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持续增长的老年人口给我国的养老、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我国现有的老年人医疗养老保健主要有"医养融合"、"中心辐射"及"养老产业城"三类模式,这三类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老年人对医养保健模式认识不足、医养保健模式发展滞后的困境。针对此困境建议我国从医疗保健知识宣传、社区机构服务、护理人员培训及完善立法规范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满足我国老年医疗养老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
高羽 《特区经济》2012,(9):278-280
目的从北京市老年人保健品服用状况的视角入手,初步了解我国老龄产品产业发展状况。方法本文运用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北京地区)的数据对老年人关于保健品的服用情况做以分析,从人口学因素、老年人自身状况因素等角度进行交叉分析,旨在从老年人保健品服用状况出发,探析我国老龄产品产业发展的状况。结果北京市老年人的保健品服用率一直较低,对于年龄、地区、教育程度、身份、经济状况、慢性病、自评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交叉分析统计学显著。结论在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潜力巨大,应该了解老年人的选择心理,正确倡导是我国老龄产品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老龄化进程逛步加快。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间接为老年人产业发展提供机遇和发展空间。为了更好使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们团队经过科学分析与调研。设计了区别于传统老年服务业的新型安康老年服务中心.并对此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在进入到老龄化,老年人的晚年状况是我国政府必须要考虑到问题,中国传统观念是希望老年人在家里安度晚年,然而现在社会发展让子女力不从心,传统的家庭养老服务正在向社区护理转化,我国大力提倡"医养结合",本文阐述老年社区护理建立的必要性,老年社区护理工作内容及人才培养,分析老年社区护理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人才的缺失与建设资金不足,本文列举了几个成功老龄化与社区护理相结合的案例。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经是一个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国家,如何高效率解决2.43亿人口的养老问题,智慧养老具有智能、高效、快捷、低成本等的特点得到国家大力的推广。当前,我国智慧养老尚处于初级阶段,老年人口情况复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认识不足,老年人群养老经济基础薄弱,养老服务难于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通过调研泉州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认知、经济负担情况及智慧养老需求,提出加快智慧养老发展路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人口老龄化速度急剧加快,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逐渐难以满足,养老产业服务机构的发展壮大也就成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本文第一部分讲述当前养老产业服务机构的现状;第二部分浅析我国目前养老产业服务机构发展的基础及支撑;最后展望了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战略和使命。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老年产业的不断发展, 2005年12月9日至11日,专业面向老年市场的中国首届老年产品博览会在广州从化万盛广场隆重开幕。博览会期间,近500家来自国内及韩国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老年用品生产及服务企业集中展示了上万种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保健和文化休闲用品,现场观众达4万多人。有专业人士表示,首届中国老年产品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将预示我国老年产品市场逐渐步入产业化、规模化与专业化并行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8.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栏目,连续推出了“关注养老”系列专题新闻,涉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内容,引起了人们对老年话题的关注和讨论。据统计当前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1.4亿,占总人口的11%以上。在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进程中,老龄产业市场同样存在无限的潜力,据调查,中国老年人市场需求超过4000亿元。  相似文献   

9.
老龄化、高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大趋势,随着老年人对护理需求及老年精神文化的需求,出现了更具有针对性的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随着老年人社区护理的发展,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老年人社区护理现状,老年人对护理的需求及护理内容,大力提倡发展我国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降低门槛,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社区护理服务的待遇,提高晚年生活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离退休人员比例越来越大,老年人群体文化程度逐渐增高,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增长,人们越来越关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形势下,需要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养老服务产业从业人员水平,培养老年服务主力军和生力军.目前老年服务业中人才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亟须正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11.
王曼 《特区经济》2012,(7):131-133
日本在发挥政策主导地位作用的基础上,引进市场机制,让各方市场主体都参与到其中来,从而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且老龄产业和其带动的产业链形成了良性循环。"十二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特征,但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却面临产品结构单一、总量偏小、功能泛化、效率低下的困境。因此,我国应借鉴老龄产业已实现良性发展的日本的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12.
汪杨 《产权导刊》2014,(5):7-10
正银发经济,商机无限。但如何规范发展,让老年人消费需求得到满足,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全球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只有中国一个。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突破2亿,并以平均每年1000万的速度递增。随着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快,老年人口数量及其物质、精神需求不断增长,被称为"银发经济"的老年产业在全国各地火热起来,巨大的"银发产业"市场随即出现。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伴随我国经济的急速发展,社会的持续变迁,人们的寿命随之不断延长。我国的老年人福利保障问题正是在老龄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快速发展起来的,以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作为保护对象的福利保障项目。我国的人口结构比较特殊,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加快,单纯依靠传统家庭养老难以满足老年人养老保障需求,因此迫切需要解决老年人的福利保障问题,建立起完善的老年人服务体系,明确政府、机构、家庭之间的责任划分,为老年人口提供安享晚年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迅猛而来的老年化现象必然会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最直接的莫过于快速拉动老年产业的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的老年产业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得到显著的发展,老年产业的产出总值及其所占比例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日本的银色市场在2000年就占消费市场的24%,接近全国消费市场的1/4,美国早在1985年老年消费市场份额就高达8000亿美元。我国目前全国老年人消费需求总量也在不断扩大,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而且速度还在加快,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养老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休闲养老产业应运而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当前,我国的养老产业发展迅速,但休闲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以秦皇岛为例,从秦皇岛发展休闲养老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彦丽  王峰 《特区经济》2006,213(10):355-356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商机无限的新兴产业。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老年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推动老年产业发展的建议,以促进我国老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老年人数量正进入增长的高峰期,随着中国居民物质水平和精神需求的提高,老年旅游消费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文章基于对成都市老年人口旅游消费意愿和行为的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成都市老年旅游消费心理及需求的四种特征以及老年人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具体理由。文章最后提出了四大提升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分别是发挥产业协同作用,普及旅游养老概念;专注旅行社专业化发展,打造老年旅游特色产品;加强旅游法规的执法力度,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和设施,营造宜老旅游体验环境等。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越来越大。在城市社区里,由于老年人的文化水平存在差异,教育背景也不尽相同,不同老年人所选择的文化养老形式存在显著不同。本文通过走访宿迁市宿城区永阳社区、幸福社区、康颐孝德园九如城康养中心以及宿迁市老年大学等地,在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探究文化水平差异对城市社区文化养老的影响及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突出。当我们关注着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潜力无穷的“银色市场”-即生产适合老年人消费需求的商品和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所构成的“银发”产业。为顺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需要,加快银发产业的开发与研究具有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力资源短缺情况日益加重,释放老年人口红利成为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的重要政策选择。本文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的"5P"模型分析发现,当前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职务设计不规范、人员选拔渠道不通畅、薪酬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应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保障老年人权益、增强老年人工作积极性,从而弥补我国劳动力短缺,实现"老有所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