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付金海  宋美霞 《经济论坛》2010,(11):194-197
论文提出企业应建立以客户主体为核心理念,具有价值创造功能和战略实施能力,实现风险有效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即财务管理应融合客户主体理念,在整体分析企业价值链的基础上,通过企业业务流程的科学塑造和业务环节的有效控制,实施风险系统管理,协助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目的,保证价值的抗风险转移。  相似文献   

2.
卜国琴 《生产力研究》2008,(22):131-132
近些年来,跨国汽车企业价值沿着价值链发生了很大转移,其动因来源于市场竞争促使整车生产价值下降、技术进步凸现研发价值、跨国公司投资战略转型等;价值转移路径包括转向技术研发环节、转向关键零部件生产环节、转向销售与服务环节、转向金融服务环节;跨国汽车公司价值链分布发生的重大变化,给内资汽车企业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供应链环境中的转移定价、内部营销和价值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内部供应链关系是正确理解整个供应链成本管理的一个必要条件。内部供应链中存在内部供应商(转让者)和内部客户(受让者)关系,探讨了内部供应链中的转移定价问题,处理供应链中的转移定价问题,应该将其整合进企业战略,以价值创造和增值为目标,在管理转让者与受让者关系时采用“内部客户”观念,并以价值为基础的绩效评估系统来支持这一观念。,  相似文献   

4.
赵剑波 《技术经济》2023,42(8):64-75
跨国技术并购中的知识转移能够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但作为并购方的中国企业在技术上并没有并购对象先进,这就导致并购企业不能有效地管理知识转移过程。为明确在跨国技术并购中知识转移促进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并解释知识一致性、战略互补性、组织匹配性等因素对于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机制,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海尔集团并购FPA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实现技术创新机理。结果表明,跨国技术并购过程中知识一致性、资源互补性、组织匹配性等因素,有助于并购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并最终提升了并购企业的创新绩效。知识一致性、战略互补性和组织匹配性增强了知识转移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从知识转移研究的角度看,知识一致性能够提升吸收能力,并降低知识转移的成本。从并购研究的视角看,战略互补性、组织匹配性则为知识转移提供了保障机制。最后,本文提出我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战略获取关键技术的过程中,应该评估与并购对象的知识一致性、战略互补性和组织匹配性,能够提升并购企业的吸收能力,增强并购双方的跨组织创新网络与联系,使得知识转移更加容易在并购企业双方之间发生,最终提升并购企业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5.
战略联盟企业间的动态关系影响着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首先构建了战略联盟企业间动态关系影响知识转移的模型并分析了其机理,以及联盟管理能力在战略联盟企业间动态关系与知识转移之间的调节作用;最后,提出了基于战略联盟企业间动态关系管理的知识转移提升策略,希望能够为企业组建战略联盟实现企业间知识转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朱少英 《经济论坛》2005,(16):52-56
一、企业战略的价值管理与企业战略价值系数 企业战略价值管理是指企业处在特定战略环境下,对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战略收益、战略成本和战略风险按照战略功能与战略成本两个方面进行的动态评估和优化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作用 1.促使企业由成本战略向客户战略的转移。成本战略在一定时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成本控制本身却仅代表企业降低自身消耗和增长赢利的空间,真正长远的赢利首先要建立在面向客户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这样一个大的前提条件下,因此企业向客户战略的转移成为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管理控制的目标,逐渐转移到追求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上来。全面预算管理不断引起重视,被放到企业经营机制和战略管理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在实践中被一些企业大力推行。然而,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对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战略联盟企业间的动态关系影响着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首先构建了战略联盟企业间动态关系影响知识转移的模型并分析了其机理,以及联盟管理能力在战略联盟企业间动态关系与知识转移之间的调节作用;最后,提出了基于战略联盟企业间动态关系管理的知识转移提升策略,希望能够为企业组建战略联盟实现企业间知识转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纪多多 《经济师》2010,(9):14-15,17
战略联盟作为当代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青睐。然而,在战略联盟中组织间实现知识转移并非易事,影响战略联盟中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因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文章对战略联盟中组织间知识专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进而提出了促进知识转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和越来越广泛的环境保护需求,企业需要创新战略思维和管理方法,从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思考和管理企业的经营行为.本文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和产业生态学的方法,论述了战略生态管理的定义、内涵和方法论,为企业实施战略生态管理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制造企业需要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共识,但目前的理论不能很好地帮助制造企业找到适合自己转型升级的战略模式。从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风险的形成过程、均衡机制的角度阐述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风险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转型升级战略模式:通过向微笑曲线左右移动以提高价值链上产品的附加值,或通过转向新兴行业实现价值链转型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并用案例来说明这两种模式的实施过程和注意事项。以期为制造企业正确认识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战略风险和选择正确的转型升级战略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智能化战略成为制造企业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重塑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选择。以美国GE、德国Siemens、日本Toyota与中国Haier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复杂系统理论进行多案例分析,构建“资源要素—核心能力—系统创新”智能化战略转型综合模型,明确不同国家制造企业因资源、能力和系统差异而形成的不同模式,在转型出发点、落脚点以及目标、路径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区别。结论不仅从微观动态层面为理解制造企业智能化战略转型提供了基本信息,也有利于从系统论角度构建制造企业智能化战略转型发展框架,对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日本政府与企业的电动汽车发展战略与动向以及中国发展电动汽车的机遇与挑战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我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5.
跨界创新成为新时代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一种常见模式。跨界创新表意是指跨出熟悉的领域、跨入新领域,但实际上是指企业在跨界思维指导下,基于企业能力和内外可协调资源,以整合、连接企业内外部创新价值为目标,进行的组织系统重组活动。在解析企业跨界创新概念、内涵及跨界的原因、层次性、创新领域、创新形式等基础上,指出跨界创新成功的关键在于跨界者能力因素和组织重构水平。此外,跨界活动的组织合法性和跨界战略行为本身也是影响跨界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战略价值是指战略理论、战略知识、战略思维的存在、属性对于战略学习者和实践者的意义。正确把握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趋势、增强分析复杂形势的战略思维能力,是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必修课。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优秀的战略家不一定是卓越的领导者,但卓越的领导者必须是优秀的战略家。而对于战略价值何在、为何研究战略、为何学习战略知识等问题,却大都莫衷一是。要知道,明确学习意义与目的是学习任何知识的前提,明确战略价值是领导者与管理者学习战略、运用战略的基石。沿用"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属性对于主体的意义"的分析理路,以个体、政党、国家、人类为主体,战略的价值可以概述为:求知明智、获取权力、完善政策、引导历史。  相似文献   

17.
战略为本,策略为纲。战略定乾坤,思路明方向,因为战略决定成败。现代企业,要想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首先 思考几种关系与要素,即建立系统战略思维、建立持续竞争优势战略应具有的系统性、系统战略资源创造竞争优势、战略落地 与企业运作有效结合,并做到各环节环环相扣、配合默契,才能获得整体企业战略竞争力,发挥竞争优势。用系统的战略来保 持企业持续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后,产业结构调整为女性企业家的成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运行,使女企业家的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本文从我国女企业家生存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新经济形式下女性发展的机遇和可能遇到的障碍,提出女企业家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并指出广大女企业家要刻苦学习市场经济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WTO知识、法律知识,使自己真正具有现代企业家的战略眼光、改革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更要抓好本企业全体成员的集体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实现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并展望了女性企业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As a large private company starting from feed-processing industry, the East Hope Group has entered the aluminum industry. During the period of less than four years, it has completed two big electrolyticaluminum smelters and started the construction of a project of oxide of alumina. With its rapid speed,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and high efficiency, the company has created a miracle in aluminum industry. From the viewpoint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trategic thinking of its entry into the aluminum industry; the strategic measures to build the company into the most competitive enterprise in this industry, and how to maintain a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Meanwhile, the paper play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role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private economy, and the enterprises with diversified thinking and those wishing to expand aggressively.  相似文献   

20.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企业战略,很多企业不惜重金请咨询公司为企业制定宏伟的企业战略,然而,很多企业的战略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究其原因,大多为战略实施不利造成。通过对采购战略的分析,具体研究了在现实背景下,采购战略的实施基础、实施内容和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