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晓华,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他出生在北京城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便上山下乡到黑龙江当了8年知青,后来回城,烧过锅炉,当过炊事员,练过摊当过“倒爷”,甚至因为“投机倒把”坐过牢。他凭着他的商业头脑和奋斗精神,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打了几次漂亮的商业战役,终成亿万富豪。美国《福布斯》杂志曾多次将他列入中国富豪榜,并两次名列第2位。他是中国第一个购买法拉利“钻石”跑车的人,也是惟一一位名字被用来命名太空中的小行星的中国企业家。他的个人公益慈善捐款近亿元,在中国民营企业家中名列第一。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称赞他是“美国青年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2.
柯志雄 《商界名家》2003,(10):53-55
从英国到了中国,从安达信的一个会计师到紧贴富豪成名的“中国通”——这就是胡润——不过尔尔!  相似文献   

3.
谁是浙商,浙商是谁?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这样一个观点: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浙江商人是当今中国最具活力也是最会赚钱的人群。  相似文献   

4.
赵民 《中国工商》2003,(8):78-79
如果说,“中国企业家—中国企业健康规律”的第一个层面“中国企业家的快乐指数和中国企业的健康指数”反映的是一个中国企业家与企业的短期的内在相关性,那么第二个层面“中国企业家的心理健康和中国企业的文化健康”,反映的则是个中国企业家与企业的长期的内在相关性。这一层面和  相似文献   

5.
胡成中 《品牌》2005,(1):28-28
<正> 进入21世纪,中国关于财富的讨论逐渐浮出水面。大大小小的财富论坛一个接一个。某些经济学家还提出了新财富的概念,甚至放言新财富时代已经到来。国内层出不穷的富人榜,使"财富"热再度升温。四种财富心态炫富:稍微观察一下今日中国的消费社会,可以看到无数千奇百怪的炫富式的消费现象。这样豪奢的对财富的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6.
巴曙松 《浙商》2005,(2):18-18
2004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国。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开放度,在于其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一般而言,大国的外贸依赖度在20一25%之间,比如美国、欧共体等;而中小国家或地区的外贸依赖度就高达50%以上,比如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等。但中国是个例外,在经济总量上,中国是个大国,可外贸依赖度高达70%以上。这足以说明,中国是一个经济非常开放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提起雅戈尔,在中国可以说是鼎鼎大名。雅戈尔不仅是一个地域性的企业,一个单纯的品牌,还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一个经典。作为雅戈尔的创造者,雅戈尔集团总裁李如成,也成为了当代中国成功企业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企业的经济实力密不可分,而企业家精神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认真审视当前我国企业家精神的现状,重新塑造中国企业家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三联竞争力》2010,94(1):20-20
孙宏斌注定将成为中国房地产史上的一个符号,不管他下一步将大成,大败,还是默默无闻。因为仅以目前的三起三落,他就足以史上留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经济自从上世纪80年代起飞以来,每年平均以8%~9%的速度高速增长,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个亮丽的风景线。但是,走进中国经济,我们却惊讶地发现,中国企业的成长并不像它的经济增长那样耀眼,相反,在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企业的经营状况总体上却每况愈下,与经济的高速增长形成了非常不协调的局面。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从两方面来探讨。第一,既然中国的企业表现不佳,或者说微观经济层面长期存在着严重的低效率问题,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何以能表现甚佳?第二,既然20年来中国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那么,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却一直表现…  相似文献   

11.
伍淑清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到内地创办合资企业的实业家。她创办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企业,并在家族的支持下,成了一名热心国内公益事业的社会活动家,像个空中飞人,每周来往穿梭于全世界各地。她把自己这颗赤诚的心交给了祖国和人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说这话的是一个外国老板,时间是1985年。当我们在21世纪,面对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国际性知名产品“贫牌”等诸多困扰时,特别是在企业体制改革已到了生死时速的境况下,回头再来体会这句话,的确是耐人寻味: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是什么使我们的企业家在缺位?中国企业家能否成为“资本家”?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社会的变革中,作为一个原本有影响力的阶层和大部分财富的所有者,富人的社会作用应当日益加重,但在今日中国,由于对社会责任的忽略和在社会公益事业上鲜有作为,迅速崛起的富人阶层其社会形象似乎并未因其财富递增而有所提升,其社会作用和社会影响力始终遭遇狙击。  相似文献   

14.
冯仑 《商界》2013,(5):149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乔布斯,一个扎克伯格,背后可能死的是无数多的人。所以有效的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对创新和企业家能力的定价,而这个定价,应该不受任何歧视。有人问,中国这么大,企业这么多,为什么没有出一个乔布斯的苹果?我想说中国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偏执、挑战、追求卓越的精神其实一点也不输乔布斯,但是我们能不能在现实的环境中,长出一个苹果这样的企业,确实偶然性很大。  相似文献   

15.
陈果 《商界》2011,(10):84-85
中国企业站在一个“燃烧的平台”上,跳下平台有被海水淹没的风险,但不跳,又必将被大火吞没。考验企业家的是,如何选一个恰当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纵身一跃。  相似文献   

16.
管理思辩     
什么是中国式管理? 中国企业家联合会副理事长胡新欣:管理体系应该像一棵树,哲学层面是它的根。虽然很多方法我们不具备,但将来会有一个为世界所认同的中国式管理。我认为第一是东方智慧、第二是全球视野、第三是本土方案,具备这三点就可称做中国式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WTO经济导刊》2006,(7):96-96
双星集团总裁汪海对中国农民怀有深深的感情,他认为:“一个优秀企业家一定要有责任感,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不能忘记农民兄弟,而农村市场又是双星最大的市场,做好了农村市场,双星就在同行业中确立了优势。同时,党和国家确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双星融入新  相似文献   

18.
“入世”将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注入了新的催化剂,但是也对中国的企业家提出了挑战。那些质优价廉的洋货将与中国的企业同台竞技,逼着我们要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入世”之后,所有的企业都将直接面临竞争压力,企业家必须拿出硬招来,才能迎接挑战。为此,中国的企业家必须早作准备,采取相应的对策,要打破依赖国家和政府的思想,立足于自身强筋壮骨,尽早与国际市场接轨。  相似文献   

19.
罗毅 《商界》2004,(2):26-28
这是中国第一个在建城之初就明确定位的城市!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个负责建设并经营城市50年的民营企业!这是中国第一个从农村走出来却要经营城市的民营企业家!  相似文献   

20.
互动     
一线记录 谁才是中国富豪? 中国的富人到底是否存在一个企业家与暴发户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