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心提示:传统企业要向互联网转型是非常艰难的,但如果他们能够开放心态,大胆并大方地启用互联网人才,让他们在决策和股权上成为企业转型的主导力量,让自己的传统业务被这些人“加”进来,就能大大增加转型的成功率. 今天推荐徐小平文章,值得一看. CONFUSION 误区一 谁整合谁?“互联网+”的方向别搞错 如果你问我,传统企业如何向互联网转型,如何做互联网加法?我的答案是:不要“+互联网”,而要被“互联网+”. 传统企业要向互联网转型是非常艰难的,但如果他们能够开放心态,大胆并大方地启用互联网人才,让他们在决策和股权上成为企业转型的主导力量,让自己的传统业务被这些人“加”进来,就能大大增加转型的成功率. 曾经有一个传统企业的老板告诉我,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搞懂了互联网”,现在开始领导自己的企业向互联网转型.尽管当时已经有投资人确定投资他,我也婉谢了这个机会.因为在我看来,他就是典型的刚愎自用的传统企业主.互联网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如果不是互联网“原住民”,“外来者”很难在这个世界里竞争、生存并胜出.  相似文献   

2.
我们一直鼓励创新,但所有的创新都是有风险的。做企业的人都知道“先苦后甜”的道理,我们不去冒险开拓.就拿不出只属于自己的本领。所以有些时候冒险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当初方正如果不顶着压力,走“专业化基础上的有限多元化”的道路,就不会有现在的拥有五大产业集团的投资控股集团。  相似文献   

3.
张文斌 《东南置业》2007,(12):71-73
俗话说“一铺旺三代”,这句话迎合无数人的财富梦想,打动了无数投资客的心。商铺一直是投资客青睐的主流产品,然而在售价与空置率双高的情况下,商铺投资风险加大,投资失败案例不断涌现。住宅市场却在近年的行情大涨之下,使很多无意还是有意的投资者都取得了丰厚的回报,成就了财富梦想;一时间住宅投资之风远胜于商铺投资,各路资金纷纷涌向住宅市场。住宅市场也在各方投资者的热情“吹捧”下,水涨船高,房价节节飙升!狂热的住宅投资市场终于引来了高压政策!提高首付等一系列调控政策导致住宅投资成本大幅上升,风险加大。如今,商铺投资是否有望重新受到青睐?  相似文献   

4.
连接,是一切可能性的基础.在万物互联的生态中,企业不再是社会活动的最小单位,个人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最小细胞.这使得传统企业形态、边界正在发生变化,开放、灵活、 “寓大于小”成为商业变革的趋势. 今天“互联网+”一下子成为了社会业界追捧的热词,这是我发年前始料未及的.腾讯当时已在这个方向上积极探索了. 2013年,我和马云、马明哲在上海一起推出众安保险时,就谈到了“互联网+”的实践.几天后的“We大会”上,我再次提出“互联网+”是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七个路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 ,去年人们在谈论互联网商机时注重的还是“眼球经济” ,今年的电子商务已经踏踏实实地从天而降 ,落到地面上了。连怀揣着大把钞票的风险投资者也不像去年那样 ,听到一个蛮不错的idea就掏钱。世界最著名的投资机构之一 ,Softbank中国地区负责人石明春的观点颇有代表性 :我们现在倾向于投资那些在传统领域拥有资源的企业 ,而不是凭空冒出来的“ com”公司。物流系统就是这些“ com”公司最缺乏而只有传统领域的企业经过长时间积累才能拥有的宝贵资源。“ com”公司风光亮相后 ,才发现物流配送成了致命伤 ,从备货…  相似文献   

6.
风险和报酬的基本关系是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各投资项目的风险大小是不同的,在投资报酬率相同的情况下,人们都会选择风险小的投资,结果竞争使其风险增加报酬率下率。最终,高风险的项目必须有高报酬,否则就没有人投资,低报酬的项目必须风险很低,否则也没有人投资。风险和报酬的这种联系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如今已经成为了新能源行业代表的新奥集团,在当初选择自己的战略定位、进军新能源行业时,恐怕有很多人还是为其捏一把汗的,毕竟当时社会的环境意识,远没有现在这样浓厚。不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有风险,但只要方向对了,“钱途”还是无量的。  相似文献   

8.
技术说了不算,政府说了也不算,市场说了才算提起“标准”二字,立刻会有无数多的人站出来告诉你:一流的企业做标准。那神情,似乎不论什么企业,只要与标准沾上点亲戚关系,都能立刻飞黄腾达。现在,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标准”的光环又上升了一个境界政府已经提出要将自  相似文献   

9.
刘兴 《企业文化》2021,(3):8-10
前段时间,某互联网企业员工猝死事件成为关注焦点,涉事企业初始的不恰当应对,进一步让事件火上浇油,群声鼎沸之下“996是福报”这句看起来真诚、品起来讽剌的箴言,再次拨动无数人的神经。从企业管理角度看,我将其看作是一种“返祖”现象。  相似文献   

10.
“知识爆炸”“信息爆炸”人人都在说,都 成陈词滥调了。在这样一个时代,要吸 引营销受众的注意力委实不容易,特别是在互联网上。互联网是一个人人可以利用的营销媒介,人人可以在网上出版自己的内容、为自己的商业利益鼓而呼之,开创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天下大同”的信息平等环境。在过去,一个人想拥有自己的一份媒体,像电视台、电台、报纸什么的,且不说政策法规上的问题,光是投资一条就没什么人敢动这个念头!然而现在,在网上出版电子刊物,建立一个媒体化网站,每个人都可以办得到。所谓“物以稀为贵”,人人都能办媒体了,那么这…  相似文献   

11.
移动的声音     
《新电子》2013,(24):19-19
《IT时代周刊》总第284期,“封面故事”,《那些年他们错过的投资机会》 广东网友维罗纳的阳光:各种投资理念,是随着互联网一道进入中国的舶来品。所以,对于投资,对于互联网,我们应该允许业界有一个观察、评估、试错和再发展的过程。不能简单将其放在产业大环境中与先我们发展几十年的国外资本大鳄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移动互联网跌宕起伏发展十余载。期间,企业更迭与用户交替使得产业历经几轮大浪淘沙,如今,搭乘“大互联网”时代的春风,中国移动互联网在2011年迎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无数优秀的企业破茧而出,引得无数投资方“竞折腰”。面对如此诱惑的市场,资本先期动向如何?后期又将如何把握机会?  相似文献   

13.
民营企业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给我们的印象是几乎所有的战略都是随机的,不理性的,也没有经过市场认证的,没有经过财务分析的。这些特点诚然是民企“富不过三代”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但不是最致命的。业界人士指出,民营企业最大的风险不是经营的风险,而是投资的风险。如果企业主自己经营,他可能在十个决策里有九个都是有风险的,但是如果他交给专业人士经营,那这些专业人士的每一个行动都会对董事会负责,对所有者负责,反复论证许多次,他要承担法律责任,他要把个人的信誉和收入押在每一个项目上面。这当然会比企业主自己经营得更…  相似文献   

14.
对于投资连结保险,很多人称之为保险产品的一次革命,对其赞许有加;而也有很多人,对其却并不认同。中保人寿总经理李良温这样看待投连产品“人保寿险的投连险一直没有正式投放市场,我本人也不太重视投连产品的上市。”他认为:投连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投资风险完全由客户承担,“保险公司的本质是承保风险,如果一家保险公司把它的风险都转嫁出去了,顾客买保险就成为买风险。另外,保险公司收取投连险管理费,从边际利润看并不少,投保人的负担并不轻松。”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中小企业》2006,(4):50-50
从1994年第一次接入国际互联网到现在,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发展迎来了2006年这个“本命年”。今天,人们打开电脑登录互联网的工作生活习惯已经变得像喝茶一样简单。借助网络的力量,上班时,人们可以方便地获悉业界动态,寻找最合适的合作伙伴;下班时,人们则可以轻松地浏览小说,观赏电影,甚至购买出产于遥远北欧的精美银器。便利的工作手段,轻松的生活方式,在人们的喜好列表上多了“上网”这一项。就如同身处现实社会一样,上网必须拥有特定的“网络身份证”——IP地址。一台性能再出色的电脑,没有了IP地址,就等于被互联网拒之门外。随着互联网…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已经渗透每个产业的毛细血管,代表未来的走向。如同蒸汽机提升社会效率,改造工业模式,互联网带来的是一次颠覆变革。面对着业界最近热门的"互联网思维",再加上大数据、智能制造、无线革命、云计算等新技术,互联网与较为传统的物业管理行业结合,会带来怎样的商业想象,现在的新兴企业和行业老兵们又有怎样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胡佳 《人力资源》2007,(13):20-21
今天“家天下”的治理结构在企业界风生水起,或历久不衰,或昙花一现,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也引起了众多企业领袖、业界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由于有着低风险高收益口碑,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热衷从去年一直持续到现在。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固定收益产品,因为身上汇集了域外在过去40年间发生的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现金管理”账户、互联网金融三类不同的创新,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文章对固定收益市场环境及余额宝对固定收益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投资组合理论与我国财务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组合理论与我国财务实践○南京经济学院吴明礼投资组合理论是西方财务理论体系中关于投资决策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投资决策分析舍去了风险存在这一前提,或做风定性处理(风险固定不变),但客观实际却是有投资必有风险,由马克威茨提出的“投资组合选择”奠定...  相似文献   

20.
印象系     
岳巍 《东方企业家》2011,(12):109-109
谁都不知道,当初王潮歌与樊跃漫有遇到张艺谋会怎样。但现在谁都知道,这三个人凑在一起就有了“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