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多元GARCH模型,研究中国、俄罗斯与美国证券市场指数收益率波动之间的内生性联动效应,重点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的三个主要阶段,这种联动效应的变化特征。并提出中国和俄罗斯规避可能风险的对策。结果显示:(1)若中国与俄罗斯加强证券市场的合作,形成比较稳定的风险联动机制,美国金融危机所引起的证券市场波动就不会对中国、俄罗斯市场产生传导影响。反之,(2)若中国和俄罗斯市场丧失了风险联动机制,金融危机对俄罗斯证券市场的影响就会变得非常显著,同时也会提高对中国证券市场风险传导的显著性。(3)美国证券市场的波动幅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风险在逐渐集聚,中俄两国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多元GARCH模型,研究日本与美国证券市场指数收益率波动之间的内生性联动效应,重点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的三个主要阶段,这种联动效应的变化特征.同时提示中国证券市场可能面临的传导风险.结果显示:(1)次贷危机第一阶段,日美证券市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波动传导效应;次贷危机第二阶段,两国证券市场风险传递的正反馈机制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逆转,指数收益率波动出现了此消彼长的联动关系;次贷危机第三阶段,日美两国证券市场风险传递的正反馈机制重新显现,且联动效应比第一阶段明显增强.(2)近期,两国证券市场的波动幅度明显放大,美国市场的波动风险尤为显著.(3)虽然中国证券市场目前仍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但面临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冲击,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3.
江月 《中国经贸》2010,(2):139-139
发端于2006年下半年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冲击了华尔街投行,也冲击了对冲基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本文认为当前发生的美国金融危机与现行美元本位制下美国货币政策外部软约束有着内在的联动关系,即外部均衡软约束的美国扩张货币政策推动了美国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金融市场间的联系愈加密切,为了分析欧债危机是否会通过债券市场间的联动效应引起中国主权债务危机,文章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欧债危机下中国债券市场与国际债券市场间的联动效应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欧洲各国债券市场间较强的联动效应导致欧债危机迅速蔓延;而根据国际债券市场间较小的联动效应大致可以推断欧债危机在短时间内不会蔓延到欧洲以外的其他国家,尤其是国债市场开放程度不高的中国,中国不会因欧债危机的影响而发生主权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5.
墨西哥比索危机还未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1997年又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它从货币危机开始,引起了证券市场和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动荡,并迅速波及于周边国家和地区,引起全球性金融动荡,导致世界性的经济波动。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受此次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将由原来预测的4.2%下降到3.5%。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低迷。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经济发展前景不明确,给对外贸易企业发展增添了不确定性。本文重点阐述了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如何在世界金融危机阴霾中奋勇前行。  相似文献   

7.
郑涵 《环球财经》2011,(8):30-31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都采取了各种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但时至今日,危机不但没有解决,反倒还在深化,已经蔓延到社会领域,如失业等。导致危机难以解决的原因是因为制造危机的根本原因没有能够得到消除,这就是资本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贷危机"与日本"泡沫危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近期,美国发生了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这场金融危机波及的幅度和范围都创下了新世纪以来世界金融危机之最。而上个母纪90年代初,日本也爆发了后来被人们称之为"泡沫危机"的金融危机,并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长期的影响。目前从两场危机的产生原因、表现方式、及作用机理上看,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相同之处。但在危机爆发的规模、世界宏观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两国政府处理危机的方式等方面又有所区别。两场危机对中国发展资本市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9.
在2008年底爆发的金融危机和20世纪9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中,俄罗斯的经济和金融部门都受到了重创。本文从两次金融危机的背景、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金融危机的发生与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相关性。价格的不稳定是俄罗斯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原因。但是,由于两次危机前俄罗斯经济背景的不同,20世纪9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主要足对金融部门产生巨大影响,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都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危机逐步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传导到世界各国,引发美元的全面信用危机.文章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试图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为选取2005年初至2009年末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以次贷危机为界分为两个时间段,分别检验中、美股市的联动效应。结论表明,中、美股市波动存在联动效应,但金融危机减弱了中、美股市的长期共同趋势,并使联动效应的传导机制发生变化。在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股票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趋向分离。  相似文献   

12.
胡志伟 《发展》2009,(4):147-147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世界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中国难以独善其身。金融危机对中国大学生就业产生重大冲击,高校职业生涯辅导网络化发展是重要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爆发后具有一定传染性,先是从少数国家或地区内部爆发,再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快速蔓延到周边国家或地区。本文通过对历史上三次具有代表性金融危机的考察,分析各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以深化对危机生成、演化的认识,同时也对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及金融发展战略的构建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4.
邵慰  王焕杰 《特区经济》2009,(2):262-263
2007年爆发美国次贷危机的愈演愈烈,现在已经演变成全球的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生存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在次贷危机的背景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劣势、威胁和机会,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李东星 《特区经济》2009,(12):85-87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造成很多美国金融机构的倒闭,很快危机又蔓延到世界其他各国,引起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致使全球的金融资产遭受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对美国金融危机和1997年由泰铢贬值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进行对比,说明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并且指出这两次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贸易传染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主要发生了三次带有传染性的金融危机,即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墨西哥比索危机,以及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这三次危机不仅对经济和金融的影响大、持续时间长,而且带有波及整个区域甚至全球其他国家的特征。为此,许多学者提出了“传染效应”的概念,对传染效应提出各自的定义.分析危机传染的渠道并提出增强抵抗传染能力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目的不在于研究危机发生的机制,而重在研究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传染渠道。本文首先用大量事实证明亚洲国家间存在着紧密的贸易联系,从理论上说明贸易渠道传染的竞争效应、收入效应和双边贸易效应,然后以受危机波及国家的大量宏观数据,通过回归分析,证明贸易渠道在亚洲金融危机的传染中是最显著的。本文也基于这一实证研究,指出了其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7.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7月20日】新兴经济大国 预言世界经济走向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为对世界经济增长造成影响的因素非常多。美国金融危机深化并向其他金融市场迅速扩散,使世界经济受到了显著影响。然而,这场危机爆发时的国际背景已经不同于以往。现在看来,金融市场的改善正在呈上升趋势,投资者已经战胜了恐惧并准备停止逃亡,共同寻找世界经济好转的曙光。  相似文献   

18.
陈宏 《中国经贸》2009,(6):148-150
一、引言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迅速恶化,引起了全球经济动荡。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结构问题、道德风险与监管缺失等,但最重要的因素还是金融深化不当引发的虚拟经济泡沫化。因此,从美国金融危机吸取教训,研究我国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期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造成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场金融危机可以说是次贷危机的深化,因此对其的思考成为研究的重点。文章介绍了美国金融危机的概况及成因,分析了其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影响,探析其传递途径,并指出中国应如何应对这场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20.
曾以“江汉奇迹”誉洪全国的韩国,于1997年11月爆发了一场极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人们惊异于世界第11在经济实体以放弃经济主动权为代价向IMF屈膝求援,纷纷查根溯源,作为危机促成者和承担者的韩国金融业难辞其咎,政府主导金融导致金融业畸形、滞后发展、效率低下,监管无力以及金融自由化仓促过急,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