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一直以来,很多实证检验都认为并购的实际绩效并不好,但却无法解释实务中并购事件不断发生的现象。本文提出企业并购动机并非全部是为了直接获取财务绩效,并购动机不同,并购绩效的评价与衡量指标也应该有所区别;而企业并购动机又很大程度上受其产业环境即产业演进阶段的影响。因而,并购绩效的评价应遵从产业演进阶段——企业并购动机——并购绩效评价的逻辑。在此基础上,论文逐一分析了产业演进各阶段的并购动机,并设计相应指标体系来衡量其各阶段并购动机的实现,以此作为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并购浪潮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以并购的方式作为实现特定目标的捷径。本文分析了企业的一般并购动机以及每种并购动机可能导致的并购风险,从而对企业防范并购风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变化,必须直面并购。并购的竞争目的主要包括提高行业集中度、增强公司核心能力、规避经营风险等。竞争动机驱动下的并购方式选择,既与并购竞争目的相关,又和并购竞争发展战略相关,围绕着将企业做大、做强、做稳展开。借助于横向并购能使企业做大,借助于纵向并购可将企业做强,借助于混合并购,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能将企业做稳。  相似文献   

4.
至今,全球已经历了五大次并购浪潮,我国从上世界八十年代后也加入并购浪潮中,且愈演愈烈。企业为什么并购,并购动机为何让企业如此痴迷,正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整理出并购动机所在,帮助人们了解这复杂的并购活动。  相似文献   

5.
企业绩效评价主体的演进及其对绩效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本文将企业绩效评价主体的历史演进过程分为一元评价主体、二元评价主体和多元评价主体三个阶段,并从评价范围、评价目标、评价指标和典型方法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评价主体演进对绩效评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展望了企业绩效评价主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演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关键环节。我国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以及国有企业改革而不断发展和演变,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每个时期均有其存在的原因和出现的问题。正是在这些原因和问题的不断出现和解决中,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日臻完善。我国学者对企业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目前尚处初探阶段,而且多数仅是对传统的企业财务评价理论进行观念上的突破,并没有深入而系统地研究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具体操作。深入研究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演进,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进行对外扩张,优化资源配置。企业并购活动最基本理论依据是并购能否创造价值,所以科学的并购绩效评价方法十分关键。目前在学术界有关并购绩效评的实证研究非常丰富,并购绩效的研究方法的主要是事件研究法、财务指标研究法、经济增加值评价法,除此之外还有数据包络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等。这些研究方法研究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各有短长。本文旨在对国内外研究企业并购绩效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建议,以期能够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一点灵感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球出现了并购热潮,外资并购现象在我国逐渐得到了普及,尤其是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并购重组能够较为真实地反应出市场效率及创新能力,并购是当代上市公司发展的必经之路,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在全球企业并购的形势下,我国企业的并购重组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企业并购将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下面文章中主要在财务会计数据法的基础上探究了企业并购绩效考核工作。  相似文献   

9.
公司并购绩效与并购动机研究综述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司并购绩效方面的研究综述并购行为是否会创造价值,并购的动因是否真正驱动并购企业提高经营绩效?投资者能否在并购公告日获得非正常收益?并购是否会促进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总结起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途径有两条:一是采用  相似文献   

10.
许多企业界人士提出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主要来自于收购目标公司的战略价值,如优秀员工的创造力,但是现行的财务指标无法准确度量这些战  相似文献   

11.
经济社会不断进步,教育得到了更多的重视,高等院校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其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院校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者,只保证教师队伍的教育水平,才能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效率。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其以提升高校教师绩效为目的,对其绩效以及教师日常工作进行评价以期不断查找教师工作中不足之处,对教师工作形成一种督促作用,进而保证高校教师工作贵然,提升教师工作效率,全面促进人才培养效率。基于此,本文以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为中心,提出构建优良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方式,以期通过本次研究为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良好建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企业并购盈余管理,是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在并购的过程中,达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而在不违反会计原则的情况下,利用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政策,或对应计项目进行控制,从而使得账面盈余符合自己的期望的一种行为。在企业并购盈余管理中可以采用的计量模型有:Healy模型、Jones模型、DeAngelo模型,以及修正的Jones模型等。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总体应计利润总额法、特定应计项目法,以及管理后盈余分布法。本文从部分上市公司的公开报告等信息中提取样本数据,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对盈余管理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通过对企业并购盈余管理动机和问题的研究,可以有助于我们对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本质进行分析,并在资本市场上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金融业的开放程度不断增大,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大量涌入使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大,我国的银行业在运营模式、管理流程和绩效评价方面相对落后。当前的银行绩效管理评价系统已经严重阻碍了商业银行的现代化进程,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改革刻不容缓。本文拟以农信社为例,在对农信社的绩效评价方法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将当前国内外很多企业采用的平衡计分卡的方法引入农信社的绩效评价中,从而通过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来提升其管理水平,提高农信社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马圆 《新理财》2007,(9):72-74
绩效评价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合理地设计出各种绩效评价指标,并形成科学体系,才能充分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公司总体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5.
并购贷款的特殊风险取决于并购产生协同效应的可能性,而并购贷款风险控制的关键在于:通过分析评估如何更准确地预测并购活动是否能产生协同效应。因此,本文采用经验研究法,从并购方高管动机的角度识别了并购贷款的特殊风险来源,并发现:(1)连续并购现象是我国并购市场的基本特征,并购贷款的风险控制须正视此特征;(2)推动连续并购的高管具有一定特征;(3)连续并购现象可能并非以协同效应为导向的,对其提供贷款则蕴含较大风险。  相似文献   

16.
企业绩效评价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对企业的监管和对企业负责人的考核评价手段之一。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应用的绩效评价体系。大多是财政部1999年颁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所引入的非财务和新财务指标尽管得到了社会的较大认同,但是,在评价方法、财务指标的选择和评价规则等方面均仍存在着缺陷。应将财务运营能力分类进行聚类分析,增加如销售现金比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现金增加值等现金流量相关分析指标并将其独立作为一类验证指标;把社会贡献能力纳入考核范围,引入环境保护指数、逾期偿债率、提供就业能力等指标,并改进指标权重和计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PEARLS体系的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是保持农村信用社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我国,对农信社的绩效评价主要集中在风险防范领域.而对影响农信社发展的盈利能力等因素缺乏考虑.PEARLS体系是世界信用理事会(WOCCU)所倡导的最新、最权威的绩效评价体系.本文以某省2005年-2007年各地区农信社的汇总数据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农信社的绩效在过去三年内有所改善,但仍与国际水平有着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8.
企业并购是一种典型的产权交易行为,即以产权转让为内容,以获取资本控制权为目的的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是一种产权大改组。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基点,结合现代经济的若干原理,深入透析企业并购的经济动机,以助企业并购行为的健康有序运行,发挥其应有的效应。一、契约理论与企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阐述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尝试分析了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的评价依据、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绩效指标体系,探索构建科技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从而为实施科技项目绩效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会计师》2016,(2)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讨论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机和风险,以万达企业近年来实施的几个海外并购为例,阐述其海外并购的动机和可能面临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规避海外并购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