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教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贫困生群体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特别是他们由于物质贫困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严重困扰,我们应对此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教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贫困生群体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特别是他们由于物质贫困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严重困扰,我们应对此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认真掌握和分析他们的心理特征,研究和探讨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对策,并从完善贫困生助学体系、健全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加强贫困生思想教育等几个方面引导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  相似文献   

4.
李克英 《改革与开放》2014,(2):53-53,55
随着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助学工作也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本文从贫困生资助管理一线辅导员的视角阐述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对缓和社会矛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而且有很多学生的家庭情况偏差,属于贫困生群体.这一群体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界学者所重视,也是学校管理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一群体的存在属于心理贫困问题的高危人群,但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引起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严重影响着职枝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研究和解决职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直接影响到工作准备状态,然后又反作用于工作,导致工作状态恶化,职业倦怠进一步加深。它是一种恶性循环的、对工作具有极强破坏力的因素。该文研究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倦怠现象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职业倦怠对策。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贫困生,独立学院的贫困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孤独、无助、迷茫、过度敏感的心理,形成内向性的性格,在学习、人际交往、工作等能力方面略显不足.为此,本文试图探讨高校辅导员在提升独立学院贫困生的学习、人际交往、工作等能力过程中的角色,即在贫困生心理脱贫教育中的角色,以便于独立学院学生工作者有针对性地为贫困生进行心理脱贫辅导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直接影响到工作准备状态,然后又反作用于工作,导致工作状态恶化,职业倦怠进一步加深.它是一种恶性循环的、对工作具有极强破坏力的因素.该文研究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倦怠现象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职业倦怠对策.  相似文献   

9.
孙雷 《黑河学刊》2009,(2):117-119
高校贫困生从精神状态上可分为: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型与消极低落意志消沉型,形成后者有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原因。高校应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实现物质与“精神脱贫”,促使其全面发展、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心理贫困问题的高危人群.其心理贫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自卑心理严重,性格孤僻;思想认识僵化,心理脆弱,容易偏激;焦虑心理严重,易烦躁、冲动.而环境对贫困生的心理影响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方面.高校要优化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综合治理、多管齐下,社会、家庭、学校形成相互联合的三位一体,共同帮助贫困生找回曾经失去的精砷家园.  相似文献   

11.
齐爱花 《宁波经济》2007,(4):40-42,44
文章着重分析了青少年上网存在的六种心理,进一步挖掘了青少年网络沉溺的深层原因,并据此提出了解决不良网络心理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2.
民办高校贫困生与其它普通高校贫困生相比,除了具有家庭贫困和心理问题较多的一般特征之外,还有其自身的一些特殊性。民办高校要根据这些贫困生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陶勇 《新西部(上)》2013,(7):127-127,124
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基本状况,分析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对策。要做好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建立完善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加强对贫困生的精神资助;加大对贫困生资助的社会关注度。  相似文献   

14.
张二金 《黑河学刊》2013,(11):117-119
高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由于缺乏社会资源,家庭经济基础薄弱,自身综合素质欠佳等因素,高校贫困生产生了消极就业心理,其特征为趋向功利认知,宣泄戾气情绪,难拾信念自信,缺乏意志磨练。解决贫困生消极就业心理问题,需要社会、高校、个人多主体共同协作,改善就业环境,促进就业公平;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提高综合素质,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5.
张静  杨奇奇  李柯 《魅力中国》2010,(34):82-83
高校贫困生群体由于其特殊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贫困生问题要求我们不仅关注其经济贫困,更要关注心理贫困。本文试从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入手,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特点,通过对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成因进行探析,从而得到干预的路径,以达到自我解困,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空间。  相似文献   

16.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高校贫困生在校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5-30%左右。贫困生问题越来越受到高等学校、全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注。因此,系统的分析了高校贫困生的成因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如今大学生贫困问题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该文简要分析了贫困生产生的原因,贫困环境给贫困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并就如何做好贫困生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与高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的经济困难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心理贫困的问题,通过帮扶贫困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如何帮助心理贫困的贫困生建立自信,完善人格是辅导员除了提供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等物质上帮助之外更需要做的事情.以下就是一个典型的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案例,笔者认为在帮助这个特殊群体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需要辅导员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耐心的等待学生的成长和转变,用不懈的温暖赢取学生的信任,从而融化他内心的坚冰.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针对这些不同表现形式,辅导员在进行教育工作时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方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范全明 《魅力中国》2010,(31):231-231
随着90年代高校的扩招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中弱势群体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贫困生问题尤为突出。贫困生由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其他原因导致心理贫困,进而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为解决贫困生困难,帮助他们重塑自信,对于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