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提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对品牌社群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目前其实已没有必要区分传统和虚拟品牌社群的观点;接着,把业内学者提出的关于影响品牌社群忠诚度的因素总结为三个维度,分别是品牌社群介入度、品牌社群认同度和品牌社群满意度;并把这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依据其影响程度不同又再次分别细分为三个层次;最后总结了这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媒体下的品牌社群之品牌忠诚度模型。  相似文献   

2.
品牌忠诚度是衡量品牌资产的重要指标。在信息对称程度逐渐提高的网络环境下,品牌的忠诚度却呈现下降趋势。本文基于对网络品牌社群提升品牌忠诚度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品牌忠诚与网络适用度、网络社群及其价值维度,其次总结了网络品牌社群创建的两种形式,提出了针对网络品牌社群的“定位个性,推拉互动”、“维系关系,聚集粉丝”、“数据营销,品牌创新”的提升品牌忠诚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一些有远见的创新型企业品牌经营者,在实践中已经验证,通过品牌社群提高消费者忠诚度的方法行之有效。本文借鉴相关理论,作出以下假设:品牌经营者通过开展社群活动使消费者和消费者、消费者和产品之间互动,而互动使得消费者产生感官愉悦、精神愉悦和重构体验等社群体验,在消费者在得到了良好的品牌社群的体验的同时,进而提高了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度。本文实证分析是通过收集问卷并通过SPSS软件对之前假设进行验证和修正。最后,就如何通过品牌社群提高创新型企业品牌忠诚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品牌》2018,(2)
互联网背景下,在线品牌社群在连接品牌和消费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在线品牌社群如何影响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基于自我知觉理论和承诺一致性原则的理论视角,以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探讨在线品牌社群投入是否会通过反作用促进消费者品牌投入进而提升品牌忠诚。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线品牌社群投入对品牌忠诚没有显著的直接作用;(2)但是除消费者品牌投入的认知维度外,在其他两个维度(情感投入和行为投入)的中介作用下,在线品牌社群投入对品牌忠诚有显著作用;(3)在线品牌社群投入对消费者品牌投入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验证了自我知觉理论和承诺一致性原则在在线品牌社群情境下的适用性。研究结论深化了在线品牌社群投入对品牌忠诚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商》2015,(40):98-99
品牌社群的成形为传播文化品牌、维护品牌忠诚度提供了全新的视野。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品牌社群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从社群关系、动机等内外部因素探讨品牌社群形成机理,并根据花间堂"花粉品鉴团"为例验证形成机理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品牌社群研究逐渐成熟,而品牌社群价值结构维度一直是其研究的一个热点,明确品牌社群价值所在利于有关社群其他问题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以顾客在品牌社群中获得价值的性质和方向为依据,把既有的品牌社群价值结构维度模型分为内在物质型价值结构维度,外在物质型价值结构维度,内在精神型价值结构维度和外在精神型结构维度四种,然后具体分析这四种价值结构维度所包含的价值所在以及内涵,并在最后分析了本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王斌  聂元昆  钟帅 《商业时代》2015,(11):61-63
品牌社群是近几年来品牌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来临,虚拟品牌社群随之兴起,然而,目前学术界缺乏对虚拟品牌社群形成机制的研究。本文以社交媒体的核心—互动为出发点,结合象征互动论和社会认同理论,讨论了形成虚拟品牌社群的相关要素的内涵和维度,深入剖析了虚拟品牌社群的形成机理,从而从系统上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虚拟品牌社群形成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虚拟品牌社群形成机制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品牌互动形成品牌利益、品牌体验以及品牌象征;第二阶段是品牌利益、品牌体验和品牌象征形成品牌依恋;最后一个阶段是品牌依恋形成虚拟品牌社群意识,标志着虚拟品牌社群的形成。对虚拟品牌社群形成机制进行研究能够为企业构建虚拟品牌社群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网络零售商品牌和消费者行为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研究学者的关注。以往的研究侧重于网络品牌对消费者网上购物意向的影响,而对网上购物忠诚度的研究很少。本文以淘宝网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网络零售品牌的各个维度对网上购物顾客忠诚度的影响,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和上班族进行调查,对研究模型及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网络品牌的情感联系、服务响应和信任三个维度对顾客忠诚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服务响应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最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网络零售品牌顾客忠诚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品牌社群是当今西方品牌理论研究的新前沿,品牌社群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运用品牌社群来创造消费者的品牌信任。本文在系统论述品牌社群价值和品牌信任结构维度的基础上,建立品牌社群价值与品牌信任之间的作用机理模型,通过顾客体验作为中介变量来理解品牌社群价值与品牌信任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提出了研究结论,并指出了研究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任枫 《商业研究》2015,(2):113-119
基于品牌社群融入分析的视角,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品牌社群影响品牌关系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品牌社群融入对品牌信任、品牌承诺和品牌满意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品牌社群为企业改善品牌关系提供了新的路径;品牌社群承诺在上述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品牌社群融入对品牌关系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顾客让渡价值的品牌社群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系营销、社群理论、品牌建设理论的融合形成了品牌社群这一品牌理论前沿,品牌社群对于企业提高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甚至对提升品牌资产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顾客让渡价值理论的角度来研究品牌社群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培养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对企业的营销策略以及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已经成为企业的主要营销目的之一.本文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研究出品牌忠诚度由品牌态度、顾客满意度、顾客认知价值、信任、品牌关注度、品牌形象、疲劳效应七个维度构成.结合这些维度,给企业品牌忠诚度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在线品牌社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在线品牌社群的价值维度与品牌认同,证实在线品牌社群对消费者溢价购买意愿的影响。对496个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在线品牌社群的信息价值、财务价值和形象价值能有效提高消费者的品牌认同,品牌认同对溢价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通过进一步考察品牌认同的中介效应,证实在线品牌社群价值对溢价购买意愿的影响是通过品牌认同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6,(6)
如同在正式组织里面一样,人们在在线品牌社群当中也会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然而,由于二者的差异,传统的组织公民行为维度并不能简单照搬到在线品牌社群当中。基于现有的组织公民行为维度文献,本文提取直接受益对象和直接行为动机两个视角,据此归纳出在线品牌社群公民行为的四个维度:社群援助、社群参与、社群忠诚、社群维护。四个维度通过了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实证检验,具有信度和效度。研究结论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维度测量工具,并对品牌社群管理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品牌社群形成机理模型初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品牌社群是当前西方品牌理论研究的新课题,现有文献在诠释品牌社群形成问题上尚存在不足。本文以顾客让渡价值、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一个品牌社群形成机理模型,用以描述顾客加入和支持品牌社群的过程,该模型对品牌社群经营有着重要的营销启示,文章最后指出了本研究局限性及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品牌社区的概念、构成模型的分析,结合品牌资产的五个维度,即品牌忠诚度、品牌认知度、感知质量或者领导地位、品牌形象以及其他品牌专有资产,具体分析了品牌社区与品牌资产的关系,得出品牌社区对品牌忠诚度、品牌认知度、感知质量或领导地位、品牌形象等的促进作用,并提出通过品牌社区提升品牌资产的相应途径。  相似文献   

17.
樊华 《江苏商论》2011,(3):12-13,16
从品牌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品牌道德的内涵,分析了品牌道德与顾客忠诚度的关系,并构建了品牌关系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品牌道德缺失对成熟品牌的影响:品牌的顾客忠诚度会显著下降;接着以今年被央视曝光的三个品牌为例,并运用交叉列联表对其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8.
品牌社群突破了传统社区意义上的地理区域界限,以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利益为联系纽带。消费者基于对品牌体验、形象价值的认同,与他们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相契合,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品牌社群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但令品牌忠诚度更高,营销成本更低,还可以提高品牌的真实可信度,汇聚更多的新创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各学者关于雇主品牌内涵的研究成果,包括雇主品牌的定义、维度、基础、核心要素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设雇主品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赋予消费者越来越多的权利,网络品牌社群对信息交流、促进购买、建立口碑、培养顾客忠诚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作为电子商务平台巨头之一的淘宝网也越来越重视建立网络社群。本文以品牌社群营销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淘宝平台自身和平台中商户所进行的品牌社群营销进行分析,思考"品牌+社群"如何维护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挖掘淘宝网现有的品牌社群利弊以及其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