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金盛是法国安盛集团与中国五金矿产总公司的合资公司。2003年11月底,其在广州成立了在中国的第二家公司,法国安盛集团董事长Rack Alert,安盛亚太区高级副总裁Michall Tinarlt亲赴现场捧场。“金盛在广州的发展将决定我们今后在整个南中国领域的发展进程,至关重要。”安盛保险广州公司CEO陈国忠说。  相似文献   

2.
信息集锦     
《上海保险》2014,(5):60-63
1.安盛天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业 安盛天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3月31日宣布正式开业。安盛天平由原国内第一家专业车险公司天平汽车保险与全球最大保险集团AXA安盛集团在华全资财产险子公司合并设立,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大的外资财险公司。  相似文献   

3.
张鑫 《中国外资》2003,(4):16-17
<正> 2003年2月初,外资保险迎来了中国第一张保险经纪牌照和第一张保险公估牌照。美国怡安保险集团获准与中国粮油食品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资保险经纪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份。而英国GAB罗便士国际保险公估集团公司则成了首家获准在华筹建独资子公司的外资公估公司。 从等待到获得许可,从获得许可到公司正式开业,这中间有多少路要走,也许只有外资保险公司自己能说清楚。伴随着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市场拓荒的热闹,其背后的寂寥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相似文献   

4.
提起友邦保险,熟悉保险业的人第一反应或许是"首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将保险营销员制度引入中国的外资寿险公司"、“诞生于上海的外资寿险品牌”等,这些耀眼的光环无疑是友邦中国乃至友邦保险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公司风险管理的思想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保险集团管理实践。本文以公司风险管理的视角,对保险集团最优投资和承保比例进行研究,建立了保险集团最优投资和承保比例模型,并以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三家保险集团的最优高风险投资比例均低于5%,且进一步多样化承保业务的比例可以增加保险集团的权益资本。因此,未来我国保险集团除了应该进一步坚持多样化战略以外,还应该坚持将大部分资产配置于低风险资产,将少量资产配置于高风险资产的资产配置策略。  相似文献   

6.
一、完善保险专业本科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一)中国保险业对人才的需求 自2004年11月中国保险业全面开放以来,众多国外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保险市场。本土公司与外资公司为争取各自的市场份额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决定竞争成败与否的关键是人才力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中外保险开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鑫 《中国外资》2002,(3):7-10
<正> 美国国际集团(AIG)是首家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外资集团,旗下的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寿险)和美亚保险公司在上海、广州、深圳、佛山等地都有分支公司。早在1年前甚或更早些,集团从尚未获准开放的城市——如西安、大连、成都等地招收了若干年轻人,在友邦上海分公司接受全方位的培训,这些人基本都具备高学历、金融工作的经验。毫无疑问,中国加入WTO后一旦那些城市开放,他们随时都可以开业。  相似文献   

8.
建立保险交叉销售体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吉生  金伟飞 《上海保险》2007,(5):23-25,22
近年来,保险业集团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为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迅速壮大,一些保险公司纷纷扩军,向综合经营方向迈进。目前,已有中国人保控股公司、中国人寿集团、中国再保险集团、中国保险控股公司等七家保险公司组建了控股(集团)公司,另外,阳光财险也已获批组建第八家保险控股(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9.
陈功 《上海保险》2008,(5):43-46
纵观中国保险公估业,2008年必将成为标志年。本世纪初进入高速成长期的中国保险公估业最终依靠资本平台的强力,步入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而这一页,则由泛华保险服务集团掀开。泛华保险服务集团于2007年12月登陆纳斯达克市场融资2.16亿美元,获得整合中国保险中介业的基础。此前,泛华集团已经收购22家保险代理公司及4家保险经纪公司,在打造中国保险中介集团平台的战略驱动下,更大的资本运作直指保险公估。继2007年12月成功收购广东方中公估公司后,  相似文献   

10.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黑格尔1999年,作为世界保险巨舰的安联保险集团从德国来到上海,携手中国的合作伙伴成立并发展了今天的中德安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获准开业的欧洲合资寿险公司,在外资争相抢摊的中国保险市场,在全球经济发展最快速的地方,中德安联与中国保险一起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直"不见动静"的艺术品保险市场,因外资保险公司的加入而变得热闹起来.法国安盛集团旗下的安盛艺术品保险与丰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联手,宣布进入中国艺术品保险市场,该公司的介入能否推动国内艺术品保险市场的发展备受市场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公开资料显示,自2015年以来,外资财产险公司份额持续回落,保费增速也持续低于中资财产险公司。截至2019年5月,外资财产险公司份额已经下降为1.74%。至今,全球最大的保险及资产管理集团——法国安盛集团(AXAGROUP)(以下简称"安盛")已经进入中国市场20年。20年间,安盛不仅作为重要股东参股寿险公司、基金公司、投资管理公司,还即将全资控股安盛天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国内产险市场的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市场竞争主体目前,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各类保险公司共有18家。其中中资11家,外资7家;保险中介16家(如含最近批准筹建的约50多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11家,保险经纪人公司3家,保险公估人2家。由于我国产险市场的开放度控制较严,外资保险公司不仅进入少。且产品、区域范围受到了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14.
在11月召开的“中国保险市场与WTO国际高峰年会”上,中国保监会官员公布了“加入WTO中国保险对外承诺”。这使得保险业成为入世后,国内第一个公布入世承诺的行业。在“加入WTO中国保险对外承诺”中,关于外资比例和地域时间两大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允许外国非寿险公司在华设立分公司或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外资股比例可达到51%,加入2年后允许设立独资子公司;加入时,允许外国寿险公司在华设立合资公司,外资股比例不超过50%,外方可自由选择合资伙伴。  相似文献   

15.
到西部淘金——新兴寿险公司的另类战略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平 《中国保险》2005,(12):37-37
人们都说保险“嫌贫爱富”,所以纷纷涌进东部发达地区市场,以至于在广州、上海这样的市场寿险公司主体就多达二十几家。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银川、贵阳、内蒙这样欠发达地区,寿险公司主体仅有三至四家。如此看来,的确体现了保险“嫌贫爱富”的性质。然而,新兴寿险公司在广州、上海这样竞争激烈的地方普遍表现不佳,就连中国人寿这样的老资格也不得不退让三分。  相似文献   

16.
《保险研究》2011,(8):I0015-I0017
继5年前中英人寿和中意人寿相继将总部从广州迁至北京后,目前唯一一家总部设在广州的外资寿险公司信诚人寿,其“迁都”计划也获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 外资再保险期盼法律透明化 不久前,汉诺威再保险集团董事长威廉·策勒旋风式地访问北京、上海,一是拜会中国保监会官员,一是会见其大大小小的客户。莫非身为全球第五大综合性再保险集团的汉诺威也将向中国保监会递交其开设分公司的申请?在遭遇“9·11”后,当一些国际金融集团开始缩减海外投资时,汉诺威再保险集团为何会逆势出击、拓展其在中国的投资呢?  相似文献   

18.
沈悦 《金融纵横》2010,(7):43-47
截至2009年底,中国市场共有外资财险公司18家,除不能经营少数政策性保险以外,外资公司基本同中资公司享有一样的国民待遇。因此,研究外资财险公司的竞争力及市场地位对于中资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指标分析方法,以中外资财险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经营过程中四要素:业务结构、盈利能力、偿付能力、经营稳健性为研究内容,并为每个要素选取判断指标,对比分析可知外资财险公司在业务结构、盈利能力、偿付能力、稳健经营四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但是市场地位低下。为中资财险公司提出的发展建议是:正确看待外资财险公司、调整自身业务结构、改善投资渠道、强化两核技术。  相似文献   

19.
必须加速实施国有寿险品牌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即将加入WTO,外资保险公司即将大举进入我国保险市场,国有寿险公司必须采取对策应对,通过实施品牌和企业发展战略,创建吕牌险种,强化保险宣传和服务水平,提升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0.
任宝 《上海保险》2011,(9):39-41
本文所称保险集团公司,是指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并依法登记注册,名称中具有“保险集团”或“保险控股”字样,对保险集团内其他成员公司实施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