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今年“胀”——通胀达到7%,明年“滞”——GDP增速降至8-9%。今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受出口影响,明年更多受投资和消费影响;企业利润将进一步下滑;通胀幅度则取决于国内能源价格调整的幅度。  相似文献   

2.
自主创新战略下的企业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博 《商界》2006,(3):20-22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次上升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被作为2006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2006年1月9日,第四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大会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观点     
《市场周刊》2008,(8):7-7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维护金融安全稳定。”;“亚洲各国货币政策处于两难境地。”;“房价无‘拐点’打折其实都是在玩虚的。”—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任志强;“能源成本完全化,择机征燃油税。”—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曾晓安;“经济增长不能再靠超发货币。”—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  相似文献   

4.
《进出口经理人》2006,(11):11-11
“中国制造”开始注重信用承诺;扩大投资以抑制顺差;中国经济是“冷”还是“热”?;  相似文献   

5.
“非典”犹如飞来横祸,在短短几个星期内将中国经济搞得面目全非。人们刚刚还在为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而喝彩,转眼之间,媒体头条新闻都变成了“非典”疫情,由于2003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高达9.9%,人们曾经估计全年经济增长率可以高达7.5%以上。鉴于“非典”流行,2003年4月下旬,世界银行把中国经济增长率向下调了0.2个百分点。还有一些外国研究机构的估计更为悲观。究竟“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6.
乔赢 《商界》2006,(2):52-55
十年一轮回。 1996年.是“九五”计划第一年.在经历一轮一哄而上的疯狂投资后.中国经济彻底结束短缺时代.并开始“软着陆”;10年后.“十一五”规划开局.抑制投资过热和告别粗放式经济增长.成为中国经济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观点     
《经贸世界》2004,(4):4-5
陈清泰:政府改革,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发改委:物价今后几月还得涨粮价涨对经济有利;马凯:中小企业已成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力量;刘伟:“点刹”对民营经济影响很大;樊纲:中国有望实现“软着陆”。  相似文献   

8.
要闻     
“2008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发布;2009中国名校MBA全国巡展在北京拉开序幕;中国茶叶市场指数发布会;推动绿色经济建设加速全球经济的复苏.  相似文献   

9.
观点     
《市场周刊》2008,(9):7-7
“全球金融安危取决于股市”;“中国股市必须过汇率与国企大关”;“宏观调控政府投资重点倾斜‘三农’”;“中国经济整体良好,朝预计方向发展”;“中国国内油价没有下调可能”;“危机刚过半”;“人民币升值应停止,时间越长对中国越不利”;“水价即将上调”;“要抓紧推进具有实质意义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视角     
《WTO经济导刊》2006,(1):139-139
中国经济“山还是那座山”;GDP数据的修正将对经济政策产生重大影响;日本经济在亚洲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更应关注就业机会、税收、存款等经济数量的变化;经济保持强势增长与企业盈利不容乐观的困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进出口经理人》2007,(3):10-10
杭州——中国的投资天堂;“中国+1”新战略;美对华贸易立场趋于强硬;亚洲推动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2.
《进出口经理人》2007,(1):13-13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影响深远;中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任重道远;中国本土品牌如何面对“扁平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赵亮 《中国工商》2004,(11):96-98
在世界经济总体趋向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得“一枝独秀”,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十分令人鼓舞。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高达9.1%,居世界首位;工业生产和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为多年所罕见,特别是钢产量达到了2.4亿吨,超过美日两国的总和;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外汇储备超过4000亿美元,仅次于日本。这些宏观上的良好绩效令国内外舆论纷纷盛赞中国工业化取得了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4.
谢丹 《华商》2014,(5):6-9
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宣誓“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之时,所有人部想知道,雾霾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这辆特快列车的车速。本期推出“雾霾经济学”专题,在这里,你将看到雾霾正深入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影响经济的方方面面;你也将看到太阳能光伏电站这一被誉为抗霾的新兴产业,如何在频发的雾霾天气面前陷入变动;你更可看到,过去几十年内,国内外的学啻发现的中国大气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秘密。  相似文献   

15.
何海明 《广告大观》2006,(12S):57-59
2007年是一个品牌崛起的历史机遇,香港回归10周年、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等等。我们的经济高速增长,世界银行预测,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9.3%,今年上半年是10.9%,同时政府在尽力控制增长速度,但是这个发展的势头是不可阻挡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检验检疫》2007,(10):57-57
近日,美国纺织团体协会前主席、美国国家纺纱集团现任主席及首席执行官吉姆一切内特在美中经济安全审议委员会举行的有关“中国在纺织品服装制造业的威胁和现有贸易救济措施如何解决中国威胁”的听证会上作证,针对中国的“不公平贸易”,切内特提议采取9点计划,重新振兴美国制造业。具体步骤包括:1.通过强硬的货币法案;2.延长或替换现有的对华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头条     
《商界》2006,(4):12-13
中国考察按市价征用农地;中国经济将减速不减效;中国汽车进军美国道路坎坷;联想在美的“聪明赌注”;中铝成为澳洲铝上矿开发首选企业;险象横生的中国营商环境;制造业并非注定流向第三世界;美国“锈带”期待着中国投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市场》2009,(42):56-57
克鲁格曼:全球经济复苏还需两年;佐利克:全球经济基本面不支持退出政策;王庆:货币政策转向“时差”10个月;孙明春:中国资产价格将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19.
中美贸易摩擦似乎成为世界经济中的“焦点”,也成为国人一大忧虑。在很多国人眼里,美国人为了自己利益似乎是在找中国企业的“麻烦”;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似乎对美国经济形成了某种潜在“威胁”。因此,中美贸易“摩擦”与“制裁”愈演愈烈,似乎很快就要由经济问题演变为“政治”与“外交”的纠纷。  相似文献   

20.
"新横琴"横空出世?--访区域经济研究专家金惠康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桓光 《大经贸》2005,(2):63-65
特区,在当代世界经济史上是可书的一笔。获得巨大成就的蛇口工业区、深圳特区不仅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丰碑而且令世界瞩目。去年12月初结束的2004年粤澳合作联席会议达成共识,由原来的粤澳合作开发,扩大到“9 2”共同合作开发、探讨设立“泛珠三角横琴经济合作区”,一个全新的经济区域正在孕育当中。它能够成为区域的新“特区”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