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智静 《中国经贸》2012,(18):106-107
一、温州市服务业发展历程与基本特征 1.温州市服务业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32年来,温州市服务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2.9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493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4.5%;服务业占GDP比重从1978年的22.0%增加到2011年的44.56%,提高了22.5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情况 GDP:初步核算,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同比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回落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21531亿元,增长13.5%,加快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6196亿元,增长11.2%,加快0.4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内部构成看,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1.7%,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占49.2%,提高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39.1%,下降0.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新论点     
国企效益下降并非全系体制因素 国家经贸委有关部门分析,导致国有企业盈利水平持续下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国有企业利润发生了多方面的转移:1.转向折旧。国有工业企业平均折旧率由1990年的4.16%,逐步提高到了1995年的5.8%。折旧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12.9%  相似文献   

4.
温岭服务业的现状和问题 “十五”以来,温岭市紧紧围绕服务业发展目标,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行业,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服务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一是发展规模由小到大。温岭服务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59.4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08.3亿元,平均每年净增12.2亿元。服务业增加值所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33%,提高到2004年的37.1%,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二是发展速度由慢到快。  相似文献   

5.
郑贵敏 《广西经济》2003,(12):20-21
20世纪90年代,广西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影响并改变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来源和结构,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和从事非农产业获得的报酬,构成了广西农民收入增幅的主要因素,但近几年来,从这两方面增加农民收入都遇到很大的困难:农民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占全部现金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1990年为70.3%,2000年降到55.2%,2002年再次下降为53.2%;农民从事非农业生产的收入占全部纯收入的比重上升缓慢,  相似文献   

6.
一、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 在一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国民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如何直接决定了国民福利水平的改善状况。初次收入分配的结果就是各部门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所占的比重。从2004年中国实物交易资金流量表来看,企业部门占22.8%,政府部门占17.8%,住户部门占57.7%,金融部门占1.7%。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3%上升到2003年的33.2%。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服务业的发展仍相对滞后。据分析,我国服务业25年里增加值年均增长10%,服务业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12.2%升到29.3%,增加就业1.7亿人。  相似文献   

8.
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新区GDP从1990年的60.24亿元猛增到1996年的508.12亿元,预计1997年可达到61O亿元,7年年均增长22%;新区GDP占全市的比重,由1990年的8.1%上升到1996年的17.7%。产业结构明显改善。第三产业保待强劲的增长势头,1996年中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达到24.4op和26.62%;内外贸易发展迅速,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年平均增速达到36.sop,1993年以来的4年外资出口年均增长46.9%;房地产业已成为新区的支柱产业。1996年,新区以金融、贸易和房地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达到171.59亿元…  相似文献   

9.
高益群 《发展》2009,(11):35-36
近年来,兰州市的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加快,2006—2008年以平均19.8%的速度递增。到2008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已达33.98%,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上缴税金占全市一般性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达48.8%,占据了“半壁江山”。民营经济已成为兰州市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助推器。  相似文献   

10.
柳欣  曹静 《北方经济》2006,(7):31-32
目前。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消费不振。居民消费率从1990年的45.2%下降到1994年的41.9%。之后又进一步下降到1998年的39%。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也由1990年的0.8下降到1997年的0.7。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比较丰富,从绝对收入假说到相对收入假说,再到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每一种消费理论都力图尽最大可能地解释现实,但也都存在着一些欠缺。本文在描述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模型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状况对消费的影响。解释目前消费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上半年,我国居民平均储蓄率出现回落,6月末为26.7%,比上季度下降0.5个百分点;居民储蓄结构发生较大,其中储蓄存款占全部金融资产比重由一季度75.4%降为74.9%;居民股票市值在金融资产中比重显著上升,由上季度6.1%上升到6.6%。  相似文献   

12.
《上海经济》2013,(11):76-76
2013年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0.2%,比8月份回落0.2%。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产)为309208亿元,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为63.6%,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5.8%,  相似文献   

13.
一、“十五”期间淮北市商贸业发展现状回顾 (一)基本现状 2005年末淮北市共有各种不同经济类型的商业网点28446个,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餐饮企业33个.限额以下批发零售餐饮企业475个,个体户27938个:年末从事批发零售餐饮业的从业人员59899人.占全市城镇从业人员的16.5%,吸纳就业人数排在各行业的第三位。2005年全市批发零售餐饮业销售收入实现93亿元,比2001年增加29.7亿元,年均增长8.0%。“十五”时期批发零售餐饮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年均为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消费率)比重只有30.0%,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五年的消费率分别为32.7%、31.9%、31.1%、26.9和26.0%。年均消费率比全省(34.4)低4.4个百分点,如此低的消费率,导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十五”时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49%.反映出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够突出,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4.
要说到目前上海最富投资潜质的市场是什么?想必很多人都会想到只能用“火爆”形容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已从1990年的0.5%上升到2003年的7.4%。2004年1~9月,房地产投资额848.86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20.8%。商品住房个人购买的比例更是连续三年超过90%。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以来,浙江经济波动较大,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跌破7%,比“十一五”时期下降了0.4个百分点。江苏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比重达到10.3%,比“十一五”时期提高了0.2个百分点。江苏能在逆境中赶超浙江,体现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粤澳合作不断加强,在广东投资的澳资企业达5000多家。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81年至2002年,粤澳进出口贸易每年平均增长10.4%,2002年的贸易额达到8.78亿美元(占澳门当年进出口总额48.94亿美元的17.98%)。从1979年至2002年,澳门商人累计在广东省签订投资项目10928个,合同金额61.6亿美元,广东省实际利用澳门资金超过30亿美元,约占澳门在全国各地投资的50%,澳门已成为广东十大投资贸易伙伴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4,(10):B001-B002
2004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74.7亿美元,同比下降32.8%。经常项目顺差的缩小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逆差大。幅下降。同期,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68.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0.4%,其占国际收支总顺差的比重为89.9%,成为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一、贸易额变动 2009年1—6月份台湾对大陆贸易总额为362.3亿美元,较2008年同期衰退36.2%,占台湾同期对外贸易总额22.4%,比重较上年同期增加0.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为26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衰退35.9%,占台湾出口总额29.4%,比重较上年同期减少0.8个百分点;进口额为102.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衰退36.8%,占台湾进口总额14%,比重较上年同期增加1.2个百分点;贸易顺差达157,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衰退35.3%。  相似文献   

19.
《上海经济》2014,(1):76-76
2013年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0.0%,比上月回落0.3%,环比增长0.76%,1-11月同比增长9.7%。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39128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9.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为63.5%。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1320亿元,同比增长13.0%。1-11月份进出口总额为37704.91亿美元,同比增长7.7%,受到基数效应和圣诞效应驱动,对美、欧出口较上月大幅提高;对目出口连续3个月正增长,但波幅变大;对新兴市场出口出现分化,对俄罗斯和巴西出口总体向上,对东盟出口震荡下行趋势明显,对其余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整体出口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20.
从1985-1995年的十年,是河南工业经济发展最快,工业经济规模显著扩大的时期。全省全部工业总产出额年均递增18.9%,由1985年的居全国第11位上升为全国第6位,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5%,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为42.5%,全国有7个省市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河南是其中之一,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省份,但与沿海地区的苏鲁粤等省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九五”到2010年,是河南省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分析河南工业的差距及原因,对振兴河南工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