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管理层收购(MBO)起源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是一种重要的资产剥离和公司重组的手段。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MBO逐渐进入中国,并成为产权改革的一种新的探索形式。美国市场经济发育完善,管理层收购相对成熟。相对于美国,中国管理层收购在实施环境、实施动因、融资方式、定价机制和利益获取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继续探索和规范。《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的颁布是规范中国MBO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针对中国的现实情况,与战略投资者相结合是中国MBO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MBO不宜成为中国国有企业改制的一般模式或主流模式。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仍然面临产权不明确、管理层收购与改革方向不相符合、国有资产流失、资本流动仍受所有制局限、资产重组缺乏明确的决策主体等突出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产权改革,可通过把产权转移出去,或将其资本社会化进行,要处理好财政部与国资委的关系,要科学规范和合理运用各项财税优惠等政策进行财税调节,制定和完善企业收购、兼并和重组的有关法规等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为我国国有企业改制提供了新思路,也引发了新的问题。本文即从四个方面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在我国现阶管理层收购行为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管理层收购是一种多赢战略。我国管理层收购还处于起步阶段,为规范管理层收购的运行,国家通过立法对管理层收购作出了明确规定,而融资困难、融资渠道不畅成为制约管理层收购的瓶颈。引入风险投资不仅具有合法性、具有其他投资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管理层收购符合风险投资的要求、风险投资也能够参与和指争企业管理。管理层收购需要积极引入风险投资,要通过完善股票公开发行、发展场外交易市场、股份回购等方式为风险资本提供退出途径,以解决管理层收购融资难题,使风险投资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对  杨佳佳 《新智慧》2004,(8B):21-22
管理层收购是杠杆收购的一种,指企业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从而改变本企业所有结构、控制权和资产结构,使企业的原经营变成了企业所有,降低代理成本,进而达到重组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管理层收购是为了解决公司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使委托和受托合二为一,形成一致的经济利益目标函数,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管理创新方式,对于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变更、解决国有企业产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管理层收购成功与否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密切相关。管理层收购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法律政策、融资机制、定价机制和文化等。管理层收购的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有企业的成长性、企业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企业管理层的素质等。  相似文献   

7.
资讯链接     
大型国企将掀改制高潮"大型和特大型国有企业改革是最难啃的‘骨头’,未来几年,将出现国有大集团整体改制的新一轮高潮。"在11月5日举行的中国经济前瞻(上海)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呼吁,大型和特大型国有企业管理层应加快改制步伐,不能因怕改制引起动荡而"停步不前"。张文魁说,虽然国有企业改革已推进多年,但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大型国企改革的步伐相对滞缓。在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的  相似文献   

8.
运用差分法研究思路,本文考察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对生产效率和创新效率的影响。在确定1027家改革企业和1367家改制企业以后,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企业规模、市场竞争、贸易开放、技术溢出、行业、地区、经营年限等因素后,将国有企业改革为国有资本仍占主体的国有性质企业是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非创新效率的;相反,将国有企业改制成非国有企业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有助于提升创新效率。这一结论在区分样本企业的资本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特征以及所属的东中西部区域特征都较为稳健。本文结论表明,实现长期的股权激励改革方案应该成为未来国企改革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风险较高的资本运作方式,其成功的案例可谓是凤毛麟角。而导致众多MBO“夭折”的一个关键因素则是风险防范与化解不当。按照MBO的不同环节,MBO风险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收购环节的风险、融资环节的风险以及收购后整合环节的风险。按不同的控制主体来区分,又可以分别从内部、外部考虑MBO风险的控制。一、收购环节的风险防范与化解MBO是一种创新的制度安排,如果缺乏市场基础和监控机制,那么管理者和参与收购的其他机构很可能利用非市场的手段获取利益。单从我国实施MBO的企业所制定的股权转让价格来看,80%以上低于其最近的每股净资产,普遍采取折价转让。因此,在收购环节主要是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杜绝管理层自买自卖或者把企业作亏后再贱卖的可能。1.MBO方案制定权的分配。2003年12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MBO的实施方案必须由出资人组织制定,中介机构必须由出资人聘请,而管理层不能像此前那样自己聘请中介机构,对具体方案也没有发言权。此外,管理层必须回避整个收购过程的所有环节,若该企业在改制前几年经营业绩连续下滑,且是因管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收购的定价公允性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中最具争议也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文章按照多种定价方法综合应用的思路,提出了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层收购企业定价模型,并运用模型对湖南某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不应以转让价格低于账面净资产就说存在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流失现象等结论。  相似文献   

11.
宏观政策     
财政部建议暂停 企业管理层收购(MBO) 财政部复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财企便函[2003]9号)建议:“在相关法规制度未完善之前,对采取管理层收购(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行为予以暂停受理和审批,待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措施后再作决定。”  相似文献   

12.
投资者、董事会与管理层以及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分配等概念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历来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自然也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深入理解并科学运用资本成本理念,对于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资本成本概念为核心,对于国有企业的财务性质、国有企业治理、政府股东以及国企理财目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从理财的角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管理层融资收购与股权激励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财务风险与高管持股倾向存在负的线性关系,高管持股份额与企业激励效果(管理层努力水平)呈非线性关系。在日前我国企业的改制过程中,管理层由于收购资金匮乏,不太可能完全控股企业。所以存在一个现实的次优比例。可以最有效地激发管理层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有中小企业改制过程中,存在着国有企业管理层和职工共同购买原国有企业产权,将国有企业改成员工所有制企业的改制模式,本文将其称为内部人改制。针对内部人改制,理论上争论颇多,本文综述了支持内部人改制的理论假设和质疑内部人改制的理论假设,以期加深对当前内部人改制的认识,也可为下一步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5.
“管理层收购”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欧美,近年来才被引入我国,因此对许多人来说还很陌生。但随着国有股减持的全面展开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深化,这种由杠杆收购发展而来的新模式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广泛运用于国有企业的改革等各个方面。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证了在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然后以北京四通公司和粤美的公司为例,通过这两个具体的案例阐述了我国已经成功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的操作手法;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就目前在我国推行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管理层收购对我国企业的产权改革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但是由于法制不完善,我国管理层收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收购主体的合法性问题、融资来源的合法性问题、信息披露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将管理层收购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十五大之后 ,虽然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取得了不少经验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无法落实、股份合作制搞“一刀切”、国有资产出租出现负面效应等。这说明 :国企改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必须全面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全部含义 ,在此基础上进行国企改制 ,才不会使改制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8.
杠杆收购在我国企业并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杠杆收购是一种投资银行业务创新,它不同于单一融资收购,由于债务资本占有绝大部分比重,因此具有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鉴于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缺乏资金已成为制约企业兼并重组的重要原因,因此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正确运用杠杆收购,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将会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介绍了管理层收购在美国、东欧转轨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公司重组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能否融合以及如何融合是理论界和实业界热议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民营企业发展、国有企业改制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为此,需要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在界定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含义的基础上,厘清两类资本融合的目的、标志和原则,探索两类资本融合的领域和方式,并提出政府促进两类资本融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