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锡 《魅力中国》2014,(6):326-327
居住权制度由来已久。虽然在我国物权法中,并没有居住权制度的相关规定,但是目前在我国,居住权制度仍然有其现实需要。如今,国务院开展的“以房养老”模式试点正在推行,而养老功能—这一居住权制度的特有功能。却具有着其他制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本文将从居住权的历史沿革出发,研究法国、德国等国有关居住权的相关立法,分析居住权制度的养老功能及其不可替代性,以期建立我国居住权制度,加快“以房养老”模式的推行。  相似文献   

2.
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以房养老的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房养老,为目前已空前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本文是笔者最近对“以房养老”理论深入研究的成果的一部分,着重以“人养房”与“房养人”为题,从60岁左右的住户对住房可采取的不同措施入手,阐述了售房养老的基本原理及其运用,揭示了住宅与养老之间的深层次的关联,对优化家庭资源的长期配置。提高效用。尤其是对建立养老物力的基础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谢娇  陈俊旭  杨晓庆 《科技和产业》2023,23(11):184-189
养老是事关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和亿万百姓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研究面向传统养老服务体系供需两端开展调研,发现其需求端存在供需结构不均匀、制度建设不完善、服务质量不达标、精神满足不充分等困难,供给端存在活动时间固定、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开展形式化和人员管理不规范等痼疾。在此基础上,借助“共享养老”平台的联动效应,尝试探索多元主体嵌入养老服务体系的新路径,提出完善政策制度、全面强化资源统筹能力,多元主体参与、高效整合社会养老资源,弘扬助老风尚、充分发挥文化粘合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发展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文章基于对安徽省砀山县农村养老状况的调查,在论述当前农村养老的基本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应遵循既要使农村社会的养老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又要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的基本思路。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创新、尽快编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安全网”以及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当前农村养老保障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5.
“以房养老”近期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以房养老”也称“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倒按揭”,指的是老人通过抵押房屋产权而定期获取一定的养老金,老人去世后住房使用权由金融机构收回.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采取类似的措施应对养老问题,不失为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一个新途径.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但受传统养老观念、房屋70年产权等制约,“以房养老”陷入久推不进的困局,走出困局尚需一系列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孝道立法的建议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议。不论立法有无必要,至少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我国“老有所养”还不尽如人意。我国老龄化问题已不容忽视,2000年仅农村老人就已达1亿人。如此众多的老人,让他们老有所养,安享晚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份内职责,也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天职。社会各界为养老献计献策。然而,在“公共财政”理念下,人们更多关注国家的养老责任,而忽视家庭养老责任: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指导下,过分强调社会保障的社会化,而忽视家庭保障。[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养老是中国古代礼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详细介绍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建立的渊源与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归纳并深刻分析了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的主要内容,最后指出了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对当前建立农村养老制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养老基金运营商业化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临“白发浪潮”的冲击,养老基金运营商业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作为发展和改革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手段之一,养老基金运营商业化对构建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我们应该向国外学习借鉴其基金管理的经验,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赖智慧 《新财经》2013,(11):42-43
在公办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养老需求的背景下,民营资本进入养老产业一直被看好,但许多投资人带着梦想进入,却在亏损边缘挣扎。“民办养老院盈利太难了,现在想来,当时创办养老院或许是个错误的决定。”曹明推开养老院办公室的玻璃窗,看着对面滔滔北去的湘江水,一脸无奈地说。楼下,有10多名老年人坐在院子中央的葡萄架下打牌。  相似文献   

10.
李强 《魅力中国》2010,(31):21-21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普遍认同“养儿防老”。认为养老是家庭,尤其是子女应尽的责任。当前,我国社会养老发展成效较为显著,但也存在城乡养老发展下均衡,奖金投入不足,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如何能够在政府担负起主要责任的情况下,对于社会养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陕西60岁以上人口目前已超过400万,按照国际标准衡量,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在未来20年,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这表明养老问题已成为陕西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省社科院的调查显示,被调查老年人日常生活排列第一的困难为经济困难而推行“以房养老”反按揭制度,无疑是解决老年人经济困难的—种有效途径,也是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的—...  相似文献   

12.
宁钟  王宇 《世界经济文汇》2007,32(5):92-100
本文在分析谨慎人和数量限制两种养老基金投资监管模式利弊的基础上,应用均值-方差模型计算适合中国的养老基金投资组合模式,并与部分OECD国家的投资模式进行比较,得出我国现行数量限制养老基金监管模式对养老基金投资限制过多的结论。虽然我国养老基金监管模式和制度并不健全、资产市场不够成熟,但逐步放开养老基金数量限制,向谨慎人监管模式过渡,不仅可以使养老基金行业受益,而且还会对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苏联到俄罗斯:养老金制度改革之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京总统上任以来积极推行各项改革,其中极富成效的是革除了俄罗斯积弊已久的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构建了“三支柱”养老保障制度.本文以前苏联时期的国家保险型养老保障制度为起点,循着转轨时期养老金制度的三个沿革阶段,评述了改革的思路、措施和效果,最后对未来改革的走向作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从农业社会的“家庭养老”到工业社会的“社会养老”,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养老保障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然而,养老保障面的宽窄以及养老保障程度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一国或地区城市化进程以及经济发达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该文提出“养老服务产业化”就是建立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使“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等老年生活照顾服务成为营利性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指出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必须坚持产业化的方向。进而根据相关文献资料,从养老服务福利模式、社区照顾、非营利组织和志愿者提供的服务等方面,澄清和补充了人们对北欧国家、英国、日本等国“福利化”养老服务的不够全面、准确的认识,认为养老服务的“福利化”和“产业化”并不是互相抵触和矛盾的.而是并行不悖、互为表里、互相促进的。最后结合国情实际,提出促进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张正 《理论观察》2015,(4):81-82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居家养老模式逐渐兴起,居家养老模式是指老年人通过政府的统筹,以社区为平台,既能得到社会上的有偿和无偿的服务,又不离开家庭,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的一种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模式,既有大力推进的必要性,又有大力推进的可行性。居家养老模式必将成为今后我国养老模式的主流,是应对我国当前“未富先老”现状的良策。在推进居家养老模式中也存在着政府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有偿开发模式创新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得到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7.
2050年左右,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每10人中将有3个老人。仅从数字推断,“以房养老”值得推广 不过,“倒按揭”型“以房养老”的推广之路还很漫长。要实际推行“以房养老”模式,更需要具备诸多先决条件如今,“先买房后还债”的按揭理念逐渐在我国深入人心,中国老人又面临一种新的说法:有些美国老人退休后每月拿着银行的钱享受生活,临终前说,我终于把房子所值的钱全部花出去了。 这就是在国内热议的“倒按揭”型“以房养老”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凌霞 《魅力中国》2014,(7):275-276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产生了为数众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如今30年过去了,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他们的父母开始步入老年人的行列,由4个老人,1个孩子,一对夫妇,构成的“421家庭”日益增多,独生子女莽老处于“弱中之弱”的不利地位,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一个突出矛盾。为了成功化解这一矛盾,国家必须加大对独生子女养老的政策倾斜,建立健全有关制度。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以破解城市独一代“421家庭”养老困境,从而提升我国老人的生命质量和晚年生活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9.
去年11月,无家可归的71岁老人李召坤在广东省中山市的一个山林里纵火,以期求得监狱里的免费食宿,并在监狱中“养老”。为养老所困的老人竟做出如此无奈选择,令人骇然,使人沉思![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李红艳  柳青 《走向世界》2014,(41):34-37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这春天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这首歌触动着很多人的神经,因为我们都逃不开未来面临的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养老”?据预测,“十二五”时期,中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2亿多,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0%以上,居世界首位。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引发人们不断的思考:如何为老年人营造更好的养老环境,解决养老之忧?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养老所需巨额资金?养老蛋糕谁来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