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钟祥  邹智 《新金融》2004,(1):36-37
承债式收购是指在被并购企业资不抵债或资产负债相等(即零资产)的情况下,并购方以承担被并购方全部或部分债务为条件,取得被并购方的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  相似文献   

2.
刘帅 《财务与金融》2013,(3):82-87,F0003
以2001年-2007年21起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所进行的跨国并购案例做为样本,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并购方国际经验、并购规模与获得被并购方权益与被解释变量企业第二年总资产报酬率显著相关,而并购方资产规模、国家文化差异、东道国发展水平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3.
王希浩 《上海会计》1999,(10):36-37
一、企业并购与资产重组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具备与日益扩展的市场相适应的规模和竞争力,这要求将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最直接和快捷的方式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简称并购(或购并)。并购方往往经营状况较好,希望抓住机遇寻找发展,试图以并购来扩大规模或独占较大份额的市场,都是受获取更高额盈利这一目的(“效益目的”)所驱使;而被并购方则往往是一些技术比较落后或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它们希望以被并购的身份来寻找出路。在并购的实现形式上,一般通过付现收购、股权交换或举债收购等多种形式来实现。目前由于国…  相似文献   

4.
孙海婴 《税务纵横》2003,(11):60-60
并购整合是指当一方获得另一方的资产所有权、股权或经营权之后进行的资产、组织、人员等企业要素整体上的系统性安排,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能按设定的并购目标、方针和战略而组织运营。并购整合的基点就是企业的决策对并购动因和风险的深刻了解,并且对于并购以后被并购企业出现的各种合理反应,能有可观的认识和理性的对待。  相似文献   

5.
潘革新 《财会学习》2016,(18):75-75
本文则将从被并购方的角度来切入,阐述被并购方如何做好财务管理,通过优化资本结构、优化债务结构,改善财务体系,从而展现出公司的优势,表现出企业的成长性,使得企业在并购谈判中获得更高的估值,也有助于被并购之后的快速整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并购交易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于对交易资产或权益的合理定价。因此,企业并购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对被并购资产或权益的定价问题。  相似文献   

7.
企业并购过程中,目标企业价唐评估是整个交易的重要环节。通过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以摸清被并购企业的资产结构和经营状况,为成交价格的最终确定提供依据,也可以理清被并购企业的问题和明确责任,促进企业并购的定量化、规范化,避免随意性、盲目性。企业价值评估是一项专业性强、业务范围广泛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标企业作为被收购的对象,其行为选择无非有两种:支持并购和反对并购。支持并购时目标企业就会积极配合收购者的行动,使其以最合理的方式并购成功,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反对并购时目标企业就会采取种种措施进行反击,千方百计地阻止对方的收购行为。不管采取什么行动,  相似文献   

9.
李丽莉 《理财》2004,(10):52-52
企业并购作为优势企业对外扩张和发展的主要手段,已被我国企业广泛运用。大多数优势企业在并购的操作阶段十分谨慎,但对并购后的整合与协调重视不够,导致并购行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如何对并购后的企业进行整合,改善其经营管理,以期达到效益最大化,是企业并购后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0.
内部审计在企业并购实践中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并购是企业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也蕴藏着较大的风险。并购方的内部审计部门应积极参与企业并购的全过程:在并购前加强对目标公司的审计,协助并购企业更充分的了解目标公司,及时揭示并购中的风险,核实目标公司评估价值,协助企业定价以降低收购成本;并购实施中,要对并购方案和并购协议进行审计,以确保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并购后,内审人员要对企业合并后的整合情况进行审计,避免由于资源整合不利造成并购后的公司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1.
并购审计及风险的概念解析并购审计逐渐成为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业务,业内对并购审计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并购审计是指在企业并购时,委托中介机构对被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并购方的并购风险。所以,并购审计是企业并购过程的一部分,并购审计的风险也应纳入企业的并购风险中。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规模和数量均呈上升趋势。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增长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拓展银团贷款、外币等相关业务,并为开展综合经营和建立全球化网络提供了良机。在宏观上,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持谨慎乐观态度,警惕并购风险,重视海外并购但不忽视本土并购市场,力争将其他企业海外并购与银行自身海外扩张相结合。在具体策略上,作为融资者应注重考察收购价格的合理性、不同并购方式的风险差异和贷款保障体系;作为并购顾问应注重企业文化融合、经营管理理念和国家风险等问题,进而以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赢得客户,实现国际化、综合化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主并方数字化赋能视角,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企业发起了更多的并购活动,并取得了更高的并购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在企业并购中发挥信息效应与治理效应,当信息环境较差时,数字化转型对并购决策和并购绩效影响更强,当并购代理冲突较高时,数字化转型企业取得了更高的并购绩效。此外,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并购支付溢价,这是由于数字化转型为并购带来了更多元的融资方式。数字化转型能缩短并购交易时长,提高并购成功率。此外,被并方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发生并购的概率越高且并购绩效越好。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入理解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并购的影响,对评估数字化转型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并购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企业并购是指投资企业为了获取目前企业的控制权(部分或全部),而运用自身控制的资产(现金、证券及实物资产)去购买目标企业的资产(股份或实物资产),并因此使目标企业的法人地位消失或引起法人实体改变的行为。企业并购的税收规范是指涉及企业并购的相关税收处理规则和具体实施措施。因此其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税制体系,而是既有自己独特的税收处理规则,也融合了其他  相似文献   

15.
当企业并购在形式上完成后,并不意味着新的企业就会顺利发展,并购成功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并购后能否重新焕发出活力,在市场竞争中重新获得优势,而要做到这点,企业不仅仅靠“硬件”的整合是不够的,“化整合”的成功与否往往直接影响着企业并购的成功,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资产重组的成功率只有43%左右,在那些失败的重组案例中,80%以上直接或间接起因于新企业化整合的失败。  相似文献   

16.
张岳 《济南金融》2006,(4):111-112
<正>银行并购是指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并购方为获取被并购方的经营控制权,有偿地购买被并购方的部分或全部产权,以实现资产经营一体化。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企业,公司企业并购的内涵也完全适用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并购重组,完全适用于我国新颁布《公司法》中规定的合并、兼并和收购三种形式。银行并购是一种健康的经济现象,它能增强银行的竞争力,提高效率,节省成本,使无效率的银行变得有效率,而有效率的银行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如何进行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璇 《国际融资》2006,(3):44-47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与中枢,它不仅关系到并购战略意图能否贯彻,而且关系到并购方能否对被并购方实施有效控制以及并购目的的实现。所以,主并企业与目标企业在资产和财务环节的整合是并购成功以后整合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18.
《国际融资》2014,(4):53-54
能否跟上并购流程仅仅是并购是否成功的一个因素。还有很多方面,中国买家需要进一步学习。太多企业因为不熟悉并购流程而导致出局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发展到了一个阶段,需要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增长。一方面中国企业需要通过收购海外公司的技术、品牌提升能力和形象以获取更加合理的利润,摆脱低成本制造的桎梏;另一方面通过海外被并购公司的现有渠道进入广阔的世界市场,摆脱对于中国国内市场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被并购企业在并购活动前是否会利用自媒体进行策略性信息披露以调节并购溢价。研究发现:被并购企业在被并购前会利用自媒体信息平台选择性地披露“利好”消息,抬高自身的市场价值,提高并购溢价,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并购的类型不同,被并购企业期望的并购溢价也不同,其会通过自媒体平台的信息发布来让并购溢价向自身期望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被并购企业侧重发布不同类型的自媒体信息以提高并购溢价,且被并购企业在并购活动前发布的自媒体信息显著提升了并购成功的概率。此外,被并购方利用自媒体信息披露调节并购溢价的行为仅具有短期性。  相似文献   

20.
程晓远 《会计师》2013,(1):16-17
<正>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简称。兼并通常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并取得对这些企业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而收购是指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企业并购可以促成有限资源更为合理的流动,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一、并购的分类根据并购的法律形式,企业并购可分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吸收合并是指并购方通过企业并购取得被并购企业(以下简称目标公司)的全部净资产,并购后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