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宏观调控是指国家或社会站在经济运行全局的高度,围绕一定的经济目标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与控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以往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方式也要相应改变。但这种改变、仅仅是"方式"的改变,不是其"必要  相似文献   

2.
赵泓博 《发展》2010,(1):82-83
经济管制是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机制之一,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内在需要。与市场经济宏观运行的需要相适应,国家通过政府实现其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的职能。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经济的理论依据是源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源于两种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两种政策在宏观调控过程中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效果体现的: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社会结构,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衡;而货币政策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衡,间接地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宏观调控是一种客观必然,是各种类型国家都具有的共同职能。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有效的自发性调节机制,其主要功能有经济利益的调节、信息传递、激励以及竞争,因此被亚当·斯密称为“看不见的手”。这只“看不见的手”无法克服经济周期性波动、社会总体运行失衡、垄断、环境污染以及社会分配不公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而市场机制的这种缺陷就成为国家公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宏观调控的主要动因,宏观调控职能也就成为现代国家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之一。市场机制自身具有良好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不排斥政府行为,还需要完善的政府行为支持。但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行为同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行为有很大不同。目前经济生活中突出的政府宏观调控问题与职能转变问题,已触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行为的性质、范围及其调整,对此作一番探究,有助于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一、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行为的性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行为与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行为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首先,企业追求市场目标,而政府追求社会目标。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通过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有利于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而,企业追求市场目标本身就是最经济、最合理的行为。 另一方面,政府追求社会目标也是必要的。因为单纯的市场目标有消极方面,它以各种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作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不能自动地反映社会需求的长期变动趋势,不能自动地实现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有效结合,容易产生某种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政府作为社会的代表,必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处于后危机时代,经济回暖向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巩固经济刺激政策成果、推动经济全面恢复、预防通胀风险,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使命。从理论上看,货币政策属于总量政策,主要通过经济总量的调节来促进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业宏观调控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自觉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并主要通过市场,对农业生产和流通进行主动调节的一种政府行为。搞好农业宏观调控,对于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保持社会对农产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实现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即针对市场的缺陷,系第二次调节。如果市场的第一次调节可以把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程度,遑论第二次调节。正是因为市场的缺陷,宏观调控越发重要。今年以来,中央决策层已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列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宏观调控无疑是今年中国经济的第一热门话题。宏观调控是政府为实现宏观(总量)平衡,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外汇收支总量和主要物资供求的调节与控制。由此扩展开来,通常把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采取的其他措施也纳入宏观调控的范畴。其主要表现为国家利用政策、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对市场经济的有效动作发挥调控作用。国务院最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改革开放20余年经济的积淀,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必将对调整结…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是经济运行状况最基本的标志,“发展是硬道理”,宏观调控应以实现经济持续高增长为目标。但是,这并不是说经济增长率越高越好,这是已由客观现实所证明了的。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角度看,经济增长必须是适度的,适度增长是调节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也是实现持续高增长的惟一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的问题,以及近年来党和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方针与策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促进了社会效率的提高,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整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以及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成就和经验,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基础,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段平方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9):32-37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显著特征是内外部经济失衡日益严重,而宏观经济调控出现了实现内部均衡目标和外部均衡目标的政策冲突,宏观经济调控的困境日益加剧.文章分析了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传导机制,指出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制度性的或体制性的内在根源,又有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的原因.因此,提出解决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一方面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肖旭明 《湖北经济》2002,(10):34-35
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促进就业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就业工作能否做好,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关于改善宏观调控的三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调控的目标应坚持以就业为先,“经济增长”应排在“增加就业”与“稳定物价”之后。当前中国经济的症结不是总量失衡而是结构失调,所以政府不宜采取调控总量的办法调整结构,结构问题应由“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分而治之。政府应当用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信号,通过市场信号间接调控企业。  相似文献   

15.
焦点荟萃     
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因素和动力因素上海市计委周强同志前不久在上海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谈了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因素和动力因素。约束因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最主要的反映是对通货膨胀的调节,因为它能通过政策因素对宏观经济的发展起制约作用。二是市场约束因素,同广义的高速增长相比而言,  相似文献   

16.
以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为切入点,阐述经济运行过热现状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分析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管理职能转变方面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及职能转变的主要目标;并提出建议:从经济增长向可持续增长转变、以经济全球化和适应WTO要求为契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根本转变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全面贯彻行政许可法推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社会中介组织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加强计划管理,并通过计划管理加强宏观调控,是个不讨巧,但值得探讨的课题。想当初,西德新自由主义承袭萨伊和巴师夏的观点,接受了边际效用学派的基本原则,宣称"社会市场经济……支配日常经济过程的一切具体形式,是建立经济的理想典型"。新自由主义者竭力主张,主要通过市场力量自行调整全国经济生活,国家尽可能不干预再生产过程,但不反对必要的和有限的调节。这种主张,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世界经济从整体上看虽然面临的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有所缓解,但全球经济增长仍未出现明显起色。我国经济运行处在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和短周期弱回升的交织阶段,结构性矛盾突出,运行风险增加。预计下半年“稳增长”政策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宏观经济将保持中速平稳增长态势。党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一直以来是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无形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将从物价形势、投资和消费关系、进出口贸易和投资、收入分配等这几个方面介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再结合新一届政府今年提出的宏观调控总基调和具体政策,分析我国应对经济形势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是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的经济,是以消费决定贸易,以贸易决定生产的导向型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积极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能够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经济体制。它的主要特征是:在发展目标上,坚持以社会成员普遍受惠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将以人为本贯穿于市场经济始终;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20.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拉动作用,同时对消费的调节也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以宁波市为例,选取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并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分析,得出了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