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伏海  俞文洁 《中国广告》2006,(11):74-75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一个新名词在中国悄然兴起,“企业社会责任”。但很少有人真正懂得它的涵义。源于欧美的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被很多人认为只是一种慈善行为,只是想到做才做的事。它和建立企业品牌形象有何关系,对企业有何益处,是不是一种公关行为,很多人并不了解。记者有幸采访了CSR的专家,奥美公共关系有限公司亚太区总裁柯锐思先生,就CSR这个新话题进行了探讨。你是如何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它与企业的慈善捐款有什么不同?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慈善捐款有本质上的不同。慈善事务的概念已经存在了很…  相似文献   

2.
陈萍 《中国品牌》2012,(1):104-104
"做善事是快乐的事情,不帮助人家就会很难受"这是陈逢干的人生信条。30年来,他就这样坚持在做慈善。陈逢干,这个来自浙江省天台县山区的农民,他的财产,不论是在他的家乡天台县,还是在他的创业地宁  相似文献   

3.
慈善是人类最悠久的社会传统之一,它是慈悲心理驱动下的善举。大多数人认为,真正的慈善行为应该是低调而不附加要求的,慈善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一种满足。但是,陈光标却一反常态,高调、张扬,引起了巨大的社会争议。陈光标的高调和张扬不仅表现在他连续6年获得"中华慈善奖",还表现在他做慈善的方式上——在地震灾区公开发红包、在南京砌"钱墙"、宣布裸捐、举办演唱会、砸"大奔"、扮"雷锋"等等。赞成者认为,  相似文献   

4.
套现的学问     
李嘉诚宣布捐出1/3的个人财产,放入名下的基金会,做公益慈善之用。他表示,基金会是我第三个儿子。继前段时间巴菲特捐出自己公司的全部股权做慈善后,富豪散财又一次引起震动。  相似文献   

5.
王振家 《光彩》2012,(6):32-33
企业家把企业做好,给员工和社会带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本身就是广义慈善的一部分陈光标的高调慈善举动一直备受争议,公众对他做慈善的动机和目的猜测很多,"企业家如何做慈善"也因此引起了社会的热议。为此,本刊采访了长期关注民营企业家发展的民企研究专家杨轶清和慈善界人士黄浩明先生。《光彩》:您怎么看待"陈光标现象"?杨轶清:陈光标的慈善行为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社会争议,与我们的传统文化、当前的国情  相似文献   

6.
自从2000年巴菲特开始在全世界拍卖他的慈善午餐,就引得各地富人尽折腰,虽然吃的不过是牛排,午餐入场券价格却连年攀升。今年,又一位来自中国的投资基金经理赵丹阳,愿意为这个机会付出比前一次高3倍的价钱,这个价格同时也创下了eBay慈善竞拍活动成交价最高的纪录。  相似文献   

7.
声音     
我都不知道卡内基是谁。——被称为“农民造车运动领袖”的李书福,在胡润发布的“慈善企业家排行榜”中排名靠前。他说,自己做慈善并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主要因为“我们能切身地感受到生活在那么  相似文献   

8.
近日,Facebook采用“日落条款”修改公司章程:假如以后扎克伯格不再担任公司CEO,他就无法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这不是扎克伯格第一次通过股权结构优化公司治理,去年12月,他就决定以慈善方式捐出自己和妻子持有的99%的Facebook股权.为此,有人称赞扎克伯格做企业的大格局,有人夸奖他投身慈善的高品格.  相似文献   

9.
作为商人,陈光标无疑是成功的典范,但陈光标真正引起人们关注的,并不是那些颇具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而是他常年坚持的“慈善”之路。陈光标待人和蔼、慈眉笑眼,毫无半点架子是他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他的形象让人与高调、光环、裸捐、慷慨等字样连在一起,同时也与传统的“做好事不留名,做慈善要低调,做好人不张扬”等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0.
曹伟 《华商》2014,(19):78-79
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在慈善领域的贡献,或许迄今为止,很少有人能出其右。中国慈善榜上,曹德旺一直是公众认可的“首善”人物、他的捐赠有两点令人印象深刻:第一是金额巨大;第二是私人捐赠,尤其是其携长子曹晖以个人名义向玉树地震灾区捐赠1亿元,开创了中国慈善史上款项最多的个人捐款,被誉为中国慈善“个人第一捐”。做企业积累财富,再将财富转换做慈善事业,对曹德旺来说犹如左右手一样“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1.
微博     
《光彩》2011,(9):1
@杨澜:正在度假中,听说近来有网友热议中非希望工程的管理问题,并有人提及我是该组织的共同主席。事实是曾有该项目两次邀请我做其共同主席,我因不了解其情况均婉拒,与该机构没有任何关系。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做好企业、解决就业、上缴税收,这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如果公司实力雄厚,拿出资金与资源,在社会的监督下做些慈善,那是高尚;公司打着慈善的名义做生意,或慈善是捞钱的挡箭牌,那是邪恶。京东网董事长@刘强东:DHL退出中国市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允许他们做  相似文献   

12.
在此次地震赈灾中,许多人都有这样一种看法:企业慈善做得好,就说明它在社会责任方面做得比较到位。那么,慈善捐赠果真能替代企业的社会责任吗?  相似文献   

13.
叶檀 《商界》2006,(12):94-94
不少人号召中国的企业家学习比尔·盖茨的慈善精神。我认为,既然我们的企业家生活在与比尔·盖茨制度背景与文化资源截然不同的现实土壤中,还不如求诸本土资源来得更为切合实际。学习比尔·盖茨的慈善义举,大道理上来说很对,不过诉诸于企业家创新精神与慈善制度未尽完备的当下,却是给企业家描绘了一个不现实的童话。比远在大西洋彼岸的这位慈善大王更现实的选择,应该是民生轮船公司的创始人卢作孚,他视员工如子民,他在官场之间的不偏不倚,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某天,一个富人见上帝去了,问上帝自己能否进天堂。他这个人很慷慨,一生行善,济贫解困。上帝反问他:"如果我提出要求,你是否会放弃所拥有的一切追随我呢?"他很勉强犹豫。于是上帝说:"让骆驼穿过针鼻,也比富人进天堂容易。"这典故是讲放弃的能力。同理,在广告中,为了成就也必须放弃很多东西。现代市场营销的主要问题,是被 MBA mentality 控制着,而非 Sellingmentality.如果你有 MBA 做销售,或者你已被冒犯了……让我们暂且称它为"SOP-mentality"(standard operattng procedure)或"Photocopy-mentality"。MBA 在商业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勿庸置疑,在商业管理方面它是很  相似文献   

15.
比尔·盖茨在初夏的一次华丽转身,给世界带来了580亿美元的善款和一张沉甸甸的慈善地图。退休之后,他要开始他新的慈善行程,第一站就定在中国。而另一位比尔,比尔·克林顿刚刚很低调地在中国发行了他的新书《付出》,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他在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从事慈善旅行的亲身经历。两位比尔都在用行动坚持着一个共同的信仰:每个生命的价值都是平等的,付出比索取更令人感到满足。如今他们的付出,已经引起广大国人的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视窗     
《光彩》2013,(8):4-7
声音有的企业家在做慈善时,把企业财产视同个人私产捐出去,我很不理解。如果投资人随意调动企业资产,那这种调动的实质就是挪用和侵占,是违反公司法的。这样的捐款与巴菲特、比尔·盖茨等人的慈善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捐的是自己通过股份分红得到的钱,是个人财产,当然可以由本  相似文献   

17.
对女人的审美感觉首先来自容貌,其次是身材。因此“曲线”美也能成为商机,这个50多岁的人曾淡化自己做女内衣的内心感受,因为他很传统;但一旦炒作起来,人们觉得他又很时尚  相似文献   

18.
左言 《新财富》2014,(9):78-87
这个8月,为“渐冻人症”募资的“冰桶挑战”从美国蔓延至中国,这场看似娱乐化的大众募捐活动令慈善再度成为全球潮流。事实上,家族传承过程中,慈善同样可以发挥正向作用。在出身印刷世家的富五代艾略特·当纳利看来,做慈善有助于家族传统与价值观的传承、凝聚力的增强,这才是打造成功家族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一个“心”字形的红色标识下面,“慈善”两个大字显得异常醒目。它的右下角,才是小了两个字号的自己的名字。这个以“慈善”为名片,将自己的名字紧紧地与“慈善”两字联系到一起的,就是浙江天台人、宁夏石嘴山市大榆树沟煤炭产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逢干。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子商务》2006,(5):16-17
我都不知道卡内基是谁。被称为“农民造车运动领袖”的李书福,在胡润发布的“慈善企业家排行榜”中排名靠前。他说,自己做慈善并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主要因为“我们能切身地感受到生活在那么一种贫穷的环境中的痛楚、悲哀和无奈”。据报道,多数排名靠前的慈善企业家本身都是布衣出身的第一代企业家,其中不少人甚至有令人同情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