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油井分采工艺由传统的封隔器+偏心配产器组成的机械式工艺管柱逐步向智能缆控工艺管柱发展,可实现电缆供电地面控制,实时测试井下各层段配产器流量及压力并作出调节。针对该工艺在水平井应用中存在的电缆外置于油管壁上通过造斜段时易损坏、管柱易砂卡等问题,采用由电缆预置装置形成的电缆内置工艺,提高对电缆的保护,同时采用水平井负压旋流冲砂工艺与防卡解卡工艺,确保管柱顺利起下,提高了水平井智能缆控管柱工艺可靠性,对推广水平井缆控分采工艺现场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过电缆封隔器坐封工具用于海上完井作业过程坐封过电缆封隔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工具内的单流球座憋压使过电缆封隔器坐封,过电缆封隔器坐封完毕后,继续加压使球座剪切,导通油气生产通道。其作用在于增加泄油面积,保护电泵单流阀,节省钢丝投堵产生的费用,同时也可解决稠油井中后期修井前反洗不通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稠油井蒸汽吞吐转周工艺中,在注完汽后起管柱时,经常遇到不同程度的管柱遇阻、遇卡现象。遇卡严重时需交大修进行处理。分析后得知:停止注汽后,如果能补偿注汽管柱收缩的长度,即使热敏封隔器卡死在原位,注汽管柱也会自由缩回。从而避免巨大应力的产生,保护了套管及注汽管柱。  相似文献   

4.
针对疏松砂岩油藏"流砂"地层水平井砾石充填管柱下入困难、充填成功率低的防砂难题,研制开发了水平井边冲边下砾石充填防砂管柱,该管柱由冲防外管柱、冲砂内管柱和挤压充填防砂内管柱组成。将井筒冲洗和充填防砂一体化完成,缩短"流沙"地层水平井防砂施工周期5~8天,节约成本;边冲边下确保防砂管柱顺利到达设计位置,充填通道关闭可靠,底部挤压充填施工成功率100%。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表明,该管柱综合性能可靠,很好地满足了"流砂"地层水平井充填防砂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东海某M区块气藏埋深超过4 000 m,主要为高温高压、低孔低渗储层,且纵向存在多套压力层系,出现压力反转现象。为避免复杂地质风险可能带来的投资失误,采用钻井平台作为生产装置实施延长测试,为快速落实储量、评价开发效果提供支撑。针对此类压力反转的气藏类型,采用高密度无固相完井液和动态暂堵液配合使用,有效控制大压差储层的井控及漏失风险,使用多功能清洁工具配合控压洗井、一趟管柱打开多套储层等措施,有效提高储层保护效果。为了改善低孔渗气藏的连通效果,采用双爆轰复合扩容射孔技术,大幅改善孔眼渗透率和导流能力;针对井筒完整性及工程风险,设计采用双井下安全阀的测试管柱结构,结合气密等级V0的封隔器,实现了安全测试与可靠分层;优选钢丝作业下入井下存储式压力计的方式,结合SPS单相井下PVT取样器,实现储层温度压力的连续监测和井筒流体样品的采集。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实现了两套层系安全、优质、稳定的延长测试作业,压力系数差0.43、绝对压差16 MPa,取全取准了地质资料,为类似测试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渤海S油田沙河街组水平井穿层较多,整体水平段砂泥岩比例不稳定、交互较多,造成防砂管柱下入困难、盲管配管较多以及投产后筛管堵塞严重的问题。通过采用钻井尾管悬挂器替代防砂管柱中的顶部封隔器、管外机械封隔器封堵气层技术、分段开采及控水技术、简易防砂管柱开关滑套冲洗等完井技术,实现了防砂管柱顺利到位、机械液压式管外封隔器+密封筒进行分层生产/卡水、封堵气层等,有效保证了水平井产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中原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井况恶化,层间矛盾加剧。分层注水对提高油田开发效果至关重要。分层注水的成败取决于井下封隔器的密封状态,所以提高封隔器的密封性以及合理的设计分注管柱是油田实施稳油控水的必要前提条件,对于油田实现长期的稳产高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针对分注管柱失效问题,从研究封隔器失效、油管失效、以及其他井下工具失效等入手,并结合中原油田明二区的具体井例对分注管柱的失效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认为,管柱失效的主要原因有管柱结构问题,没有进行合理的锚定、注水压力波动过大、油管质量出现问题以及控水水嘴出现故障等。  相似文献   

8.
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地层及套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压裂施工后井下作业管柱被卡的事故经常发生。作业管柱被卡后,有时处理不当,易造成事故井复杂化,不仅延长作业时间,而且增加施工成本,直接影响油水井生产。分析了压裂施工后卡管柱事故的类型及原因,总结归纳了事故的常规处理方法;并通过处理压裂后卡管柱事故的事例,分析了卡管柱原因,提出完善施工工艺,从源头上控制、减少压裂后卡管柱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针对临兴地区上部压力高下部压力低、浅层气地层成岩性较差,可钻性好,造浆性强,钻进过程中易发生憋漏现象,固井作业需要全封,井底压力高,易发生漏失的问题。通过井身结构优化,采用一开导管封固技术、强封堵高密度钻井液技术、随钻压力控制技术、防气窜水泥浆+管外封隔器固井技术等,形成一套高效钻井技术,成功地解决了浅层气井开发难题,实现了安全、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0.
常规K344封隔器管柱相比机械式封隔器具有管柱构成简单,坐、解封方式简单,成本低等优势,但是在工艺适用性与施工安全性等方面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通过对常规K344封隔器工具组合、水力锚等结构改进,优化设计出新型K344封隔器,并在新中3-1中成功应用,坐解封成功率达到100%,取得较好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钻完井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油藏开发的需要,大斜度井、水平井及小井眼大曲率侧钻井等越来越多,在此种情况下,硬地层曲率井眼中下套管柱的遇阻卡现象随之增多。渤中某井定向井完钻井深达到4 716.0m,在Φ177.8mm套管在下入过程中阻卡,处理较为困难。从套管柱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弯曲挠度变化和振动载荷等方面分析在硬地层曲率井眼中下套管柱出现遇阻时容易卡套管的原因,从而探索出处理套管下入时阻卡的处理操作细节,达到指导现场实际作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控制注水井维护性作业率对于油田开发中降低生产成本十分重要,而导致注水井维护性作业率高的主要问题是测试遇阻和测试掉卡,占总数的67.9%。通过对测试遇阻和测试掉卡作业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作业后应用自循环洗井装置洗井、增加除垢刮蜡、冲砂工序,去除管柱内壁垢、加强电缆的维护与检测等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降低了测试遇阻和掉卡几率,进而降低了维护性作业率。注水井维护性作业率的降低能够有效地节约生产成本,减少因作业关井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压注水井带压作业防喷技术是我国石油发展中的新型修井作业方法,带压作业是利用地面防喷设备组来控制井筒压力,通过橡胶件和管柱之间的密封来保障起下管柱正常进行,这种新型技术设备缓解了起下管柱过程中油管与密封橡胶之间的摩擦程度,延长了密封橡胶的使用寿命,准确计算出胶芯与油管之间的密封比压,确定了胶芯工作的具体参数,使胶芯的密封程度能够满足高压注水井带作业防喷密封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和水井分层测试数量的增加,注水井问题的处理是测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测试问题井中测试遇阻井出现的情况最多,是工作中分析的重点。文章将从注入水质、注水管柱、精准注入等方面剖析和总结,通过对管柱及测试遇阻掉卡预防的具体分析,降低重配井数,控制成本,提高分层注水合格时率,进而提升注水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油井自喷找水测试(下电缆带找水仪)前,作业队需下找水管柱至设计位置,由于没有满足找水仪测试要求的管柱内防喷工具,而压井又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井口一直处于无控制常开状态,大量井液溢出,不仅污染环境,给操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还可能导致井喷事故的发生。本文针对目前井下作业施工中,下找水管柱时无适用内防喷工具的问题,通过对现有管柱内防喷工具结构、原理进行分析,找出现有内防喷工具不能适应找水仪测试要求的主要原因,研制出"找水管柱专用开关",并进行了现场应用,实现了下找水管柱油管内防喷,并满足测试要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海上平台成本高,为了能够充分利用井槽资源,所钻的井多为大斜度井及水平井,因此在海上完井的过程中,射孔后管柱遇卡是极易出现的技术难题,而大斜度井超长射孔段射孔作业卡钻风险倍增。结合渤海油田地质特点及开采要求,以及管柱遇卡的原因,从井筒清洁、射孔液优选、射孔器材及射孔管柱优化设计等方面展开研究,进行了射孔弹射孔后弹屑分析试验,并对射孔后套管剩余强度进行了模拟分析,可有效防止套管变形。在满足油藏要求的前提下,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渤海油田超长层射孔段的管柱防卡技术,可有效规避射孔后造成压差卡钻、砂卡、管柱断裂等复杂情况。该技术已在渤海油田多口超长层大斜度井进行了应用,均取得较好的应用结果,其中海34井效果最好,实际产量超过配产的33.98%,为大斜度井超长射孔层段射孔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在油田开发中后期依靠实施水平井、侧钻水平井技术挖掘油田剩余油潜力,由于水平井井眼轨迹复杂、油井出砂,冲砂作业卡阻频繁,作业时率低,增加了作业安全风险。并且随着稠油油藏进入高轮次吞吐和蒸汽驱开采,地层亏空严重,侧钻井及套损井日益增多,出砂情况越来越严重。小洼油田井筒清砂以冲砂、捞砂方式为主。受井筒技术状况、地层漏失严重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清砂技术不再适用于侧钻井、套损井、水平井等复杂结构井。  相似文献   

18.
随着苏里格南区块气井开采时间的延长,地层压力逐渐降低,单井产量递减,携液能力下降,部分气井逐渐出现了井筒积液的特征。为了排出井筒积液,提高单井产量,延长气井连续生产时间,利用单井同步回转增压技术降低井口压力从而增大地层与井口的压差将井筒积液排出。通过介绍一种同步回转增压装置在苏里格南区块的应用情况,分析该装置的使用效果,提出了气井增压生产技术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常规封隔器胶筒试验工具具有测量精度差、操作不方便和不能够检测膨胀剂性能的问题,研究了高温封隔器胶筒试验检测工具。该检测工具主要有管柱组件部分、传压组件部分、密封部分和解封部分等4个部分组成,并对其检测工具的原理和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该检测工具能够检测各种高温封隔器的胶筒,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结合胜坨油田防砂管柱的结构特点,运用统计工具和质量管理方法,成功建立了小修设备实施防砂管柱打捞施工的质量管理体系。该质量管理体系运用了FMEA方法对施工质量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建立了施工复杂化超前预防措施的质量管理模式。防砂管柱打捞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成功建立与实施,灵活运用PDCA循环,实现了防砂管柱的打捞设计优化、过程优化、质量改进,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降低了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