同比增长15%,创历史新高。毕业生数量的绝对增长,所形成的总量就业压力仍将是2009年就业市场的基本特征。本文结合唐山市的经济形势、教育发展、政策支持等方面分析唐山市大学生就业现状,并提出建设性对策分析,希望能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庄严 《开放潮》2003,(3):37-38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受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的影响,2003年我国将有212.2万本专科及硕士、博士生毕业,这个数字比2002年净增了67万,增幅高达46.2%。创记录的毕业生人数给就业市场带来了空前的压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妥善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议题之一是研究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北京、上海等多数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不足三成、,社会各界有感于“压力山大”的就业形势,纷纷断言今年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相似文献   

8.
<正> 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80万,比2003年增长6.8万,而2005年则有可能突破340万。可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为此,本文带着大家的视线越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目光聚焦在一些国外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经历上。美国:不轻松的话题今非昔比:前几年,学电脑、证券专  相似文献   

9.
2008年,在这个高校扩招后的第十个年头,毕业生再一次突破历史新高,达到550万人。加上去年仍未就业的近100万人,将造成就业市场300万的就业缺口。对于已经过度饱和的就业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学者关于就业政策研究的一些观点,其次根据Logit模型(离散选择法模型之一,是统计实证分析的常用方法)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执行过程调查数据来源和模型,得出了执行机关、目标群体和环境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执行过程的影响较大的结论。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强化就业政策执行机关的报务意识;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帮助毕业生就业;营造好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1.
短期来看,虽然就业基金还不能解决绝大多数的就业难题,但在毕业生度过大城市生存缓冲期并尽快走上工作岗位,以及毕业生诚信体系构建方面,将大有裨益。2013年对于中国高校毕业生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年份。伴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岗位增加有限的宏观经济背景,近700万的毕业生面临的正是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数据显示,2013年是1949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议题之一是研究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北京、上海等多数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不足三成。社会各界有感于"压力山大"的就业形势,纷纷断言今年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史上最难就业年"指谓的"最难",固然可以归咎为短期因素交汇所致,但是这些  相似文献   

13.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分析201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31万人,特别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这使应届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对党、对国家、对各地方政府以及高校都是一种考验,同时,对从事基层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辅导员也是一种考验。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和大学生本人有关,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到2012年这个数字再创新高,接近700万。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多,致使我国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二、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一词在许多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教材和学  相似文献   

15.
黄辉 《宁波通讯》2006,(10):58-59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增加,我市接收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2003年至2005年,全市接收大中专毕业生平均每年增长20%左右。2005年,全市共接收毕业生3.5万余人。预计2006年,将达4万人。尽管这几年我市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比较好,首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左右,但毕业生就业的压力逐步加大,本市生源未就业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据初步统计,2005年有3000多名本市生源毕业生未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校毕业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引导地方高校通过设置特色专业、专业能力培养等方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既是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最后一课     
任悦 《新财经》2008,(8):47-47
七月是属于校园的。大学毕业生分配体制的改革,为校园内浓浓的离愁平添了几分纷扰。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上年增加64万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70.9%,2006年是71.8%。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来临,网络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迅速普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与保障,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但是随着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问题逐渐浮现出来,也对高校毕业生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本文结合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问题所在,并提出了关于高校毕业生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走向世界》2009,(5):6-6
青岛市日前出台了《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多举措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据了解,青岛拨款1000万元,设立“青岛市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资金”,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万元。对从事微利项目的,由同级财政据实全额贴息;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全国高校扩招后第一个学生毕业高峰年。从目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0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0%,仍有近30万毕业生未能就业。而另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将降至70%左右,预计将有64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岗位;到2004年找不到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将达到75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形势,就业难度逐年加大,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国家统计局湖南省城调队通过调查,对湖南省岳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