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资源禀赋、资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我国1993~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控制劳动、资本、对外开放、人力资本等因素后,实证检验了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资源诅咒"命题在我国省际层面显著成立,摆脱"资源陷阱"依然是我国资源丰裕地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2)与资源生产不同的是,资源消费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消费是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资源消费诅咒"并不成立;(3)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但"资源生产诅咒"和"资源消费福音"命题并不矛盾,资源的跨区域流动是导致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央明确提出要建立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并将消费提升到“三驾马车”的领先位置.近年来,河南省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效果欠佳;河南省消费增速呈减缓态势,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至今仍未建立.当前影响河南省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消费失衡、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稳定经济增长,构建河南省扩大消费长效机制颇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因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城市经济增长的机制出发,研究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与投资、劳动、消费、居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其经济增长低于平均水平的原因,对于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美国是典型消费驱动经济增长模式,在制度保证下,美国通过金融创新挖掘消费潜力,通过技术、产品创新创造全新需求.通过全国高度统一又高度发育的市场体系优化消费环境,通过丰富的产品与服务供给满足人们多种生活需求,这些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做法,对目前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城市经济增长的机制出发 ,研究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与投资、劳动、消费、居民收入的相关性 ;分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 ,其经济增长低于平均水平的原因 ,对于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方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现阶段居民消费需求状况的客观要求.当前,要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推动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不仅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与一系列社会问题紧密相联。通过构建资源约束框架下的增长模型,可以分析自然资源和社会地位对经济系统均衡条件、动态转移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消费资本比足够大或消费足够多、且资本与消费的边际替代率足够小,是经济系统存在鞍点均衡的必要条件;当资源消耗足够多时,消费资本比会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消费启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启动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机制。对经济增长,收入增长及消费启动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后,说明收入增长是启动消费的主要条件,并且指出在启动消费时应强调收入增长率的稳定性,缩小收入差距及货币收入的增长。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政府对居民收入水平的宏观调控应采取扩张性收入政策。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费、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可大幅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切入点,可以进一步消减污染物排放,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动力,提高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过热、出口下调,所以国内消费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扩大消费需求,刺激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本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若干对策,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现代化面临经济质量、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竞争力三大瓶颈,其中“重中之重”的是提升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中国是贸易大国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强国。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脆弱性,对环境和资源等社会成本的消耗度较高。因此,中国亟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减少浪费,实现中国向效益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的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渐趋恶化,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向转变为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预示着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中央在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29年来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深刻领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健康与和谐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地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更不可能明确政府在经济增长的定位及经济管调方式并指导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实践,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践。经济增长需要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鞭策市场微观经济主体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经典生产函数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之间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量生产函数的构造及其性质对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十分重要。通过简介和分析经典生产函数形式及其利用这些生产函数构造的经济增长模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生产函数的形式和特征决定了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性质。然后通过替代弹性和技术替代率找到经典生产函数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它们在经济增长之中的涵义,以及简单评价生产函数和经济增长模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增长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而服务业的发展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生产率提高相对缓慢的特征.无论是从理论分析或是实证研究我们均不能得出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集约化程度有显著效应的结论,因而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比重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提法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了交通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在1997~2010年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铁路建设和公路建设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较为明显,公路建设中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依次递减;铁路运输业比公路运输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明显;高速公路密度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带动经济增长约0.034个百分点,铁路密度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带动经济增长约0.002个百分点;2001~2010年间交通基础设施存量的增加年均带动经济增长0.78个百分点,约为经济增长率的8%。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重心持续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表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异在不断扩大。文章采用相对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西部十二省区的经济增长做了分解。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异主要源于各省第二产业竞争力的差异。为了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保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应做有针对性的适度调整,更加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以粗放型经济增长为主,特别是1995年之后,经济增长方式一直呈高度粗放型状态,粗放度的波动方向与经济增长率的波动方向相反。实证结果表明,如果经济体制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如果产业结构向着合理化的方向变动较大,那么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度就会较低。我国的具体情况是技术创新能力低和技术成果转化率低同时并存,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度难以下降。  相似文献   

20.
贵州作为西南欠发达地区,在"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背景下,依托自身已有条件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良性互动,以实施"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举措,建立"长江龙尾新区",将贵州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