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至关重要,对于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塑造发展新动能,加强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引领能力建设,高起点谋划未来产业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助推可持续发展进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尊重经济文化多样性,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坚持合作共享服务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开放思维运筹发展战略设计;统筹发展与安全,提升民族地区经济韧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维度综合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利用客观赋值法对2010—2019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五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年均增长4.99%,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区域差异显著,呈现出明显的“一高两中两低”特征;影响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素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5.
新时代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丰富中国特色区域研究的理论体系,探索区域发展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区域高质量发展可以被视为区域发展的一种高级状态,梳理区域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发现,我国区域增长或区域发展的理念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区域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着眼于区域发展中的顽症和新出现的问题,其理论内涵丰富,是在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区域发展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在城镇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经济结构升级,生态环境优化,区域政策协调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碳市场运行管理机制相对稳定、核算制度体系较为合理、分配履约机制公平有效、市场交易总体灵活有序、碳汇与碳金融不断创新,发展逐步向好。从碳政策、碳核算、碳资产、碳人才等入手,分析福建省碳市场发展中面临碳政策体系有待健全、碳核算体系有待完善、碳定价机制有待建立、碳人才质量有待提升等主要问题,从深化完善碳市场政策体系、深化健全碳数据核算机制、深化碳交易市场科学管理、深化碳管理人才队伍建设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东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探求如何从数量规模型发展模式转变为质量价值型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东北全面振兴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共同演化的过程中,应重视外生因素与制度变革带来的路径创造机会,以及路径依赖过程中技术关联带来的比较优势演化。同时,注重通过企业家精神引领组织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延伸高端产业价值链、通过服务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系统协同效应,以及明确通过解放思想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演化方向,以此推动新时代东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目前上海环境服务业存在着污染治理市场相对较小、本地企业竞争能力偏弱、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需要明确环保服务业对于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的意义和作用,多措并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补齐政府配套服务短板,牢牢把握住上海环境服务业发展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9.
10.
高质量会计准则能导致可比(comparability)、透明(transparency)和充分披露(fulldisclosure)的财务信息,从而,投资者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在不同的会计期间有针对性地分析公司的业绩。事实上,A.Levitt的这一表述并未对高质量会计准则下直接的定义,而是阐明高质量会计准则所追求的目标——高质量财务报告,是对一项会计准则是否为高质量的“事后认定”,而非“事前识别”。要建立评估会计准则质量高低的标准,首先必须寻求高质量会计准则所具有的基本属性。我们认为,这一基本属性就是准则的制定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逻辑严密的、综合性的、总括性的会计基本概念及其框架,即准则的概念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内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十三五"规划向"十四五"规划的战略转型机遇期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呈现一系列新变化:互联互通、优势互补的区域大循环格局开始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高水平区域经济开放格局。笔者认为,新的区域经济格局变化加速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的转型和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新时代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区域总体协调发展与区域相对均衡发展并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导向、以"四个全面"作为区域战略布局基础。新时代的高质量区域经济政策调整方向表现在建立梯度化层次化的区域创新系统,提升区域数字一体化公共服务系统的供给质量,强化内外互通的区域开放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2.
13.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基石,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七项重点工作任务之首,成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新的战略定位。本文力求通过了解福建民营制造业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福建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为福建民营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代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冷静面对巨大挑战、沉着把握发展机遇、实现经济持续稳定的必经之路。高质量发展推进我国经济领域全面变革、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是现阶段符合发展必然要求、是适应变化必然选择。理清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脉络与内涵意义,有助于深刻领悟我国经济战略和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5.
锁箭  汤瑞丰 《技术经济》2020,39(5):125-133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协调发展成为关系中国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要理念,而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是绿色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构建了涉及绿色能源投资、生产、消费和减排4个系统的9个细化指标,利用熵权TOPSIS法实证测度2017年中国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深入分析各区域之间的差异。通过研究发现:中国30个省区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在4个子系统和综合水平方面的表现均存在差异,综合水平总体呈现"东中部高且比较接近,而西部中等偏低"的区域分布格局;然后依照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的高低,把30个省区划分为领先型、中等型和落后型3种类型。进而深入把握中国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规律,为统筹推进各省区协同提升中国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意蕴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模式、发展方式、发展目标做出的深刻判断,体现着深刻的理论意蕴。即高质量发展是追求更高的使用价值,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遵循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环,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高质量发展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高质量发展源于马克思主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完善创新体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则是其重要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代表区域,其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旧动能切换、经济增速换档进程密切相关。基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论文从保障支撑、绿色生态、品质品牌、经济效率、开放创新和民生共享6个维度构建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度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个区域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极不均衡,呈现出从下游地区向上游地区依次递减的发展态势;从单一维度表现看,除了江苏在六大维度上发展相对均衡,其他省份在各维度上的测度结果呈现了明显的发展差异,再次验证了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均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19.
学科对象特性与中国经济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峰 《经济学家》2000,(2):64-68
  相似文献   

20.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海洋制造业是制造强国的重要内容、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支撑海洋强国的重要力量。应坚持战略引领、企业主体、分类施策、国际化发展,增强链式思维、强化创新引领、推动陆海统筹、促进要素汇聚、加速绿色智能,加快打造世界级海洋船舶制造业集群、提升海工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能力、加大海洋新材料产品开发、推动海洋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深度应用、提升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创新能力,使我国海洋制造业总量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创新驱动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程度加深、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更加突出、国际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