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认为影响税收负担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征管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决定税收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同时经济结构决定税收收入结构;税收制度制定得合理与否影响着税收负担水平,经济政策对税收负担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税收征管水平不同,税收流失程度不同,税收征管效率影响着税负水平。但各因素对税收增长所起的作用大不相同,本文选择因素分析法对税收增长的各因素影响程度进行分解,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实践,揭示我国税收增长的各因素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
田雷 《企业家天地》2008,(3):216-217
对税收流失监测和控制的"完美"与否是众多国内外经济学者评价税制成功与否的标志。在我国,由于财税体制仍处于改革和创新阶段,税收流失比较严重。如何减小并控制税收流失规模也就成为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税收流失的界定入手,分析了税收流失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我国治理税收流失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税收流失问题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税收流失的治理也一直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为此,各国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治理来减少税收流失。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税收流失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提出治理税收流失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税收流失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税收流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用税收流失规模估测的收支差异法可以测估出我国税收流失的规模.  相似文献   

5.
税收流失治理规模的理论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流失这一现象古今中外都无法彻底解决,它将与税收同生共灭,所以税务部门的目标应是税收收入最大化而非税收零流失。从这一目标出发,引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模型来确定治理税收流失的最佳规模是治理税收流失的边际生产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那一点。在长期中,随着税收成本的减少,最佳的税收流失规模也在变小,因此应通过不断降低成本来缩小税收流失规模。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地下经济还是公开经济中都存在着税收流失.随着税收征管加强,我国税收流失问题有了好转,但税收流失问题仍然比较严重.本文分别用现金比率法和潜在收入能力测算法估测了2000-2004年我国地下经济和公开经济中的税收流失规模.测算的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的税收流失规模在经历了一个下降阶段后,从2002年起又出现了回升趋势,当前阶段我国税收流失主要存在于公开经济当中,而公开经济中又以增值税的绝对规模流失最为严重.大规模的税收流失一方面要求继续加强税收征管,另一方面要求进行简化税制,降低税率的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运用科学方法开展税收流失估算工作,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的共同做法。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估算的经验,并根据我国税制特点,进一步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估算工作。  相似文献   

8.
税收流失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难点.本文从我国税收流失现象出发,对影响税收流失的各种渊源成因进行了多方位、多视角的透析研究,并为我国税收流失治理对策的设计提供系列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下经济和公开经济中都存在着税收流失.现金比率法和潜在收入能力测算法是测算地下经济和公开经济中税收流失规模最常用的方法.利用这两种方法估测我国2000-2004年间税收流失的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的税收流失在经历了一个下降阶段后,从2002年起又出现了回升趋势.当前我国税收流失主要存在于公开经济当中,而公开经济中又以增值税的绝对规模流失最为严重.大规模的税收流失一方面要求加强税收征管,另一方面要求进行简化税制,降低税率的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不仅地下经济规模较为庞大,而且由此所导致的税收流失情况也十分严重。文章在对地下经济与税收流失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收支差异法对陕西省地下经济规模及由此导致的税收流失的数量进行了初步的测算,并研究了地下经济税收流失对陕西省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为治理陕西省的地下经济税收流失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对传统税源管理的重大变革。大力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是税收工作精细化的前提,是税收工作科学化的基础。构建专业化的税源管理体系,对优化纳税服务、强化税源管理、提高征管质效等意义重大。文章针对全国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情况,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税源分类、机构设置、税源管理信息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制度演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税制改革至今,中国出口退税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制度变迁。而出口退税制度的演变过程对中国的贸易进出口乃至中国经济产生了较明显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外贸出口、政府财政及企业三大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现行的出口退税制度的调整在整体经济运行的不同层面上发挥的效用之显著;并对今后该制度的改革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3.
源泉扣缴是我国现阶段税款征收的重要方式之一,这种征收方式在加强税收源泉控制、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税务执法中存在征管手段落后、行政不作为以及对扣缴义务人的宣传辅导不到位等问题,源泉扣缴并未完全实现其制度功能。因此,在征管实践中应通过加强扣缴义务人管理、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强化税法宣传以及提高信息化水平等措施,更好地发挥源泉扣缴制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增值税是我国税收体系的核心税种,尽管税收征管不断加强,但是增值税逃税现象仍然较严重。为了抑制增值税不遵从行为,有必要对影响增值税逃税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为治理增值税不遵从行为提供思路。本文通过构建增值税逃税模型对增值税逃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是:稽查水平、稽查率、处罚率、销售收入等对增值税逃税有一定影响。我国应该强化稽查水平和处罚机制,提高对逃税的威慑力。同时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深化增值税税源监控,有效降低增值税逃税行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乡居民在收入状况、基本生活状况、生活消费结构、财产来源结构方面都存在着差距。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包括社会保障的制度性缺陷、公共产品在城乡之间的供给不平衡、个人所得税制的设置不完善以及财产税体系的不健全。为了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应建设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公平服务社会;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基本服务均等化;创新个人所得税设置,充分发挥个税调节功能;开征有效的财产税,激励青年一代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保有税制度改革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我国应建立房地产保有税制度改革导致的地方财政收入缺口的填补机制,对改革前已购住房和改革时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尚未销售部分实行相对优惠的房地产保有税征收政策,通过加强监管和淡化限购政策降低金融风险,以年租价值作为房地产保有税征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择以区域间税负差异与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问题的相互影响关系为视角,运用泰尔(Theil)指标体系对我国区域间的税负差异度进行测算分析,并通过引入“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不同区域间资本和劳动力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运用基尼系数来计算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差异情况,以此来反映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的趋向。文章最后提出了缩小区域间税负差异,引导生产要素合理地跨区域流动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政府间转移支付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目标的实现。一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规模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该国的财权集中度与事权重心定位所决定的,可称之为分税制管理模式。该模式的选择需考虑一国的具体情况,包括是否具备实施大规模转移支付的制度条件以及权衡各种分税制管理模式的优势与局限。 鉴于我国目前短期内尚难以制定与实施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的情况,作者建议通过调整分税制管理模式适当缩小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规模,以便提高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9.
定期减免税优惠效果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其中以定期减免税优惠较为突出。二十多年来,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确实为引进外资、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这些简单、直接的定期减免税政策在实践中运行的效果究竟如何,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就定期减免税优惠政策中的纳税人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定期减免税优惠效果的因素,为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世界各国房地产税改革的多样性及其炯然不同的改革绩效,为中国房地产税制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本文考察、比较了各国有代表性的房地产税税率制度,研究在中国建立市场价值体系房地产税以及税率设计方面可供借鉴的经验,围绕谁决定税率、税率是否有差别或差别是怎样的、税率应定在何等水平这三个关键问题,对我国房地产税税率设计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